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炒股之前,我一直认为,炒股有什么难的.“高抛低吸”操作就是了。可是,说着容易,当真正在股市里走一遭之后,才发现,炒股远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2.
我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股市的——当时,同事中有很多人在炒股,而且都小有斩获,这个买了车,那个换了房子,看得我心里直痒痒,心想:咱也不缺胳膊少腿的,凭啥不能炒股?炒!  相似文献   

3.
周慧虹 《金融博览》2011,(17):51-51
当前.有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不够规范.尤其是在信贷资金投放方面存在一定偏差。 资金迷“向”。有的小额贷款公司将信贷资金投向股市.在其对外宣传的广告中赫然打出了“我出钱,您炒股”的口号;还有的小额贷款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向煤焦、钢铁、建材、医药、房地产等行业。  相似文献   

4.
周柳莺 《金融博览》2012,(16):85-85
我在2000年涉足股市,经历了十年的股市洗礼。十年老股民的经验,让我深深感到不研究大盘和政策走向,炒股就是在赌博。对于A股的操作,我在中报、年报出来前后,一般要尽量清仓出局,这段时间是市场动荡期,出掉股票,便没有“风险”可言。如果时间充裕,我喜欢做短线,追涨黑马股赚上两三毛钱就抛出,然后再去买有异动形态的股票,再抛出,如此操作收益可观,但是风险系数也大。想把短线做好,必须要会看K线图,没有四五年的炒股史,怕是不会领悟盘口成交量的变化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5.
刘小兵 《理财》2013,(1):92-92
进入股市,是在1998年,屈指算来,至今已14个年头了。十多年来,我和众多的股民一样,随着起伏不定的大盘“潮起潮落”,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收获更多的却是理性。炒股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也给了我许多的教益。  相似文献   

6.
股市如战场,巧妙运用孙子兵法炒股.会出奇制胜.收到令你意想不到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曾经,有一个不炒股的机会放在我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直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的话。我会对股市说:快滚开!  相似文献   

8.
陈伟 《投资与理财》2013,(21):39-39
计算机的普及,热爱炒股的人们坐在电脑就可以完成操作。而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些人的股票投资工具转向手机端。 谭勇如往常一样。坐着地铁去外企上班。今天是股市新一周交易的第一天,他拿着手机看着最新的公司新闻,并打开手机证券交易软件.查看几只股票的K线图和股价。谭勇2006年进入股市,开始学习炒股,主要是上论坛、在炒股qq群交流和看电脑K线图。尤其在2007年牛市,买股就赚钱的年月,谭勇在电脑前炒股的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9.
李杰 《科学投资》2008,(1):74-74
我是于1998年进入股市的.在里面拼拼杀杀.总是赚小钱赔大钱.半年多时间已是损失惨重。在股市上.先是炒股.黑马倒是捉了不少.却都没有骑住。我曾以3元吃进5000股航天科技.可不到4元就抛掉了。看看一飞冲天的航天科技.至今想来还后悔呢。像这样的例子.虽然放跑了黑马.却也从中获利了。更糟糕的是.虽然骑上了黑马.可这黑马太黑.桀骜不驯.没准没骑稳.  相似文献   

10.
很多的投资者之所以进入股市,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股市有赚钱的效应。他们纯粹是为了赚钱而来,没钱人希望通过炒股富起来,有钱人想通过炒股,让钱再生钱,拥有更多的财富。说实话,进入股市的人绝大多数是投机而不是投资,因此,一旦市场里投机的气氛浓了,风险也就会大增,于是炒股无疑便成为了一个负担,那就不会有什么快乐可言了。其实,很多人进入股市是根本没有多少心理承受力的,他们  相似文献   

11.
94年办好了股票交易卡,用两年的时间留意了股市和身边炒股的人,当一同事下定决心不再玩股票的时候,我说那我去玩玩吧,便有了96年入市。那时深综指大致100点,用2000元买了800股万家乐,小利抛出。在10元时买入深发展.一周后在16元抛出……一年下来,4000元成了两万元。当深综指到了400点,我不知买什么了,那就把本钱取  相似文献   

12.
股市火爆,不少人除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炒股之外,还有不少人想出了各种办法,把房子抵押、从银行贷款来炒股,有的则把主意打到了典当行,从那里筹钱出来炒股买基。  相似文献   

13.
[内容简介]作者以在华尔街十多年投资股市的经验教训为感性素材,在研读了西方几百年来的炒股名著和炒股大师传记的基础之上,对投资股市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对取得成功的方法和过程进行了大繁至简、提纲挈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博览》2009,(6):78-79
很多时候,人们在努力挣得更多家庭收入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该如何去防范家庭财务风险。而当风险真正来临时,却往往无法去应对。在2007年年底以来的股市下跌中,许多人在股市繁荣时受不了利益的诱惑入市,为了筹到更多的资金炒股,有的人甚至用房子抵押获得资金进行炒股。一时的疯狂,最后带来的却是难言的苦果。也有一些“月光族”,几乎所有的收入都用在消费上,没有一点储蓄节余。  相似文献   

15.
<正>几千万人愁更多据媒体报道,中国的炒股大军已达8000万之众。即除去未成年人,每10个中国人中便有1人在炒股,而往往又是1人炒股牵动着全家人的心。所以,炒股已成为中国一个盛大的事业,股市便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李建 《时代金融》2004,(6):36-37
美国人怎样炒股 我的朋友保罗拉托纳今年37岁,从高中时代就涉足股市,股龄20年。他曾经做过美国名超级市场Ralphs连锁店的高级经理,年薪八万多,但是终于不抵股市的诱惑,十年前辞去正式的白领工作全心炒股。就象任何一个玩股票的人一样,他赔过钱,也赚过大钱。在1991年到2000年之间,他的平均投资回报是250%。最近一年,他的账户金额从  相似文献   

17.
炒股要等待     
股市在经历一段上涨趋势后,又习惯性地从台阶上跌落下来,那些赚了点钱还未走的小散户又被套住了,我和几位朋友同样不能幸免,而朋友老方却逃过一劫。我笑着对他说:“还是你精明啊!选择空仓。”老方摆摆手道:“说聪明程度,我哪能比得你们年轻人,我不过是炒股会等待罢了!.’“等待?怎么理解?还请指教!”  相似文献   

18.
多数股民都知道,炒股的一大禁忌是随波逐流、缺乏自己的思考。股民如果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炒股方式,很容易步人后尘,无法在复杂的股市中站稳脚跟、笑到最后。  相似文献   

19.
毛欢喜 《投资北京》2010,(10):94-95
为什么有的股民在股市上由小散户起步,身经百战,屡有斩获,利润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大多数股民却成为庄家的盘中餐、口中食甚至连仅有的血汗钱都全部亏掉呢?个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成为炒股的高手?专家认为,要想在股市上赢利,成为炒股高手,除了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之外,别无它途。  相似文献   

20.
融资炒股虽然为很多投资者创造了一夜暴富的机会,但对于初入股市的新手来说,这样的梦想有些不切实际。股市中的大多数股民都是没有经过专业投资学习和培训的,而借贷炒股很容易造成心态急躁,在技巧和心态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导致亏损的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