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力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努力实现再创辉煌新目标王树林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是经济发展中具有决定意...  相似文献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时隔12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相似文献   

3.
《浙江林业》2004,(1):6-7
丽水是浙江省主要林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森林资源。多年来由于林农靠山吃山,“八五”、“九五”期间我市森林资源总量持续下降,林业一度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境地。为扭转这个局面,实现丽水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生态立市、绿色  相似文献   

4.
诌议转变粮食部门的经济增长方式李德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  相似文献   

5.
重视发挥会计在“两个根本性转变”中的积极作用王甲来,张栋天党中央明确提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转变,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落实中央提出的两个...  相似文献   

6.
《中国渔业经济研究》1996年部分选题1996年,《中国渔经济研究》要围绕“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行选题、组稿和编辑,从而使本刊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我国渔业经济实体服务...  相似文献   

7.
浅谈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杨国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那么,...  相似文献   

8.
党的第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我国实现“九五”计划和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关键,也是我们粮食部门“九五”时期必须遵循的战略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着力解决的根本问题。结合我市粮食经济改革的实际,现就我市粮食部门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一、我市粮食部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遇到的主要问题第一、经营观念滞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  相似文献   

9.
农村合作基金会如何适应“两个转变”张传礼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个是全局性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忠县农村合作基金会,要适应“两个转变”,重点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深化改革与“两个转变”张季农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要认真领会"两个转...  相似文献   

11.
供销合作社怎样实现“两个转变”朱本伟刘小龙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认为实现这些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四十年来,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长期以来林区经济发展过多依赖单一国营经济体制,依赖单一木材采运产业,依赖单一原木产品的格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成为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桎梏。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改变"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改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把优势资源配置到效率高、竞争力强的林区产业部门,对加快林区工业化进程,增强林区经济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绿色财会》2013,(11):15-16
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持续推进,重点国有林区商品材采伐限额逐年调减,过度消耗林木资源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林业传统体制和机制弊端不断显现,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渐行渐远。为破解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局面,森工企业正实现从采伐森林资源向保护森林资源,从传统林业向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转变,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全方位的转型升级,为建设现代林业和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李波 《绿色财会》2007,(10):11-12
大兴安岭地区开发建设四十年来,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长期以来林区经济发展过多依赖单一国营经济体制,依赖单一木材采运产业,依赖单一原木产品的格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已经成为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桎梏.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改变"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改善林区林业产业结构,把优势资源配置到效率高、竞争力强的林区产业部门,对加快林区工业化进程,增强林区经济竞争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是我国30年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源泉。在30年的时间里,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灵活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人口大国”成长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眼下,中国又站在了一个新起点,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开拓又一个30年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两个转变”和水利经济吴恒安(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经济改革的关键是要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粮食价格和经营放开,作为粮食流通主渠道的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着两大历史性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传统的粮食企业向现代粮食企业转变。在这新形势下,广西河池地区粮食经济学会,在当地党政部门的领导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积极探索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搞好市场调控,搞活粮食企业的途径。自1991年以来,多次得到自治区粮经学会的表扬;1991年至1993年两次被河池地区民政局评为“社团清理整顿先进单位”和“先进社团”称号。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一、加快基层学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个  相似文献   

19.
杨锋 《水利经济》1996,(3):16-18
正确理解和把握“两个转变”杨锋(民政部民政管理干部学院)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  相似文献   

20.
调整经济结构是推进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较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大战略措施。兵团农业团场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产业趋同,产品单一,比例失调,小而全重复建设,相互封闭,效益低下的“诸侯经济”式的经济结构,正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