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独立董事需要在短时间内与管理层进行有效的互动,并以此获得履行监督咨询职能所必要的信息。独立董事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对公司做出贡献,而这些都只能通过独立董事过去的经验学习到。利用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占全部董事人数的比例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有经验的独立董事占全部董事人数的比例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而无经验的独立董事占全部董事人数的比例与公司价值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2011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独立董事薪酬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董事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地,相比负向盈余管理,独立董事薪酬对正向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加显著;最后,发现业绩好的公司中,独董薪酬与盈余管理程度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本研究表明,尽管独立董事在一定程度上有能力发现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但因无法有效抑制该行为的发生,所以会要求不同程度的薪酬水平为其违规隐瞒行为寻求风险补偿,而高公司业绩给独立董事的高薪要求创造了条件,从而进一步加剧公司盈余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薪酬作为激励独立董事发挥监督职能的重要机制,其能否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值得关注。笔者以2007—2018年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及其情境特征。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显著抑制了企业违规行为,表现为独立董事薪酬越高,企业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越低;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中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内部控制质量强化了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的经济后果检验揭示,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本研究从薪酬激励视角考察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发挥状况,实证检验了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与企业违规行为抑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有关独立董事薪酬激励方面的现有文献,有助于厘清薪酬激励提升独立董事履职效率的作用机理,同时也为如何有效抑制企业违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薪酬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 ,以EVA表示公司业绩 ,研究国内独立董事薪酬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独立董事薪酬受公司业绩、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工作时间和相对规模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沪、深两市2002年至2013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对异地上市公司聘请北京独立董事的动机与经济后果进行了探讨。研究显示:(1)出于获取政治资源的动机,总部与北京距离较远以及总部所在地制度环境较差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聘请北京异地独立董事;(2)相比较北京当地上市公司,异地上市公司聘请的北京独立董事中任职于政府部门的比例显著更高;(3)聘请北京独立董事的确有助于异地上市公司的政治资源获取,表现为有助于企业股权再融资、进入高壁垒行业以及降低企业违规处罚风险。同时,北京异地独立董事也获取了更高的薪酬。本文研究进一步厘清了我国背景下独立董事聘任决策与其职能发挥间的内在机理,显示了转轨经济背景下独立董事制度可能存在的功能异化,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6年至2009年中小企业板10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特质--学历、年龄、薪酬、任期、比例、兼职数目和职业背景的多样性等与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关系。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比例、薪酬、职业背景的多样性等与企业成长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学历与企业成长性呈现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年龄和兼职数目与企业成长性呈现较为显著的U型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视角研究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提供实证支持.结果发现,具有会计专业能力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人数越多,盈余管理程度越低;独立董事薪酬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但没有发现独立董事比例、履职环境与其盈余管理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内幕交易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备受各界关注。本文以2009—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非执行董事对上市公司内幕交易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执行董事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内幕交易的发生;其次,不论是控股股东还是非控股股东委派的非执行董事都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内幕交易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激励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对非执行董事抑制内幕交易的作用存在调节效应,二者均会削弱非执行董事与内幕交易之间的负向关系。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董事会治理作用和内幕交易的现有研究,为中国上市公司完善董事会治理结构提供了新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9.
对关联交易进行监管是独立董事的一项重要职能,新的监管手段诱发了新的关联交易的产生,而新的关联交易的产生又催生了新的监管手段。对关联交易监管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本文对独立董事与内部人可能的关联交易操纵行为进行了动态博弈分析,从而得到独立董事有效监管关联交易需满足的均衡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4-2008年上市公司153起关联固定资产交易为样本,以资产评估中经调整的超额溢价比率作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剥削程度的度量,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剥削行为以及关联交易背后的利益输送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剥削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关系是倒U型的,与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上市公司当前经营业绩之间存在较弱的U型关系。上述证据表明控股股东通过制定关联交易价格来进行他们所期望的利益输送。  相似文献   

11.
As 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sors, securities firms are the core intermediaries in major asset reorganization (MAR) of listed companies. Furthermore, they play the dual roles of transaction and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this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this paper studies how listed companies choose between industry experience (“meritocracy”) and relationships (“nepotism”). Using the MAR of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8 to 2013 as the sample, this paper shows that higher transaction costs (i.e., greater demand for the transaction function of advisors) are related to the higher possibility of advisors with weaker relationships and more industry experience being hired. It also shows that higher suspicion of tunneling (i.e., greater demand for the signal of fairness associated with advisors’ authentication function) is related to the higher possibility of advisors with weaker relationships being hired, but it is no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whether advisors have more or less industry experience. This paper also shows that reputation has a certain governance effect on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relationship. For the most part, listed companies reward meritocracy but not nepotism when appointing independent financial advisors.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中实施只有四年左右的时间.本文通过独立董事制度实施以来存在问题的研究,从公司治理结构与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基础、股权结构与独立董事制度以及独立董事本身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探索,认为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应从体制和政策调整两方面共同进行.体制方面,完善在国内外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分析基础上,将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结合起来.从政策调整方面,应从独立董事职责、独立董事产生机制、独立董事监管体系的形成、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等诸方面加以调整和完善,以使独立董事制度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相似文献   

13.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改善公司治理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引入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作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代言人,曾被誉为“名利双收”的阳光职业。但是,在上市公司纷纷聘请独立董事满足监管者要求的同时,我们却发现部分独立董事提出辞职,并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更为有趣的是,很多独立董事在一家上市公司辞职后又到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去任职,怎么解释这种现象呢?独立董事“跳槽”究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激励,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声誉激励?本文以2001年至2005年75个独立董事的“跳槽”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独立董事任职选择的真实动机。首先,我们回顾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一个基于经济激励和声誉激励的分析框架。经济激励包括薪酬收入和现实成本付出,声誉激励包括企业知名度、企业隶属层级和任职风险。接着,我们对独立董事“跳槽”的真实动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独立董事“跳槽”主要考虑的是上市公司知名度和任职风险等声誉因素,而不是薪酬收入和现实成本因素。最后,我们得出结论,片面地强调独立董事的薪酬并不能达到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效果,声誉机制更能实现对独立董事的激励约束作用。独立董事制度要更好地发挥治理效果。首先要解决独立董事任职并改善公司治理的原动力问题,这就要求形成配套的独立董事绩效评估机制以及声誉激励约束机制,这样才会有培育独立董事市场、改善公司治理绩效的可能。本文的研究不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丰富了公司治理的文献,而且对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杜兴强  张颖 《金融研究》2021,490(4):150-168
本文关注独立董事任期届满后离任、但经过一段“冷却期”后再次被原上市公司返聘的现象(“独立董事返聘”)。本文以2003—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独立董事返聘对公司违规的影响究竟是基于“学习效应”的抑制效果还是基于“关系效应”的助长效果。研究发现:(1)对独立董事返聘的公司而言,相对于冷却期,返聘期的公司违规显著更少(纵向对比);(2)返聘的独立董事首任期间,公司违规要显著低于冷却期(纵向对比);(3)相较无独立董事返聘、返聘人数更少的公司,返聘人数更多的公司违规显著更少(横向对比)。研究发现支持了“学习效应”假说,即独立董事返聘抑制了公司违规,并非是规避任期规定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论国有上市银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银行业逐步开放的背景下,国家开放外资参股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战略投资者的参股改善国有银行的治理水平。本文通过考察外资参股国有商业银行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部分实践并结合国内外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经验,提出独立董事在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主要功能定位应不同于一般的上市公司,应主要发挥保护存款人利益,关注银行风险的作用。文章还对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建构以及如何协调独立董事与现有银行的外部监事制度的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cash compensation on firm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using a sample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2 to 2008. Unlike in the U.S. where most listed firms provide stock-related compensations to outside directors,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compensate independent directors with cash only. This context offers a cleaner setting for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independent director cash pa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Our study documents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independent director cash compensation and the magnitude of earnings management. This suggests that compensating independent directors with higher cash pay compromises their independence and reduces their effectiveness in financial reporting oversight. Our results are robust to an array of sensitivity checks. 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both investors and policy makers by showing that independent directors’ cash compensation is also a significant determinant of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财务监控机制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从监控结构上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监控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上市公司依然发生各种财务失控事件.结合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监控的关键问题在于对不同监控主体如独立董事、监事会等的整合利用,在于如何实现和保证公司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有效运行,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财务监控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2010~2014年 A 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修正 Jones 模型估计的操控性应计绝对值作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探讨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日常工作所在地和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否一致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能抑制公司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此外,研究进一步发现,独立董事本地化还能约束真实活动盈余操控,包括销售操控、生产操控和费用操控等行为。  相似文献   

19.
台湾新上市柜(IPO)公司自2002年2月19日起须依照“上市上柜审查条例”设置二席以上独立董事和一席以上独立监察人,集团企业与总经理兼任董事长职务之公司依规定尚应聘任较多之席次。本研究探讨独立董监之适任性、影响力与IPO公司初期评价间之关系。实证结果指出,独立董事具执业会计师资格、曾担任上市柜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或副总经理,以及相对于最终控制者之董事席次比率愈大,市场解读为适任性佳,愈具有影响力,对承销价制定、投资人初期评价有正向之作用。就独立监察人而言,并束发现独立监察人专业背景对IPO初期评价具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