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动量效应是行为金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对投资者也是一种主动管理的投资方式.本文根据申银万国研究所制定的一级行业分类指数,从行业动量的角度对2001年-2009年的中国股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在短中期存在明显的行业动量效应,其中部分投资组合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具有较强的投资参考意义.并且,本文通过对行业动量实际交易策略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行业动量效应投资策略可以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即使考虑到交易费用和卖空限制,只买入赢家组合的投资策略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股市的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盈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试了中国股票市场中A股的反转策略和动量策略的盈利性,实证结果证明了短期内的动量收益,而反转收益存在于中长期和长期。在对两类收益的原因探析中,本文证明反转收益部分归因于规模效应。Beta因素对两类收益都没有解释力。本文同时还测试了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发现包含市场风险、规模差异和账面市场价值比在内的三类公共因素均不能有效解释反转收益和动量收益。  相似文献   

3.
蒋士杰 《中国外资》2012,(10):161-162
动量效应是行为金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对投资者也是一种主动管理的投资方式。本文根据申银万国研究所制定的一级行业分类指数,从行业动量的角度对2001年-2009年的中国股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股市在短中期存在明显的行业动量效应,其中部分投资组合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具有较强的投资参考意义。并且,本文通过对行业动量实际交易策略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行业动量效应投资策略可以获得明显的超额收益,即使考虑到交易费用和卖空限制,只买入赢家组合的投资策略依然可以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4.
众多实证研究发现,通过持有赢者组合多头和输者组合空头的动量套利策略可以获取显著的超额收益。考虑到我国A股市场卖空约束,选取沪深300样本股和中小板股票设置不同的对照组和投资期限,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分析了2005年股改以来两次牛市行情中单一赢者组合及输者组合多头策略的盈利性特征,并检验了A股市场中是否存在动量套利交易的盈利模式。实证显示,即使不考虑交易成本,两种多头策略也都很难有显著的高于样本总体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方法,选取2006第1季度到2008年第4季度十二期的数据,选择30只股票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作为研究样本,通过ITM模型对开放式基金动量和反向两种投资策略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得出的结果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并结合我国股市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基金投资业绩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动量策略将历史收益率作为划分胜者组和败者组的依据。本文以移动平均线为基础,构造出两种新划分依据,通过与传统动量策略的实证比较后发现以均线策略构造的随机持有期动量策略在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收益率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7.
动量效应作为一种金融异象,广泛存在于各个市场。然而在丰厚收益的背后却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学术界称之为"动量崩盘"。本文在确定中国A股证券市场动量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动量组合的风险性质。结果表明:A股市场存在周度的动量效应;且该周度效应无法被CAPM和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所解释;A股的周度动量效应没有出现普遍存在于其他动量市场的"动量崩盘"现象,表明在A股市场实施动量策略,不仅收益比美国市场更丰厚,而且风险更小;而动量组合在牛熊市中不对称的收益表现,使得动量收益可以和股票期权一样被市场预计波动率所解释。  相似文献   

8.
动量交易策略指的是事先针对股票收益及交易量设定过滤规则,一旦股票收益或者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规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交易策略。动量交易策略的理论基础是行为金融学。国外投资者已经成功地在实践中应用了该策略。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动量效应,还未形成统一的结论。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可用的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在中期条件下动量交易策略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但得出的结论并不支持存在动量效应。  相似文献   

9.
动量生命周期广泛存在于证券市场,但为何存在动量生命周期却鲜为人知。基于此,考虑到证券市场存在分形特征的现实背景,以分形市场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动量和反转效应相互转换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分形市场理论能够有效地对动量生命周期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适应性市场下交易策略的盈利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利用Husrt指数对上证综合指数的适应性进行了检验,随后基于均匀设计的遗传算法构建了移动均线策略,分析了策略的盈利性,最后,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市场效率与移动均线策略盈利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中国股市是适应性市场,移动均线策略在市场非有效时具有盈利性,在市场有效时无盈利性。研究结果有利于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验证了前期高价动量策略在我国中小板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发现仅形成期为1个月的动量策略在接下来3—6个月内可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率;当形成期为3个月或6个月时,持有期为1个月的动量策略发生了巨大的亏损。在考虑了市场趋势的情况下,发现获得显著收益的动量组合会在牛市中放大这一收益,而发生显著亏损的动量组合会在熊市中放大这一亏损。  相似文献   

13.
依据2011年中小板市场股票的日收益率考量对该市场短期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结果显示:当形成期为一周时,持有期为一周、四周、八周的情况下市场均存在收益反转现象;当形成期为两周时,持有期为四周、八周的情况下市场均存在收益反转现象;当形成期为四周、八周时,各种持有期情况下均存在反转效应。重叠抽样结果显示:除了形成期为两周且持有期为两周的情况下,市场效应不明显之外,其他均显著表现为收益反转效应。同时采用静态与动态的投资策略验证2012年上半年的数据,发现时间段的选取对于研究结论有显著的影响;动态投资策略能够实现更为可观的收益,但收益波动也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14.
市场的非理性与组合投资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国外学对美国股票市场的研究结果不同,中国股票市场并不存在动量效应:相反,中国股市却存在一种“轮涨效应”或“补涨效应”,即平均而言,前一段时期内涨幅较小的股票在以后一段时期的表现会比前一段时期内涨幅较高的股票表现更为良好。这个结果同中国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存在的个股轮番炒作现象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市场盈利不稳定性对中国股市动量策略收益的影响,构建了包含动态权重的动态动量策略。研究发现,市场盈利不稳定性对中国股市的动量效应具有显著为负的影响,并且该影响在不同的市场涨跌状态下表现出非对称性。具体而言,当盈利不稳定性升高时,动量效应减弱,并且当市场处于上涨状态时,上述关系更为显著。相对于传统的静态动量策略,基于市场盈利不稳定性所构建的动态动量策略表现出更强的择时能力,具备更为优异的市场表现,最高可获得13.62%的年化平均收益率,与之相比,传统静态动量策略的最高年化收益率仅为5.16%。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投资者有限理性和有限的信息加工利用能力的假设,行为金融学提出动量交易策略,文章运用事件分析方法,采用动量交易策略投资于样本股票的收益情况,证明了策略在国内股市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关于金融市场中的动量效应,现有多种解释。其中,行为金融中的消息传播模式能很好的解释动量效应。本文根据信息传播模型构造了新的动量策略。新策略使用均线系统使投资组合的持有期变为随机持有期。在商品期货市场上,新策略和传统策略进行的检验结果表明,新的策略可以产生更高的收益及显著的动量效应。新策略的收益性也说明中国市场非弱有效。通过实证结果对比,本文讨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最后,依据检验结果,文中给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8—2021年上证180指数和其成分股的周数据,具体实验设计考虑到中国股票市场普通投资者的实际局限,剔除建立动量效应投资组合中的做空操作,并且将动量效应有效性定义为投资组合收益率超过指数平均收益。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中动量效应持续性不明显,依据动量效应的策略建立投资组合的收益率还有改进空间。基于以往对于动量效应的理论解释,提出根据指数的风险因子对于市场中收益率能否保持惯性进行分类预测。考虑到传统线性模型的局限,以LSSVM模型作为分类器,最终分类预测结果显示选取的九个风险因子指标中的三个指标对于动量效应的持续性预测具有一定效力,同时根据BP神经网络的实验结果证明相关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牛市和熊市不同周期的股票市场动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参考国外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周作为检验周期,将1997年6月至2001年6月的股市作为牛市,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的股市作为熊市,然后分别检验股市在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动量效应.研究发现,赢家组合在牛市中存在着正的动量效应,输家组合在熊市中存在着负的动量效应.而牛市中的输家组合和熊市中的赢家组合都存在着价格的反转.  相似文献   

20.
在对国外现有相关研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研究在对反转和动量效应的识别方法、成因解释和投资应用上的缺陷,并结合证券市场普遍存在分形特征的现实情况,从引入分形理论的视角对上述缺陷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