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三联竞争力》2010,(5):66-66
打字机旋风 1984年,中科院的万润南、沈国钧等人向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借了2万元钱,创办了四通新技术开发公司。这个公司刚开始并没有什么目标,但而后找到了一个火爆的产品:打字机。  相似文献   

2.
《新财富》2007,(1):74-77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锐步(Reebok)在销售收入、利润等各项指标上超过耐克,成为全球第一运动品牌。随后双方展开激烈竞争,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耐克全面超出。而锐步则长期停滞不前。锐步到底失利于何处呢?下面我们把锐步挑战耐克的战役分成挑战、相持和失利三个阶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姚恩育 《浙商》2012,(24):71-72
对于企业家而言,开始时资本积累可以靠自己省吃俭用打拼出来,但随着规模上升到一定程度,过去的老一套是行不通了。  相似文献   

4.
喻盈 《大经贸》2009,(9):38-40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充满了“日本模式主导未来世界”的书籍、论调,后来如何呢?到今天不再有人提了。无论老百姓还是思想者,都是很比较势利的。中国近三十年经济上的急速增长,会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怀抱很大敬畏,希望为这一切找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天水 《三联竞争力》2008,(10):32-45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企业家群体中.段永基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人物.因为他做了许多开创性的事迹。但他也是一个值得反省的人物,因为中国民营企业最致命的错误他也尝尽了。老段的悲剧在于太聪明,总想玩一把大聪明,和一把以中国为单位的大牌。  相似文献   

6.
《广告导报》2007,(11):22-2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本土日化行业经历了一次繁荣期。如美加净、活力28、白猫、熊猫、中华牙膏等,但是随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宝洁、联合利华等跨国日化巨头的进入,中国本土日化开始经历最为艰难、低潮的时期。但是,本土日化从未放弃对市场的信心。以隆力奇为代表的一批本土日化企业正在掀起绝地反击战。  相似文献   

7.
历史成本由于在决策相关性方面的不足,使其一直备受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诟病。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2000多家金融机构因从事金融工具交易而陷入财务困境后,历史成本在重大风险预报方面的缺陷更显突出。基于此,国外准则制定机构于90年代后开始考虑存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8.
楚桥 《广告导报》2006,(9):51-51
上世纪80年代,艾美娟女士进入北京广告公司,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广告人,也是当时最年轻的女性广告人之一。90年代初,艾美娟东渡日本求学,随后进入旭通广告公司。2003年.在阔别故土12年后,艾美娟被派驻中国并出任北京华闻旭通国际广告公司总经理,从而成为日系广告公司派驻中国内地的第一位华人女性总经理。在其带领下,华闻旭通2004年的营业额即增长了一倍,利润翻了三番。  相似文献   

9.
赫尔曼·西蒙  邓地 《商界》2006,(10):100-10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从德国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中找到了德国经济高速成长的秘密,提出了“隐形冠军”的概念。20年过去了,中国版的“隐形冠军”成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但同时,“隐形冠军”的概念已在各路媒体泛滥。本刊以书面采访的形式,同时对赫尔曼·西蒙教授和中国隐形冠军研究学者邓地进行了采访,惊讶地发现: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隐形冠军,其实有太多谬误,也太简单。  相似文献   

10.
精耕细作,协同作战和国际化,是绕不过去的门槛儿。中国的企业家有点像时装,一季比一季更接近国际水平。但一季换一季,换掉的也就被忘记了。他们并非功成身退,而几乎总是被市场所淘汰。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淘汰中,中国的企业却起了不小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企业规模都还不大,那时,一批企业家的淘汰几乎都伴随着一批仓业的消失。后起的食业家比前者多看了一步,企业也就做得更大一点:到后来,虽然企业家被淘汰了,但企业还在。  相似文献   

11.
是什么原因让这个曾经作为洋务运动的中心而孕育了近代中国工业的“天子渡口”,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中国经济全面的高速爆发期却归于沉默?现在,当过去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肩负旨在带领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由大变强的“新洋务运动”的试验者使命的天津,又能否找回曾经的自信,继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和90年代的浦东之后,引导出一个“21世纪看滨海”的中国经济未来几十年的新神话?  相似文献   

12.
陶磊 《中国广告》2006,(7):24-26
不知不觉,做广告这一行也七八年了。一直埋头苦干,糊里糊涂,倒也是乐在其中。突然收到《中国广告》发来的一连串问题,问题个个都很有深度,相当棘手!例如:十几年的广告生涯,今天对广告有什么更深的理解;你在数年业界生涯中最深的体会是什么;对80年代的后辈有什么建议等等。我是“只争朝夕”的典型,对问题思考的深远度从未超出三天,这些问题让我彻底败了。所以,对不起伏海兄弟,对不起中国广告杂志的各位领导,对不起各位忠实读者。为了不使您看到极具深度的问题后,却得到异常肤浅的答案而产生巨大的失落感,我决定连问题也变得肤浅点。自问:听说…  相似文献   

13.
《三联竞争力》2009,92(11):40-40
师技日美群雄起 彩色显像管电视机(CRT)曾经是1980年代中期在中国兴起的朝阳工业,而玻壳则是其关键部件,成本占到1/4。没有玻壳技术的突破,自主生产电视机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胡伟 《农机市场》2010,(4):10-10
物理农业是什么,其实我们一点都不陌生。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在植保领域使用的黑光灯诱虫技术.就是物理农业之一种。20世纪80年代,不少地区试验、示范种子磁化技术、磁化水浇灌技术,也属物理农业范畴。  相似文献   

15.
重回80年代     
刘阳 《市场周刊》2013,(9):38-43
“中国已经走出改革初期的浅滩阶段,正站在大河中央,选择彼岸的到岸位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这样描述中国。  相似文献   

16.
<正>细心人不难发现,福建这块充满激情的创业热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向市场发出自己的品牌最强音,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的的恒安纸业、20世纪90年代的七匹狼服装、2000年的安踏体育,直至现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安溪铁观音茶品牌产业。目前安溪铁观音市场还是一块未被  相似文献   

17.
《三联竞争力》2009,92(11):38-38
生于1980年代的人,一生都不会忘记,童年第一次在家里看录像的快乐。但仅数年,闪闪发亮的VCD碟片很快让录像带成为古董。 昙花一现,这确实是国产录像机行业的一个集体写照。花开最盛的一瞬,属于中国华录,一家集倾国之力,为壮大中国家用磁带录像机产业而生的“世界第一录”。  相似文献   

18.
说起英国化妆品牌力士,今天30岁以上的中国人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广告:一位外国美女对着屏幕,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说:“我只用力士!”  相似文献   

19.
《广告大观》2006,(5S):14-14
广告界近期的风云盛事当属中国4A的成立,身为现任理事长,庄淑芬将率领中国4A同盟开创一片东方新天地。 庄淑芬认为,中国现代广告业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从81年全国广告营业额11亿元到今日高达干亿,变化不可谓不大,但却一直没有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市场无序、恶性挖角、价格竞争,广告公司人人都敢开,却很少能做出彩。  相似文献   

20.
白丽华 《中国工商》2004,(12):98-1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大致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自发萌动、上世纪90年代的起步探索和新世纪的培育发展三个阶段。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明确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我国文化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