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农业保险供求问题及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及文献研究的方法,了解河北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经营特点,并对我国典型农业保险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结合河北省省情,选择了河北省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即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专业保险公司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业保险作为一项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制度安排,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却陷入了供求“双冷”的困境—保险公司卖不起农民买不起。这种局面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保险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农业保险供求的现状,然后从组织模式选择着手,阐述其对农业保险供求的影响,着重探讨了保险合作社这一组织模式在解决我国农业保险供求不足方面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关键,而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回顾新中国的农业保险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特点和难点,最后对如何构建农业保险体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农业保险需求的Logistic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河北省农业保险的研究意义与发展现状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条件,是国家“一号文件”反复强调的内容。2008年提出“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形成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为我国农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在此背景下,对河北省农业保险的需求问题展开相关研究,探索发展适合河北省具体省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提高河北省农业保险的服务质量,保证河北省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农业保险需求的Logistic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河北省农业保险的研究意义与发展现状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条件,是国家"一号文件"反复强调的内容.2008年提出"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机制和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逐步形成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为我国农业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在此背景下,对河北省农业保险的需求问题展开相关研究,探索发展适合河北省具体省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提高河北省农业保险的服务质量,保证河北省农业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气候变化、虫害的影响比较大,农业的高速发展不能没有农业保险的保障。农业保险在我国发展比较滞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需要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对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进行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和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探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能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不仅降低了农民的收入也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险+期货"模式在流通环节能有效应对农产品市场风险、提升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及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但"保险+期货"模式试点中也存在着农民保险公司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8.
江西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同时也是经常受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比较严重的地区,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能够持续稳定农民生产、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有效推动城镇化新进程和农业建设新发展。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尚不够成熟、管理中存在基层服务能力相对落后、地方经济差异较大等问题,是阻碍农业保险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江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韩雪 《价值工程》2019,38(26):54-55
目前在我国占主导地位的银行保险模式是分销协议模式。虽然这一模式极大的推动了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但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这一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本文对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可以选择的其他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给出了加快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当农业遭受巨大灾难时造成的巨额经济损失.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设立对分散农业巨灾风险、提高农业保险人承保能力、发展农业科技、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其作为分散农业遭受巨灾后风险的制度保障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农业巨灾保险基金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概念、性质和特征等基本内容,分析了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基金试点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我国设立全国性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业合作保险:国外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是世界各国支持和稳定农业生产的三大政策性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着供给和需求的双向短缺,迫切需要建立新的农业保险体系。本文介绍了国外农业合作保险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农业合作保险的特点和优势,在借鉴国外开展农业合作保险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合作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4):10-12
美国农业保险经过长期的发展,建立了成熟的体系与运作模式,在农业抗风险体系中有决定性的地位。而我国农业保险起步晚,发展缓慢,不能为农业的现代化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美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健全的法律支持等经验,并剖析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法律法规滞后、管理体制不顺、服务能力不高等问题,吸取美国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韩锐  王婧 《中外企业家》2013,(2Z):50-51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优劣对国民经济有着直接影响,但是目前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着农业存在众多的自然风险,病疫等,这就需要农业保险制度进行保障,这是农业非系统保险规避的重要措施,因此发展并完善目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系统、全面的风险保障,是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新任务。文章首先阐述了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业保险时可能会面临的风险,然后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保险学原理,对如何构建农业保险风险管理系统及运用农业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涛  王永红 《企业经济》2005,(10):135-136
要不要建立农业保险的争议已经有了定论。但是,我国农业保险应取何种运行模式却一直定不下来。国内外的激烈争议,国际上有四类,我国提出了五种。本文对农业保险运行模式进行了比较,认为:农业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政府必须有限参与。从国情和构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出发,笔者探讨了“双轨制”农业保险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多年来我国已经尝试开展了多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不同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和成绩,但在进行农业保险经营试点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振兴乡村建设中,农业保险迎来了快速发展新契机,成为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柱。文章以农业保险为主要研究对象,立足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基于农业大数据科技赋能的农业案例进行深度研究,进而对农业保险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展开探索研究,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我国三个不同区域的高标准农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关联度较高并呈正向关系。因此,农业保险不仅是农业发展的“稳定器”,同时也是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成为推动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  相似文献   

18.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系统、全面的风险保障,是我国保险业面临的新任务.文章首先阐述了保险公司在经营农业保险时可能会面临的风险,然后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保险学原理,对如何构建农业保险风险管理系统及运用农业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逐步趋向于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经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为农业发展带了很大经济效益,降低了资源的耗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认真研究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其特点,概括近年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阐述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指出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措施,是农业综合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主张应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经营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应适时建立农业基金和再保险运作的机制等支持性政策措施;应实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多元化,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