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发展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三角区域经济正处于深刻的发展转型阶段,从传统制造业为主提升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无疑是转型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长三角区域未来发展要求出发,深入分析先进制造业的涵义、长三角区域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意义、长三角区域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长三角区域如何打造先进制造业等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叙述现如今中国汽车制造业区域分布状况,以及基 于产业地图描述了 2006 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演化格局。同时通过研究 2006-2015 年我国 31 个 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显著因素有税收政策、市场规模、城市 化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成本、科技创新水平等 6 个。一是政策因素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分布 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税收负担越小,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集中;二是市场规模与汽车制造 业区域分布呈正相关,市场规模越大,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多;三是城市化水平与汽车制造业 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企业布局更青睐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布局。四是交通运输条 件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布局趋向于交通便利、物流方便的地区集中。 五是劳动力成本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布局开始由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 区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布局呈正相关关系。如 今我国汽车制造业形成了主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西南地区为主的产业集群, 尽管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空间布局占比优势明显,但中部地区、西南地区的汽车制造 业正在崛起,并逐渐形成了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中国各地区可以按照影响汽车 制造业区域布局的 6 个因素,对汽车制造业合理布局,以便加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地图及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梳理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叙述现如今中国汽车制造业区域分布状况,以及基 于产业地图描述了 2006 年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的演化格局。同时通过研究 2006-2015 年我国 31 个 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影响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的显著因素有税收政策、市场规模、城市 化水平、运输条件、劳动力成本、科技创新水平等 6 个。一是政策因素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分布 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税收负担越小,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集中;二是市场规模与汽车制造 业区域分布呈正相关,市场规模越大,汽车制造业产业布局更多;三是城市化水平与汽车制造业 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企业布局更青睐于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布局。四是交通运输条 件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正相关,汽车制造业的产业布局趋向于交通便利、物流方便的地区集中。 五是劳动力成本与汽车制造业区域布局呈负相关,汽车制造业的布局开始由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地 区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六是科技创新能力与汽车制造业的区域布局呈正相关关系。如 今我国汽车制造业形成了主要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部、西南地区为主的产业集群, 尽管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空间布局占比优势明显,但中部地区、西南地区的汽车制造 业正在崛起,并逐渐形成了以武汉、重庆为中心的汽车产业集群。中国各地区可以按照影响汽车 制造业区域布局的 6 个因素,对汽车制造业合理布局,以便加快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与集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其服务业发展及集聚速度处于全国前列。本文在对服务业发展及集聚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和集聚进行了实证研究,涉及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内部结构和集聚状况,并据此对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的趋势进行了判断,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未来将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静  刘志彪 《南方经济》2009,(11):36-44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内在机理。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江苏、上海和浙江三地区影响程度不同。作为长三角的中心,上海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不仅仅为了本地区服务,其服务范围更多地扩散到周边地区,从而加速了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中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2008—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以投入产出为切入点建立低碳物流指标评价体系,结合熵值法和线性加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计算,运用DEA-BCC模型对各省份低碳物流产业的效率变化趋势进行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经济视角分析了低碳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并选择灰色关联分析对低碳物流指标进行拆解排序,以剖析低碳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强弱。结果显示:长三角低碳物流产业效率在动态中向好发展,低碳物流的确能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以期为改善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泛长三角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的产业是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安徽省产业选择的约束因素,构建了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选择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安徽省在工业和第三产业中均有部分产业具有成长为主导产业的潜力,适合安徽发展,能够帮助安徽更好地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分工。  相似文献   

8.
叶婷婷 《北方经济》2012,(18):68-69
本文主要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剖析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使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区域一体化的研究日渐增多,但针对合肥如何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的研究较少。本文首先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合肥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同时探讨了涉及的合作领域,最后重点阐述了合肥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区域物流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立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是进行区域物流竞争力分析的基础.文章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七省市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并计算出三个主成份因子和综合得分排名,实现了区域物流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最后提出了提升区域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相对净流量视角研究分析了2005~2012年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移的动态演变趋势、规模以及特征。研究发现:安徽地区承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转移全面铺开;安徽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制造业转移交互发生。文章最后就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现状提出如下建议:安徽地区应加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建设;注重提高安徽地区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政策;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黄山市是安徽省旅游业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突破口。文章阐述了长三角区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黄山市旅游业与长三角区域合作情况,分析了黄山市旅游业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黄山市应采取创新旅游发展思路,整合旅游资源、调整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延伸旅游产业链,完善旅游设施、优化旅游环境等战略对策更好地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3.
制度合作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区域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突破的关键是长三角区域要将各级政府的制度合作作为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特别是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更需要二者的联动与协同发展。本文以珠三角货运周转量等指标内容作为衡量珠三角物流发展水平指标,选取相关统计数据,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Granger等检验方法,对珠三角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相关研究,定量分析评价二者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宁波经济》2010,(9):27-27
对于宁波如何打造中国长三角地区国际空港物流枢纽,《意见》提出了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增长区域之一的京津冀,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有着重要地位。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对缓慢,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来看,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区域。本文从核心城市北京天津角度来研究核心城市对带动整个京津冀经济区域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旭霞 《港口经济》2007,(10):13-14
尽管环渤海区域一体化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出,尽管天津和作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的滨海新区都有为区域发展作出贡献的愿望,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快速发展相比,京津冀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18.
长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永峰 《改革与战略》2008,24(11):67-69
长三角区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如原创能力不足、企业间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资源整合存在障碍等。为此,应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协作网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以促进长三角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问题日益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进行积极探索。这些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对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的分析:(2)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视角.研究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中基于产业集群建设、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地方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地方整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环境,进而延伸出皖江城市带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皖江城市带装备制造业的优劣势分析,最后就其发展前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