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影预告片作为电影传播的广告和起始,对于影片的宣传,票房收益的提高和奖项的获得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本文介绍了电影预告片的定义和特点,从受众群体的角度结合案例分析其如何准确抓住观众心理,促使观众消费,从而达到最佳的广告效应。  相似文献   

2.
明星是电影产业中最为重要的创意人才之一,明星凭借其广受赞誉的演技、为观众所喜爱的性格特征,吸引众多注意力,从而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为加速实现华语电影产业振兴与文化繁荣的双重发展目标,华语电影产业开始在明星品牌定位、明星品牌如何介入电影产品的生产、明星品牌的价值评估等三个层面积极采取有效的品牌化运作,以进一步满足电影受众/消费者的需求而获得电影市场优势,进而满足电影生产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冯小刚电影品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品牌,意味着一个产品系列的明确的主题、受众和风格的定位,意味着影片与观众的关系是一种具有持续性的消费关系。中国影坛上,冯小刚的贺岁片是具有品牌意义的代表,作为国产片类型创作的一个成功范例,它也给了国产影片一个很好的启示。本文试从冯小刚电影主题、演员、风格角度探讨其电影品牌的建构。  相似文献   

4.
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又称植入式营销(Product-Placement Marketing),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植入式广告与传媒载体相互融合,共同建构受众现实生活或理想情境一部分,将商品或服务信息以非广告的表现方法,在受众无意识的情态下,悄无声息地灌输给受众。  相似文献   

5.
与娱乐节目的受众群相比,新闻类节目受众具有高学历的特征,这在全国电视广告呈现低端化的危机的时候,拥有高品质观众的电视频道往往成为高端品牌的首选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6.
植入式广告又称植入式营销,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融入电影、电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植入式广告与传媒载体相互融合,共同建构受众现实生活或理想情境一部分,将商品或服务信息以非广告的表现方法,在受众无意识的情态下,悄无声息地灌输给受众.因其隐秘的特点,植入式广告还被称为嵌入式广告或软性广告.  相似文献   

7.
臧瑜 《现代商业》2013,(8):51-51
自1905年电影产生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然而,随着大众品味的越来越高,很多电影都受到观众的差评。于是乎,电影的营销成为了夺得观众的眼球的重要工具。高科技的制作被越来越多的应用;投资商在影片中大量植入广告等。怎样使一部影片成功或者怎么样使一部好的电影更成功,电影营销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城市电影消费的兴起为广告主带来了新的营销平台,电影植入效果和经营模式的探讨成为本领域研究的核心话题,然而很少有研究从受众角度出发来审视电影或者影院作为广告媒介的价值.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对电影媒介的平台价值、受众构成、受众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为理解电影受众提供了新鲜完整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徐幼雅 《消费导刊》2014,(10):200-200
本片以电影《小时代》为研究对象,小说作者兼电影导演的郭敬明作为“文化商人”和“消费符号”的标志使该电影集合了一定的消费号召力、跨界资源整合的优势、目标受众与粉丝的契合这些元素,这是本片获得商业成功的基本元素。《小时代》在获得高票房的同时遭受了严厉的文化指责,“高票房低口碑”俨然成了中国电影界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这正表明了消费语境下的观众诉求与电影评论界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赵静 《商业科技》2009,(21):71-71
电影的本身是文化与价值观传播过程中的一种载体。从一部好电影中,观众或能欣赏到优美的画面,或能体会到高科技的魅力,或能得到珍贵的智慧,抑或能增进新的人生感悟等等。观众选择电影的途径各不一样,有选导演的,有选演员的,有选舆论评价高的,有选电影类型的,还有选故事背景的。在面对这种有着自主决定权、个体相对独立的观众群体时,如何才能让一部电影叫好又叫座,这就是资方和制片人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了,这也是将市场经济的某些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和电影密切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张明芳  师佳 《商场现代化》2012,(20):303-304
<正>张艺谋是"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在他执导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充满中国特色的画面和色彩,以及民族传统文化和风俗的交融,正是因为这些文化元素的使用,使得他的电影唤起了本民族受众的传统文化记忆,同时又向西方观众展示了中华文化。而在这些元素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女性元素。可以说在张艺谋的电影里,女性已经成为一种无法替代的文化符号。本文  相似文献   

12.
李芝 《商》2013,(20):314-314
《Looking For Liana》运用象征主义创作方法,在电影中创造了大量的意象,并在给观众提供解读“象”的多重可能性从而实现“观众创造”的同时,在蒙太奇的组接中,又通过在影片内在结构的理解和情感基调上给予观众一定的方向引导,使接受主体对意象的解读与探析更为接近电影创作者的心声,实现“创造观众”。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初,一部《阿凡达》的上映让3D电影释放出灼目的光华。虽然3D电影已威潮流,但高昂的票价一直将不少观众“拒之门外”,山东9000万人口中,真正接触过3D电影的人口不过百万,而且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对绝大多数的农村观众来说,3D还只是一个奇妙又遥远的时髦名词。  相似文献   

14.
影院观众人数递增,广告价值不俗,企业不仅加大影院广告的投入力度,更决意为影院观众量身定做一部部品牌小电影。  相似文献   

15.
张颖 《消费导刊》2011,(11):110-110,141
植入式广告在电视剧、电影和各种节目中的频繁亮相。使得中国观众对它不再陌生,过于粗糙的广告植入在受众中已经引起一些不满甚至反感了。随着新媒介的发展和对植入式广告策划和操作水平的提高,植入式广告正在向品牌整台营销传播的新途径转变。本文以欧莱雅对《苏菲日记2》的植入广告为研究对象,观察欧莱雅对《苏菲日记2》广告植入的意图、操作特点、成功与不足,分析其广告植入与其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结合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16.
张颐武 《市场周刊》2009,(2):109-110
最近,《梅兰芳》、《叶问》、《非诚勿扰》、《赤壁》(下)所激发的观影热潮其实是这些年电影形势剧烈变化的结果,也是新的观众经过多年的培养已经成熟的结果。这种大片突破了传统的武打为中心的必然的程式,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而新的观众对于这样的电影的支持也格外引入瞩目。这些“新观众”的崛起,为新的“大片”的热潮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若水 《三联竞争力》2005,42(8):20-20
作为当今世界第三大传媒集团,维亚康姆(Viacom)一直表现不错。不管是电视节目制作、MTV,还是电影拍摄,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不仅能吊起观众胃口,还能让观众敞开钱包。  相似文献   

18.
胡青青 《消费导刊》2011,(5):109-109,111
2010年,我国城市电影票房突破百亿元大关。随着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电影产品的品牌构建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传媒经济学角度来看,电影片名是电影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影与观众接触的第一道门户。电影产品在品牌构建过程中,应注重打造标识系统,同时减少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相似文献   

19.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5,(1):i003-i004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是以宣传电影、服务电影观众、传播影视文化为宗旨的专业频道,每天平均播出近20小时。  相似文献   

20.
名人聊电影     
蔡康永(台湾知名节目主持人):除了电影本身令我快乐之外,这片跳过了许多常见的宣传手法,而是走部份由网友或观众自发的推荐,引发了连串令人欣喜的表现!你把观众放在心上,观众也会把你放在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