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内部控制的内部审计理念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门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8个应用指引,1个评价指引和1个审计指引),连同2008年6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已经建成。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审计署和保监会先后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标志着立足我国实际、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然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取决于监管部门对企业监管的有效性以及企业内部治  相似文献   

3.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共同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配套指引》与2008年5月五部委共同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共同构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又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现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简单谈一下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五个步骤。  相似文献   

4.
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概述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标志着我国自《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发布以来,"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5.
CPA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企业导报》2009,(5):174-175
2009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上市公司和中介审计机构提出了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要求,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的相关内容,结合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探讨CPA视角下如何构建企业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以对企业整体层面的内控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亭 《河北企业》2010,(10):64-65
<正>自2006年7月15日,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成立以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6月28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运而生,并于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在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中执行。此规范的发布,对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权威性的指引。  相似文献   

7.
耿红 《财务与会计》2010,(11):55-56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本建立。但对于绝大部分企业(包括大量的国有企业)来说,其内部控制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或探索阶段,笔者认为,企业要想顺利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目前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发布实施,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强调内部  相似文献   

9.
借鉴美国自2001年安然事件发生以来在内部控制规范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于2008年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进一步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从而构建了一个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存问题与改进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财政部等五部委共同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并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两年时间过去了,中央企业是否按照《基本规范》的要求,采取实质性措施健全完善了内部控制体系?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了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1.
王满红 《企业研究》2012,(19):70-71
2008年,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其合理借鉴了美国COSO报告等国外内部控制框架体系,对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制定了明确标准,整体架构主要分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五项要素构成。本文将从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入手分析内部控制的内涵,进而对下一步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确立了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和标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意味着监管的重点从只注重财务报告本身可靠性转向同时注重对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造成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根本消除,世界经济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其潜在的影响仍有可能引起新一轮危机的爆发。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对内部控制质量的重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规范指引的发布,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成。本文在介绍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基础上,从监管机构、评价中介机构以及企业三个层面上谈内部控制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与会计》2012,(6):21-24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下称《基本规范》),标志着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为确保企业内控规范体系顺利实施,财政部等五部委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率先执行企业内控规范体系。为及时全面了解我国企业内控建设的现状,分析内控规范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与监管"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充分的了解,为下一步推动内控规范体系在我国的全面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2008年6月,财政部等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简称《基本规范》)和随后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一起构成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但该体系主要适用于企业,没有体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和经费管理体制上的如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特殊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适用性不强,而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因内部失控而出现的如舞弊、腐败、经营不利、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使得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都在采用内部控制管理企业,我国财政部联合五部委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构建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但现实中,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果不佳。本文从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发挥作用的基础分析,阐述促使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真正有效发挥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北京召开联合发布会,隆重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总会计师》2012,(10):17-18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会[2010]11号)已于2011年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平稳实施。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2012年2月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财会[2012]3号)加以明确,对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效实施发  相似文献   

19.
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下简称《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共同构成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20.
案例分析题一 2010年4月,财政部、证监会和审计署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构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A公司作为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决定抢抓机遇,早做准备,全面启动内部控制体系实施工作,并指定财务总监负责拟订实施方案。该方案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