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了搞好国有经济是搞好整个国民经济的根本保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经济并没有完全按照国有经济应该占有的领域进行分布。从国有经济布局的现状和由此导致的问题,可以看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具有紧迫性和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国有经济是我国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发挥国有企业的比较优势,在关键领域发挥其支撑和引领作用,有助于推动国有经济创新力提升。本文通过经验研究发现:国有经济在科研资本投入和创新质量提升等方面均发挥着带头作用,但也存在研发产业不聚焦、科研人才密度偏低、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鉴于此,应优化国有经济在科研领域、产业分工和产业链等关键环节的布局,同时借助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国有经济创新力,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构成国民经济整体的各种经济成份和各种产业形式及其相互关系.它不仅包括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产业、行业分布,企业组织的数量、规模、地域方面的分布。产品在品种、质量、产量、档次方面的构成,而且还包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从对“产权”与“现代产权制度”两个基本概念的理解入手.围绕“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深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等方面依次展开论述,本着成熟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宏观政府作为与微观企业作为相结合的成文原则,对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实践作重点剖析,最后针对当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实际操作,指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应坚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改革方向及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7.
这几年我们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和“抓大放小”中,常常因对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功能有不同认识而影响改革的进程。党的十五大依据邓小平理论,总结实践经验,给国有经济比较准确的定位。我体会,其要点有四。第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第二,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第三,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第四,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关键时刻。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和进程进一步加快,知识经济初露端倪,跨国公司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在以合作与竞争为主题的世界经济舞台上,各个国家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在新世纪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中,为本国争夺有利的国际地位和较多的经济利益的主要手段。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企业也将更易于进入世界各国的市场,溶于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去。我们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国有经济改革与发展愈加重要,且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于基础材料分析 ,明确了国有经济在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从业人员数量和财政收入贡献等基本经济层面上仍处于主体地位。但处于粗放经营、低效运行状态。因此 ,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与改组 ,是最紧迫的任务。收缩国有经济过长的战线、调整不合理的布局和结构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应是调整国有经济应有的作用与功能、改革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在新的形势下 ,探索国有经济的最佳实现形式 ,应是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与改组的基本战略指向。 相似文献
10.
《企业经济》2018,(2):34-41
中国经济已逐渐从工业化和制造业驱动转变为城市化和现代服务业驱动,国有企业作为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只有通过国家顶层设计的改革才能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这也使得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国有企业战略调整意义重大。本文从分析国有企业行业分布现状入手,发现工业国有企业盈利下降、负债较高,承担较大的就业、税负贡献责任等;而国有经济布局虽然快速转向现代服务业等,但社会责任依旧主要由工业承担,造成国有经济分布、盈利和社会责任上的不匹配。这种不匹配正是国有企业行业调整的障碍。在供给侧改革下,国有企业既要合理处置存量,扩大优质增量,又要发挥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中的关键性作用,并通过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防范化解国有企业的债务风险,推动国有经济优化布局和战略性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与国有企业退出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志辉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1):3-9
我国国有经济规模偏大、国有资本行业分布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在企业布局上错位的现状要求我国企业改革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方向是退出竞争性领域.实现国有企业有序退出,必须遵循科学的退出时序、选择恰当的退出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国企改革是关系到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大问题。文章认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围绕解决四个方面问题:产权问题、定位问题、管理问题、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企业、资产与经济这三个层面对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行了细致阐析,揭示了三个层面之间的内涵及其相关性.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反映在企业层面是着力于多元构建,反映在资产层面是着力于战略集中,反映在经济层面是着力于实现最高利益.同时,对战略性调整中应当避免的简单化、绝对化、短期化、浅表化倾向提出了警示性看法. 相似文献
14.
《工程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首先介绍工程经济学的课程特点,然后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了几点建议,包括案例教学,使用Excel软件,多种教学方式共用,加强课外实践,改善考核体系。最后提到了教师和学校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中。 相似文献
15.
土地问题是中国社会问题的核心。从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入手,研究土地银行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文研究发现,二元分割的经济结构对土地产权的交易更容易产生败德行为,并加深二元经济的对立;不完整的产权制度造成了比较混乱的多中心主体的利益格局,出现弱化一方,增强另一方的经济权利的现象,造成土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土地货币却是政府对土地定价权独占的衍生物,通过控制土地货币的发行量来增减财政收入。但它们严重地妨碍了土地资本化的深化,并且不利于土地银行业务的拓展。 相似文献
16.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入手,从财务管理角度,分析了民营企业在产权关系、财务人员素质、财务行为、资金筹集、成本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各方面问题提出了民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市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正在发生着变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也在火热地进行.混合制改革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混合而混合,更多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活力以及市场竞争力.因此,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目前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筹资、经营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卡普兰作业成本研究的新发现入手,进而分析传统成本管理与企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矛盾,以及现代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影响,揭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在介绍战略成本管理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价值链——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动因——作业基础成本管理思想,以日本为代表的价值工程——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企划——成本筑入思想,以及国内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状况。并指出了战略成本管理的经济意义及其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投资后续管理是产业投资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监控管理和增值服务两方面内容。国有产业投资基金大部分为政府主导,投资后续管理存在着代理风险、增值服务欠缺、政府干预较多、管理人才缺失、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建议设置特殊股权安排等激励和约束机制,降低代理风险;引入和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加速推广有限合伙制,设立专门委员会等降低政府干预;与外资投资基金合作,加强内部学习,提高投资后续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经济学重要范畴的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外部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和聚集经济.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主要形式,它们具有不同的产业集群效应.城市化水平越高,其城市内部的产业集群的发展也越依赖于城市化经济而非地方化经济.中国的产业集群只有扎根于城市化的肥沃土壤,才能实现更深、更广泛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