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0 毫秒
1.
——当别人放弃增员的时候,他们全力以赴推动增员; ——当别人觉得很难找到吸引新人的新方法时他们回归原点,用行业的本质吸引新人; ——当别人觉得新人很难留存时,他们开始尝试用“资源整合”的方式消化新人; ——经过探索和实践,他们实现了连续30个月人力业绩双增长,造就了整个平安系统的独特的“奔腾现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贺大卓  喻家林 《英才》2007,(4):92-94
当人们给他们冠以“高考状元”这一称谓时,他们也许并不知道在这个荣耀的光环下,是怎样的期许。若干年后,当我们再次审视他们时,他们是否已成为人中之龙凤?他们是否依然有着追逐的梦想?他们又经历了哪些坎坷与磨难?  相似文献   

3.
这一年中,他们好像总是在和央行唱反调,他们是谁?——银行的信贷员。当货币政策从紧时,他们难以压抑自己的贷款冲动,而当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他们却开始惜贷。他们在利润和政策之间艰难地寻找着自己的平衡。这种变化确实折射出中国商业银行制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张小平 《英才》2004,(12):84-84
当你公司的机密泄露出去却找不到“内鬼”时,当你怀疑高管受贿却又难觅证据时,当你公司屡屡丢失物品却又犯不着报案时……如果你找到类似于斯蒂尔之类的商务调查公司.他们没准就能用自己的坚牙利嘴,帮你把“蛀虫”翻啄出来!  相似文献   

5.
冯保军 《劳动月刊》2012,(12):14-16
他们既是堂兄弟,也同是亿万富豪,因事业冲突,两人点燃了攀比之火。为了争面子,他们先是拼命“烧钱”;钱拼不过了,堂哥便决定和堂弟“拼妻”,他有意破坏堂弟的婚姻,想用这顶“绿帽子”狠狠地羞辱他;当矛盾到达顶点时,他们两人“拼命”了……  相似文献   

6.
当越来越多的职业经理人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时,我们曾感到了一丝的欣慰,但当我们透过这些人群看其根本时,却又产生了一丝担忧,原来在他们看似“健康的外表”下,却一直都是在“带病前进”。  相似文献   

7.
潘虹秀 《中国企业家》2010,(12):110-113
当老柳提到“蒙着打”和“拐大弯”的创业历程时,一些学员会意地点点头。 他们当中会诞生商界的下一个柳传志,下一个任正非吗?  相似文献   

8.
《中国总会计师》2006,(1):78-80
每当我们站在时间的交接点上,总会回眸即将逝去的时光。在“2005”即将成为一个回忆的代号时,我们不免要回头看看那些在世界经济大舞台上表现异常抢眼的“舞者”,世界正是因为他们精彩的表演而生动。当“2005”这首舞曲终了时,那些在经济舞台上表现出色的“舞者”自然就走上了最高的领奖台。请记住他们吧,他们是世界的“舞者”,也是这个时代的标杆!  相似文献   

9.
孟盛 《乡镇论坛》2009,(21):12-14
他们有的是“蛰伏”多年的“豆芽菜”,有幸被组织相中,从职能部门或乡镇一把手提拔而来;有的是踌躇满志的“空降兵”,自上而下地任职路径,只待冉冉升起的未来之星……然而,当他们真正以这一身份进入中国基层政治经济权力运行机制的核心轨道时,却体会到角色的尴尬——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景洲大厦事件之后(业主收回停车场产权),开发商们吸取教训,重新站稳阵脚。他们的策略就是在卖房时,所有的购房合同都写上“附加条款”,将地下车库、会所、泳池之类有希望赚钱的地方都“约定”为开发商所有。更有些想像力丰富的开发商将小区所有住宅的墙面都“约定”为他们的财产,当然他们这样“约定”是为了通过发布“广告”来赚钱。20年后,当房屋老化,外墙脱落,他们不知还要不要这个“约定”?  相似文献   

11.
1872年8月12日,30名穿着长袍马褂,拖着辫子的中国少年在上海港登上一艘邮船,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当他们以“中国第一批留学生”首次出现在美国城市的街道上时,许多美国人对着他们大叫:“看,中国女孩!”  相似文献   

12.
坚持的动力     
《中外企业文化》2011,(11):I0001-I0001
佛语有云,“当微风吹过一棵正开着花的果树时,有些花朵会散落在地,有些花苞则仍滞留在树上,长成小小的青色果子;当风再一次吹来,一些青色的果子也会随之掉落,在他们掉落之前,有些已经接近成熟,有的则已经熟透……”这正如我们心中的信念,当外境混杂时,心生的各种情绪和理智纠缠,在风中“吹”一阵后,我们的心是就“坠落”了,如风中的树叶和果实一般。  相似文献   

13.
员工充满活力地工作时,他们才能过得满足而有意义,企业才能享受到激烈竞争中有限的利润,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然而,众多的因素造成了员工活力的时起时落,当站在“跷跷板”一端的员工“活力下沉”时,另一端的管理者便会采取各种方式,将“跷跷板”压下,让员工重新回到活力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4.
四年前,当气势恢宏的325国道“远离”广东开平市鹤城圩镇,贯穿丘陵地带而去时,有人不禁悲叹:完了,鹤城成了“死角”。然而四年后,当人们乘车疾驰在国道上,眺望那雨后春笋般崛起的庄园时,又不禁惊讶起来。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一直被视为发展经济绊脚石的荒山野岭...  相似文献   

15.
“看看再说”不可取下村驻点,有缘结识了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当与他们谈及农村如何致富奔小康时,他们大多说:乡下人还是耕田种地牢靠。至于发展集体经济,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管理经验,还是“看看再说”。此话虽然“实在”,但不可取。农村基层干部是经过民主投票...  相似文献   

16.
布蓝 《质量跟踪》2003,14(10):13-14
当城里人沾沾自喜地在超市里花着比菜市场贵3~5倍的价格购买那些装在保鲜贷里的漂亮蔬菜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买的却是“剧毒蔬菜”,这时候,晚上悄悄喷农药的菜农,他们说着这样的话安然入梦:“城里人吃一点点,死不了的!”  相似文献   

17.
“败家子”干部千万当不得近日到某地采访,一位乡干部对笔者说,上个月他们乡政府组织一百多名乡村干部(包括部分乡政府领导的家属)到外地“参观考察”,花掉公家钱财上万元.群众指着脊梁骨骂他们是“败家子”干部。事后,乡干部们到村里检查、布置工作时,连口水都喝...  相似文献   

18.
当造假者昧着良心把伪劣农药倾销给农民,大赚不义之财时,他们可曾想到,自己口中吃的菜叶上正残留着自己“生产”的“农药”。与此同时,被坑害的农民面对各种农药心怀忐忑,真假难辨——  相似文献   

19.
中青 《企业文化》2010,(5):50-51
涨薪或者降薪、升迁或者走人是很多职场白领逃避不开的“惯例”。为适应公司效率需要,为了生存饭碗和更多经济回报,他们不得不顶着压力,拼命加班。网友们把这些人形象地称为“白领炮灰团”。当超时工作开始摧毁年轻白领的健康,当加班成为必须遵守的潜规则时,谁来为这些“白领炮灰团”解压?  相似文献   

20.
实现创业板上市融资是多数中小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它们迫切追求的目标之一。然而,当向他们问及上市想筹多少钱时,他们的回答是“越多越好”;问及募集奖金的投向时,约有85%的企业回答是“尚未考虑”或者是“等到上市以后再说”。这说明不少中小企业仅仅停留在“为融资而上市”认识水平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