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4年2月11日,商务部发布了最新连锁零售企业排行榜。1995年进入我国,单店年销售额达3.2亿多元的家乐福(中国)以年销售额134亿元、门店数量41家的成绩,在单纯超市业态企业中排名第一;在单纯外资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二的家乐福在中国市场位居老大,堪称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我国的一个“样板”。家乐福进入我国市场所开的零售企业几乎没有出现过亏损的情况。而同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在华外国零售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连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也不例外。家乐福可谓独树一帜、鹤立鸡群。然而,家乐福在东亚的扩张却并非一帆风顺——在日本…  相似文献   

2.
钱峻峰 《企业研究》2004,(6S):26-28
在2004年2月11日商务部发布的最新连锁零售企业排行榜上,1995年进入中国、单店年销售额达3.2亿多元的家乐福(中国)以134亿元的年销售额,41家门店数量位居第五,在单纯超市业态企业中排名第一,在单纯外资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世界第二在中国成为老大,家乐福可以说是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的一个“样板”。  相似文献   

3.
2010年,家乐福迎来进入中国后的艰难时刻. 今年初,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排名显示,大润发在单店销售额和2009年销售总额上均超越了家乐福,成为新的外资零售老大.2010年7月底,家乐福在中国首次关店(家乐福西安店),同时伴有家乐福中国多名店长离职的传闻.而更大的背景是,家乐福正面临全球整体业绩下滑和在亚洲市场的大撤退.  相似文献   

4.
试析家乐福的顾客沟通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晋光 《企业活力》2007,(10):26-27
<正>家乐福是法国最大的零售商业集团,世界排名第二。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赢得了超旺的人气,2004年实现销售额162.40亿元人民币,排到中国连锁零售业的第5位,其业绩甚至超过了连续多年位居世界500强第一的沃尔玛(沃尔玛1996年进入中国,2004年实现销售额76.35亿元人民币,排在中国连锁零售业的第20位),居国内外资零售商销售额首位。家乐福在中国的成功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各界人士对家乐福褒贬不一,但从服务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家乐福在经营方面确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W(沃尔玛)与C(家乐福)作为全球的零售业巨头,排名分别占据第一与第二位,不过实力相差却是泾渭分明。近几年沃尔玛一直保持着世界500强的头把交椅,远非处于数十名之外的家乐福可同日而语的。所以虽然一个是老大一个是老二,家乐福却只能算是小弟而已。然而在日益兴起的中国市场,就是这个小弟将情势完全掉转过来,远远地将大哥抛在了后面。早在几年前,家乐福就已经赢利,并是进入中国市场唯——家赢利的外资零售企业。现已经发展57家大卖场、2004年上半年在中国销售收入达70多亿元,位居中国的外资连锁店运营商之首。而沃尔玛不仅还在为争取赢利困扰,并且在排名之中被抛出前十强,而屈居17位,真是大失面子。  相似文献   

6.
W(沃尔玛)与C(家乐福)作为全球的零售业巨头,排名分别占据第一与第二位,不过实力相差却是泾渭分明。近几年沃尔玛一直保持着世界500强的头把交椅,远非处于数十名之外的家乐福可同日而语的。所以虽然一个是老大一个是老二,家乐福却只能算是小弟而已。然而在日益兴起的中国市场,就是这个小弟将情势完全掉转过来,远远地将大哥抛在了后面。早在几年前,家乐福就已经赢利,并是进入中国市场唯一一家赢利的外资零售企业。现已经发展57家大卖场.2004年上半年在中国销售收入达70多亿元,位居中国的外资连锁店运营商之首。而沃尔玛不仅还在为争取赢利困扰,并且在排名之中被抛出前十强,而屈居17位,真是大失面子。[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大卖场业态的首创者、欧洲第一大零售商家乐福,2010年销售额是1010亿欧元。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沃尔玛,2010年销售额达4210亿美元。而我国零售百强企业整体的销售额仅为沃尔玛一家公司销售额的62%。  相似文献   

8.
戴娟 《商贸与会计》2006,(11):35-38
1995年,家乐福以“大卖场”形式进入中国,并在此后因地制宜地发展连锁超市;目前,大卖场数量64家,冠军生鲜超市8家,折扣店200多家,名列中国连锁百强第5;2005年的销售额增长了25%,突破200亿元,在中国这片市场,家乐福远远地将大哥沃尔玛抛在了后面,稳坐外资零售巨头的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9.
赵民  吴仕逵 《英才》2004,(7):80-80
零售企业的主战场。在零售企业的前25名里边有两家亏损.第一家是外资企业锦江麦德龙.第二家是台资企业华润万家。在这么多家零告企业大面积盈利的情况下,仍有两家亏损.很值得分析。这两家体现了零售外资的战略方向,从排名上可以看出.他们是以扩大规模为主而不是以追求盈利为主,和国内公司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凌平 《经营者》2004,(7):6-6
<正> 外资零售巨头一打喷嚏,中国这个“世界工厂”就得发抖!以目前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巨头的实力,能够使任何一家中国生产企业迅速发展或者关门歇业。以往的中国生产厂商的竞争逻辑是,厂商密切监视其他竞争品牌的一举一动。一切定价策略,品牌定位,几乎都是水平式的竞争。零售则扮演销售机器的角色,彼此共生,分工清晰。然而眼前生产厂商面临的更大挑战,却是大型零售渠道。像家乐福,有资格和厂商讨价还价,甚至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与厂商抗衡;世界零售  相似文献   

11.
家乐福进入中国市场是在1995年,几年来已成为在中国扩张最成功的外资零售商之一.目前,家乐福在中国总共拥有36家店.2002年,家乐福在中国的商品采购金额达到1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27%.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放宽对外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开业的限制,于是外资零售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和独特而又成熟的管理模式,进入中国市场。在这些跨国零售巨头中,如沃尔玛、家乐福等企业凭借经营策略与企业文化,雄踞中国零售企业一方。它们为了能够迅速地适应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逐渐淡化了它在母国的经营色彩,和当地企业一样承担着公民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并将自身的企业文化根植到当地的文化模式中。面对外资的本土化经营战略,我国零售企业要研究如何应对外国零售企业的本土化策略,这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放宽对外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开业的限制,于是外资零售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和独特而又成熟的管理模式,进入中国市场。在这些跨国零售巨头中,如沃尔玛、家乐福等企业凭借经营策略与企业文化,雄踞中国零售企业一方。它们为了能够迅速地适应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逐渐淡化了它在母国的经营色彩,和当地企业一样承担着公民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4.
刘建辉 《英才》2008,(4):70-71
高通胀对于零售企业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作为中国外资零售老大的家乐福,有它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15.
我国零售业总体来说,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技术水平落后且起步较晚,与国际先进零售业相比有很大差距,世界上第一大连锁商业集团美国沃尔玛公司1999年度销售总额为1392亿美元,合人民币11526亿元,在<财富>"全球500大"中排名第4,而到1999年底,中国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联华超市有限公司",仅有店铺606个,年销售额73亿元人民币,与国际上大的跨国零售集团无法可比.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的零售企业为何多是区域性而很少全国性的,更少有全球性的零售企业?多年来,中国零售市场一直被外资所占领和主导,家乐福、沃尔玛、欧尚、麦德龙、乐天……中国零售企业多数只是偏于一隅。我国为何没有世界级的实体零售企业?与外资相比,本土实体零售企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商业理念、竞争意识和管理水平这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7.
韩国企业集团历史比欧美日大公司短。但是已经进入世界最大企业集团之列。现代集团1995年销售额898亿美元,如果按这个销售额计算,超过日立公司位居世界最大公司第13伍。其下属公司现代综合商事以232亿美元销售额在全球500家企业中排名127位,比上年的189位提前了62位,现代汽车排名285位,比上年的311应提前了26位。三星集团1995年销售额830亿美元,如果按这个数字计算,三星集团在全球最大500家企业中的排名将超过排名15的日本NTT。其下属公司三星物产排名67位,三星电子排名120位(1994年第221位)LG集团1995年销售额640亿美元,如果…  相似文献   

18.
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我国,是影响我国商业零售业未来发展态势和我国零售企业未来经营状况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将在未来的几年内不断加大零售业的开放程度,逐步取消对外资商业企业在地域、数量、股权比例以及企业存在形式等方面的限制.在这一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全球零售业的巨头如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等均加快了在中国的发展步伐,拓展网络规模,扩大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零售业的发展历程及其业态变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敏 《企业活力》2004,(10):36-37
<正> 一、中国零售业困境分析 西方零售业经历了150年的发展历程,孕育了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等一大批巨型零售企业,创造了百货、超市、仓储俱乐部等零售业态,相对于中国零售企业而言,具有规模、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零售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三到五年将逐步取消对地域、数量、外资持股比例等方面的限制,中国的零售业在迎接机遇的同时,面临巨大挑战。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如何,能否在与强大对手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中国零售业经历了自1978年开始的流通体制改革,尤其是在1992年允许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零售领域以后,获得巨大的发展。目前已打破百货商店单一业态的格局,形成了百货、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多种业态并存的格局。 引人注目的是在与传统百货业的竞争中,以连锁超市为  相似文献   

20.
三大外资零售巨头家乐福、沃尔玛和麦德龙都先后宣布了在中国市场的拓展计划,这些外资零售巨头不约而同地将战场转向了中小型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