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界边缘城市发展及治理研究:以临沪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协同背景下,大量跨越行政边界的边缘城市迅速形成,并成为近来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层级政府合作与博弈的焦点区域.在总结边缘城市理论基础上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跨界边缘城市内涵,并以临沪跨界边缘城市为例,揭示跨界边缘城市的发展类型与发展模式.研究提出:①我国跨界边缘城市虽与西方主流语境中的边缘城市具有空间相似性,但我国跨界边缘城市是中央政府、不同地区多层级政府利益协调的空间选择,二者在本质上有显著差别.②跨界边缘城市可基于主导功能被分为产业型、居住型以及生态型三类,不同类型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治理模式呈现出相异性.以期在理论上对边缘城市内涵进行拓展,并在实践上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汪德根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1):21-26,32
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苏州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进过程及优化问题;首先,按照城市旅游地生命周期,阐述了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在不同阶段的演变形态和特征,在开发阶段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为单节点的凝聚模式,在成长阶段为多节点并存的放射模式,在成熟阶段为板块旅游模式;其次,实证分析表明,苏州市目前旅游空间结构处于放射模式阶段,不利于城市旅游进一步发展,通过旅游线路体系的完善和空间结构的优化,苏州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为理想的板块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蕾 《城市问题》2005,(5):33-37
利用城市体系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旨在借此透视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代表的中国旅游城市体系的宏观结构;分析得到的有别于一般城市体系的、针对旅游职能的特殊类型城市体系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国旅游城市的宏观结构调整,促进我国城市旅游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4.
武广高铁对沿线都市圈可达性影响及旅游空间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铁"时空压缩"效应将使都市圈旅游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利用GIS空间技术分析方法测度武广高铁对武汉、长株潭和珠三角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可达性影响,结果表明:武广高铁开通前,武汉、长株潭和珠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各等时圈基本上呈同心圆状,且连续紧凑;高铁开通后各等时圈由同心圆状变为带状,表现出稀疏性和不连续性。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一日游"所辐射范围的城市数量由高铁开通前不足一半到高铁开通后超过一半;且只需在4~5h以内辐射到三大都市圈的最远城市。以都市圈为基本空间结构单元,通过确定大尺度区域重点旅游发展点、旅游发展轴和旅游地系统,依据"核心—边缘"理论和"板块旅游"空间结构原理,构建不同等级的旅游板块,最终建构武广高铁旅游带,进而实现高铁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城市区位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平华  于波 《城市问题》2006,(8):15-20,37
回顾了中心地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城市区位的相关研究,包括对中心地理论的修正与检验,基于该理论的城市体系空间分布模式研究,及其在聚落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研究中的应用等;总结了空间结构理论对城市区位研究的拓展,以及基于城市区位理论的城市形成发展动力相关研究;对城市区位相关研究的趋势和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旅游商品的发展为例,结合黄河三角洲地区2005~2011年的旅游商品总收入为例,从旅游物流协同化发展为视角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旅游商品发展的现状、特点及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河三角洲区域旅游商品研发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借鉴钻石模型,结合熵值法和生态位理论构建竞争力评价模型,对黄河三角洲地区6个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位最强的城市是烟台和潍坊,建议通过"走出去工程"和"城市文化品牌打造工程"与周边城市联动集群,打造"胶东文化",以实现区域整体竞争力最大化;淄博和德州生态位居中,发展较为平稳,建议通过打造"文化名城"和工业园的方式进行产业融合,以实现稳中求升;生态位较弱的是东营和滨州,建议通过加大政府支持力和对教育与旅游产业的投入以增强相关产业的发展,打造"黄河口文化"以实现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现代物流视角研究城市体系空间结构与城市内部空间,在对相关的城市地理学、空间经济学、交通地理学及物流管理学等领域文献综述基础上,提出现代物流放松了原有城市空间理论"到最近处购买"的前提假设,由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到最终消费者构成的传统销售渠道已被改变。作者认为应从基于现代物流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研究、基于物流园区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基于批发市场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三个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广佛同城的背景下,佛山市轨道交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轨道交通的建设将会改善沿线旅游景区景点联动发展的战略格局,并调整沿线的旅游区位态势,进一步影响城市的旅游空间结构,其在旅游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对由轨道交通而引起的城市旅游空间的变化进行研究,揭示轨道交通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工业化、劳动力转移、建设用地扩张三方面梳理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的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乡村地区工业化发展以及建设用地扩张使我国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更为复杂,城乡空间相互作用已超越传统城乡关系理论能解释的范围。另外,受全球化及信息化的影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联系方向更为广阔和多元,生产要素在乡村地区不断发生重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向复杂、分化多元的方向变迁。同时,各地城市化发展模式和水平差异也使得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变迁具有区域差异。因此,基于中国城市化发展经验探索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迁规律,提炼不同城市化水平及模式地区的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区域差异,以及对大都市区乡村聚落空间结构进行跟踪研究,对于拓展人们对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旅游与城市设计学科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学科研究进程的分析,提出随着城市旅游的出现,现代城市设计与旅游学科的结合,必将丰富和拓展城市设计学科的内涵,是城市设计理论新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边缘城市理论对南京城市空间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缘城市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在城市空间扩展中一种常用的模式之一,能够较好地适应现代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演化的趋势和需要。文章分析了边缘城市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关系,针对南京市空间结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南京市建设边缘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形态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便是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分析,主要通过对城市外部形态的变化特征进行定量以及定性分析,从而揭示城市以及周围坏境在维度上的动态关系,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中,空间拓展同样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方法是城市分型研究,该法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最初阶段主要是用于研究城市的结构以及形态,后来人们发现,对于城市空间拓展,这种研究手段同样具有一定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拓展从内已经细化到城市的一些建筑,从外拓展到了城市体系,城市分型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空间拓展定量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前进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城市中,既有特大城市,也有中等城市,还有众多小城市,各城市的产业门类、发展水平、旅游业的要素禀赋和地位等差距较大,不应当按同一标准进行示范。因此,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可以依据地区专门化指标,将示范区分为三种类型来建设。对专门化率低于15%的城市,重点任务是在全域拓展新的旅游业态,提高服务品质,打造多样化的城市旅游亮点,助力城市发展和品质提升;对专门化率在15%—25%的城市,可根据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壮大旅游业实力,丰富旅游业层次,逐步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体系;对专门化率高于25%的城市,除拓展景区和景点、发展新业态外,要以旅游业为核心,联动所有产业发展,成为主要承担旅游业功能的专门化地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区域内城市旅游圈的合作也需要不断深入.文章通过对城市旅游圈合作发展的理论诱因和现实条件分析,初步探讨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旅游圈的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提出加强旅游资源整合、空间连接、区域形象、市场拓展和制度保障等整合与协作,促进整个地区城市旅游圈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行政性分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城市规划学科研究的核心,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也均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我国城市的空间结构在共有国际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特点的同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正是对这一特征的探索,亦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分权视角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正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本文在对分权和行政性分权做出界定的基础上,从权力的空间配置和政府的空间生产两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动力,并总结了行政性分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严春艳 《价值工程》2011,30(1):132-133
增长极理论是关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它提供了一个关于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解释模型。在区域旅游规划中运用增长极理论能够为规划专家从事旅游规划工作提供理论工具。文章从增长极理论入手,讨论了增长极理论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陕西省和渭南市两个层面上对渭南市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方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城市边缘区及其空间扩散方式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地域实体,是城乡相互渗透,城市化发展迅速,城乡矛盾尖锐,自然、经济和社会特征介于典型的城市与典型的农村之间的城乡过渡地带。城市边缘区又可划分为内部边缘区和外部边缘区。内部边缘区和外部边缘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和空间结构特征。 1.城市边缘区的空间结构类型城市边缘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圈层形结构模式。其特点是内部边缘区、外部边缘区以主城区为核心,依次环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旅游扶贫始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30多年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基于知网相关的文献,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今后应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和深度,借鉴成功经验,注重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加强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新产业空间的不断涌现、演化与发展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改变着城市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空间结构。国内外有关专家对新产业空间的产生与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做了相应的研究。新产业空间的演进带动了城市空间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对新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的研究,来探析新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