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卓方芳 《企业导报》2011,(22):128-129
针对危险驾驶行为出台的危险驾驶罪,是对交通肇事方面犯罪的一个补充,对醉酒驾驶、道路飚车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予以处罚,以达到规范该类行为和预防该类行为引致的严重后果的作用。但其在入罪范围、定罪情节、处罚力度和造成危险结果的罪名衔接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2.
危险驾驶罪的法律分析与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的正式实行,危险驾驶行为也被纳入刑事处罚的范围,但本罪在实际的定罪处罚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的争议。本文将从构成要件、法定刑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危险驾驶罪并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解明林  郭玉红 《活力》2005,(9):111-111
对于本罪的客观特征,有许多的争议,我个人认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本罪是对行为人“拒不说明”财产来源的不作为行为的惩罚,针对“国家工作人员持有明显超过其合法收入的巨额财产”的不法状态的存在,法律授权司法机关可以“责令”作为具体财产申报义务的特殊主体“说明来源”,只要进行了说明,经查证属实,不管来源是否合法,均不构成该罪。相反,“拒不说明”就意味着是不履行法定义务的不作为。这里的“不能说明”正是构成本罪的实体要求,而非举证行为,因而本罪的举证责任并未倒置。  相似文献   

4.
菅中战 《活力》2012,(21):62-63
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修正案(八)》第一次将“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并增加“危险驾驶罪”这一新的罪名.本文以刑法修正案(八)增加危险驾驶罪从而改变了交通肇事犯罪的构造变化后对于交通肇事犯罪的认定影响为基础,结合涉及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相关的理论与问题,将交通肇事罪与危险驾驶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问题展开比较分析,重新梳理整理在认定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司法实践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备受社会各界瞩目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把醉酒驾车和飚车等危险驾驶行为规定为犯罪.为保护广大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危险驾驶"入罪具有现实的必要性,那么如何来认定"危险驾驶罪",怎样才能实现刑罚的配置顺应民心,有益社会和谐呢,本文将从刑法的规制机能来谈谈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2011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现行刑法作了许多修改.其中,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设了危险驾驶罪,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或者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次修改是本次修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类危险驾驶的行为进行了规制和正式法律化.本文通过对危险驾驶罪增设的必要性和认定等角度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肖显忠  高泉 《活力》2010,(12):177-177
一、不作为之先行行为的概述 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不作为是行为的一种特殊方式,与作为具有一种相反的关系。不作为犯罪的成立.必须以不作为负有一定作为义务为要件,而先行行为则是不作为人负有作为义务的来源和根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醉酒驾驶是对公共资源的一种故意侵犯,并对公共安全形成严重威胁,对其危害的严重性已经存有社会共识。《刑法修正案(八)》危险驾驶罪的及时出台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醉酒驾驶对社会大众以及公共资源的侵犯。通过对刑法关于危险驾驶罪中醉酒驾驶行为规范的不足进行分析,旨在为危险驾驶罪更好地体现其惩治犯罪的社会效益提供一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育芹 《中外企业家》2012,(9X):124-125
《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提出,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危险驾驶罪",即"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笔者以为,虽然拘役仅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是我国自由刑中刑期最短的刑罚,但从整个法律体系以及实际效果考虑,醉驾、飙车行为不宜入刑。  相似文献   

10.
在道路交通法规明文禁止酒后驾驶,公安机关严厉查处酒驾行为,媒体对酒驾行为的危害广泛宣传的情况下,搭乘酒驾危险是一种生活常识.所以,受害人明知他人酒后驾驶,仍搭乘的行为构成自甘冒险,应适用过错相抵原则,减轻赔偿义务人的责任,这样才能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减少酒后驾驶行为发生、减轻危害后果.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大陆法系刑法学认为,不真正不作为犯,是指以不作为方式实现刑法以作为形式规定的构成要件的犯罪。但是,作为犯和不作为犯的存在结构是不同的,不作为犯以作为犯的犯罪构成处罚存在类推之嫌。要解决不真正不作为犯的处罚与罪刑法定之间的冲突必须考虑等置问题。但是等值性的判断是否是不作为的独立的构成要件、等值性的判断是否是不作为的独立的构成要件这些问题在刑法理论上争议颇多,本文从犯罪构成理论出发,对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梁康 《企业导报》2012,(18):184
不作为犯罪是相对作为犯罪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其与作为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深入研究不作为犯罪的构成,义务来源等对我国司法实践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占一 《活力》2010,(18):59-59,61
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的主体,无特殊身份的人与特殊身份的人相勾结能够构成受贿罪的共犯。作为受贿罪共犯的形式之一,国家工作人员的家属构成受贿罪共犯是有严格界限的。  相似文献   

14.
与犯罪的一般形式作为犯罪相比,不作为犯罪是犯罪的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远比作为犯罪要复杂得多.不作为犯罪的成立必须以不作为人负有作为义务为前提,而其负有作为义务的根据之一是先行行为的存在.先行行为既包括合法行为也包括违法行为,但理论上对犯罪行为是否应包含其中,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不作为犯罪和先行行为的相关理论入手,重点阐述一下故意犯罪行为不应包含在先行行为之中,而过失犯罪行为可以的根据问题.  相似文献   

15.
颜景权 《活力》2011,(22):77-77,87
“转化型抢劫”是我国刑法体系中一个特殊现象。又称之为准抢劫罪、事后抢劫罪。在学理上称为转化犯.一般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较轻的犯罪时,由于连带的行为又触犯了另一较重的犯罪,应由法律规定以较重之罪论处的情形”。其显著特点是由法律职确规定,涉及基础罪(本罪)和转化罪(他罪)两个不同的独立罪名且均为故意犯罪。由罪轻向罪重的递进转换。并按重罪定罪处罚。正因为这种特殊性.所以认定是否构成转化型抢劫罪中的共犯就成为转化型抢劫罪中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P2P网贷作为一种新型的民间金融,对于活跃金融市场,为投资者理财和中小企业借贷,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国家对此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制,现有规定零散且效力低,因此涉及P2P金融犯罪时,一般是按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者集资诈骗罪进行处理。在非法融资行为构成犯罪之后,需要区分究竟构成何种犯罪。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需要满足一定的行为方式;构成集资诈骗罪的,由于主观目的不同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具有差异,通过对两罪进行区分,界定P2P融资行为和犯罪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不真正不作为犯是指以不作为的手段实施通常由作为犯所能构成的犯罪。可以说,全部不作为犯的问题及讨论都是围绕着不真正不作为犯而展开的。本文从不真正不作为犯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冲突入手,分析了我国学者对不真正不作为犯和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提出应在立法上进行针对不真正不作为犯条款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能否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共同实行犯,两者构成的犯罪如何定性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的难题,在对肯定说、否定说、折中说加以剖析的基础上,赞成折中说,并提出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行犯构成的犯罪应该以实行行为说为基础、(更)特殊身份说为补充的定罪标准.凡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行为的,应一律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共犯定罪;而利用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实行行为的,则按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共犯定罪,但在既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实行行为,又利用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实行行为时,以特殊的身份说为标准,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共犯定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数起情节恶劣的交通事故都跟酒后驾驶有关。醉驾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而刚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刑法修正案(八)中第二十二条规定将醉酒驾车和情节恶劣的飙车行为入罪。由此,我们针对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的罪名确定、构成要件以及认定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宋丽 《乡镇企业科技》2013,(31):175-176
自2011年5月危险驾驶罪入刑以来,危险驾驶案件在笔者所在的L市始终呈高发态势,迅速“成长”为犯罪案件数仅次于盗窃罪的第二大罪名。近期,笔者对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L市检察机关办理的危险驾驶案件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以探究其特点、成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