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初农业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预计2020年50%以上马铃薯将作为主食消费。农发行支持马铃薯主粮化,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多重意义。在当前原有主粮品种增产成本提高、空间受限的形势下,农业部自2015年年初以来推动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确定将马铃薯发展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并举行了战略研讨、做了工作部署。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5年7月22日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之路,提出要对接市场需求优化农业结构,实施马铃薯等主食加工提升行动,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支持粮食收储一直是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也就是老百姓常见常吃的土豆,通常看来,实在是平淡无奇、司空见惯的一种农产品。但是,近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的一场"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却让这寻常的作物成为焦点。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在京举办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以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深入研讨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途径。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研讨会上充分阐述了马铃薯主粮化开发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玉林市引入产业链龙头企业,推进马铃薯"北繁南种"模式,结合产业化精准扶贫工作,推广冬种马铃薯种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5年,国家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将马铃薯列为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为了推进主粮化战略,去年,玉林市引入产业链龙头企业——光大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成立广西昊华农业有限公司,投入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建成昊华冬种马铃薯示范基地13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主粮化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是人类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有学者认为,早在16世纪的明朝,马铃薯就传入我国。马铃薯在欧美早已成为主粮作物,而在我国长期只作为副食,被置于主粮之外。马铃薯主粮化渐行渐近马铃薯主粮化的主张,不是今天才提出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农业专家建议,把马铃薯同番薯一样划为粮食作物。当初提出这项建议,是为了把国内粮食分类法与国际粮食分类法相统一,实现我国与国际粮食统计口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在"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众多政府官员、产业专家论述了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等问题,令记者思路开阔、受益颇多。但同时,记者还记住了余欣荣副部长的一句话——"马铃薯主粮化能不能实现,关键还得看消费者是不是接受"。于是,记者走上街头采访,去了解作为消费者的老百姓对这事儿怎么看。  相似文献   

6.
2015年初,我国提出要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提出了近期的发展目标。文章结合马铃薯消费和生产特性,在分析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马铃薯的消费和生产现状,显示其与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从马铃薯的需求侧和供给侧两端同时发力,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7.
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在京举办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以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深入研讨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途径。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研讨会上指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要牢固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多措并举,努力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主粮消费营养健康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近日,农业部下发《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十三五"时期马铃薯产业开发的重要意义、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通过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科学引导消费,打造小康社会主食文化,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土豆)是一种含有丰富营养的食物,但是,烹饪不当或食用过量都会影响人民身体健康。本文简单介绍了马铃薯的起源与发展史,作为食物的优点与作为主粮的缺点,回顾了马铃薯作为主粮给爱尔兰国民造成的灾荒。认为虽然马铃薯优点多多,但风险犹存,作为主粮,有待考量。  相似文献   

10.
出于粮食安全和全面营养化的考虑,我国政府开始推行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本文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马铃薯主粮化主要优势,并从需求侧和供给侧重点剖析了马铃薯主粮化的障碍。分析认为,尽管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从营养、生态、特性等角度看十分可行的,但需求侧和供给侧的种种障碍抑制了马铃薯主粮化的顺利推进,马铃薯主粮化道路短期内充满荆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马铃薯主粮化已成为我国第四次主粮革命的新趋势,我国马铃薯产业具有良好的产能基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球第一,但单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产业发展面临诸如加工能力低、经营模式落后、产业布局不合理的现实问题,为实现我国主粮多元化需要加快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方法]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2011—2016年我国马铃薯16个主产区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利用Moran's I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动态变化。[结果]马铃薯产业整体技术效率偏低且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逐渐从技术进步转变到更加注重提高技术效率且主导因素存在区域性差异;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新区"、南北连通的"西区"和强强联手的"北区"三大集聚区。[结论]马铃薯产业区域性明显,打破地理界线跨地区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最后从技术效率提升、区域产业布局、市场对接等方面对我国马铃薯产业优化调整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山东将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企业、政府、社会各个方面一起努力,让滕州马铃薯等地理标志农产品卖得更好。滕州马铃薯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被列入省政府重要工作内容。山东省滕州市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马铃薯种植已有1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近年来,滕州市抓住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按照"内强品质、外塑品牌"的要求,以标准化、规模化、组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耙梳,分析马铃薯在塑造现代世界过程中发挥的功能,研判新时代健康中国语境下马铃薯主粮化所承载的使命和实现路径。驯化与种植马铃薯,使古印第安人从狩猎采集者变为农牧的随从,奠定了印加文明的根基。在欧洲,因马铃薯提供高产的食物,西方工业文明得以崛起,进而重塑世界格局;与此同时,马铃薯晚疫病重创爱尔兰,改写了其发展轨迹。马铃薯与美国文化相遇后"合成"西式快餐,作为一种文化象征,裹挟着人们对现代化的想象而在全球化进程中迅速流行。中国历史上,马铃薯对土地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著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马铃薯的价值被重新认识,秉持"营养是新时代饮食转型升级核心"的理念,统合关照经济效益与生态影响,农业农村部提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和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从品种创制、区域布局、主食设计开发与消费引导等方面,以科技创新推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落地。马铃薯主粮化是以健康中国为立足点和目标的自觉选择和本土化创制。马铃薯将在健康中国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力量,引领新一轮饮食革命。  相似文献   

14.
<正>马铃薯是国际上公认的主粮作物,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但单产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增产潜力巨大,而且与其他主粮作物相比,马铃薯可以在气候更寒冷、更干旱的条件下生产。如果马铃薯主粮化在我国成功发展,财政部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薯企业进一步提高脱毒水平;加强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种薯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建立紧密利益联系机制,努力降低良种生产成本,让广大农民用得起马铃薯良种,提高脱毒种薯推广使用率;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主食消费将占马铃薯消费总量30%2月23日,农业部公布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马铃薯作为主粮,扩大种植面积、推进产业开发。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相似文献   

16.
<正>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2017年种植面积8696万亩,产量9682万吨,占世界总量的近三分之一。马铃薯耐干旱、耐瘠薄、抗灾能力强、稳产高产,是三北、西南等老少边穷地区的主栽农作物,种植区域与连片特困区高度重合,15个主产省区有6000多万薯农。马铃薯产业被列入国家"粮食安全""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和"兴边富农"发展战略的重点扶持产业。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主粮化发展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15年农业部将马铃薯确定为第四大粮食作物,并大力推进主粮化战略,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营养需求的多样化、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开辟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新途径的战略性决策。马铃薯是甘肃省的第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文章系统回顾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引进试种到逐步做大做强产业,由单一的菜品发展到主要食物,从单一的分散种植到大面积集中优势产区的形成,从基本口粮向高端产品延伸,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主食化。针对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实施,提出要做到甘肃省马铃薯种植区域布局与主粮化进程相结合,需要进一步优化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开展专用型品种选育;全面提升种薯产业发展水平;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大力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加强仓储物流体系建设,发挥区域辐射集散功能;积极探索经营管理模式,稳步推进市场营销工作;强化马铃薯主粮化产品的研发工作;强化基础研究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被提出以来,作为全球最大马铃薯生产地,我国一直不断尝试开发各种马铃薯加工类食品,以提升马铃薯的销量及优化马铃薯的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马铃薯营养饼制作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泥添加量为30 g、玉米淀粉添加量为9 g、胡萝卜泥添加量为20 g、糖添加量为11 g、盐添加量为3 g...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主粮化是国家基于保障粮食安全的长远考虑而实施的发展战略,出台伊始便遭遇质疑,有必要明晰认识,消除误解。正确直面马铃薯主粮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加强舆论引导,从政策上给予马铃薯与其他主粮同等待遇,扶持和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壮大,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力度,重点破解薯种培育、主食品开发与加工工艺、深加工技术等瓶颈制约,推进马玲薯主粮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自2015年1月国家把马铃薯做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以来,我县利用冬闲田积极发展马铃薯产业,农民获得一造收成,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本文根据陆川县的气候条件,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深入调查了解陆川县冬种马铃薯现状、存在问题,就如何利用陆川县冬季气候资源,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