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一种政府强制主导模式,具有较强的外生依赖性。我国农村具有发展内生性金融机构的优势,但现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内生性发展乏力,主要表现为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占比绝大多数,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受阻等现象。鉴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内生化路径具有的自身优势,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应走内生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2.
农业发展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的命脉,大力、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让农村金融更好的为"三农"服务,才能稳定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从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角度,针对农村金融资源供求矛盾、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农村金融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农村金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开展多年,期间包括对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体制、业务等方面的改革,但改革效果距离我国普惠金融战略目标还相差甚远。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一种政府强制主导模式,具有较强的外生依赖性。在这种路径依赖性下,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改革也仅仅是对原有路径的修补,导致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占绝大多数,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受阻,外生性金融供给不适应等现象,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模式。鉴于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些内生性特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应摆脱外生路径依赖,走内生化普惠金融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农村金融教育为切入点,探讨了农村金融教育与农村金融深化的关系,并结合我国农村金融教育现状,给出农村金融教育提升的路径安排:进一步加大政府和农村金融机构对金融教育培训的力度,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综合化,注重农户间示范效应,提升农户接受金融教育的主动性等。相比以往研究,本文更注重农村金融教育提升路径的系统性,同时融入政府、金融机构、农户三方因素,不仅注重外生性金融教育形式,更注重农户内生性的教育意识提升,最终形成农户需求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政府农村金融培训成效深入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而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本文在详细深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以及产生问题根源的基础上,从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完善政府补贴、加快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以及完善补偿机制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对农村金融问题的现实审视及发展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经济 ,其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市场发展、行业服务和政策保护等方面 ,都朝着农业现代化方面快速发展。但处于农业成长、农民致富和农村繁荣核心地位的农村金融却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展现其地位。本文通过对农村广义货币供应量、农村信贷资产总量、农村金融企业盈利能力、农村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等方面进行现实审视 ,找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差异 ,继而从提升农村金融行业地位、改革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放开农业资金买卖价格、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和培植农村金融竞争能力等方面提出发展我国农村金融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基于福建省的抽样调查,深入分析了福建省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剖析了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构建农村金融合作共赢机制的政策建议,包括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制度设计、加快发展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加速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发展、因地制宜地设计“三农”融资担保体、探索建立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农产品期货交易制度、疏导农村民间金融规范有序发展、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开展多年,期间包括对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体制、业务等方面的改革,但改革效果距离我国普惠金融战略目标还相差甚远。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一种政府强制主导模式,具有较强的外生依赖性。在这种路径依赖性下,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改革也仅仅是对原有路径的修补,导致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占绝大多数,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受阻等现象,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模式。鉴于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些内生性特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应摆脱外生路径依赖,走内生化普惠金融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三农"享受的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成效仍不明显,"三农"贷款难、贷款贵等局面仍难从根本上改观。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是一种政府强制主导模式,具有较强的外生依赖性。研究认为我国农村具有发展内生性金融机构的优势,但现行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内生性发展乏力,主要表现为外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占绝大多数,内生性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受阻等。鉴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内生化路径具有的自身优势,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应走内生成长道路。  相似文献   

10.
普惠制视角下的农村金融制度建设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考验之后,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农村金融制度;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中国的金融业如何做到金融制度创新,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本文从普惠制的概念、特征以及普惠制农村金融制度建设途径入手,就如何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快建立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相结合,构建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等方面,给予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优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要介绍金融生态由来、争议及界定农村金融生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根源:体制性路径依赖是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瓶颈,农业产业与农村金融参与主体的弱质性是根本制约.而农村金融环境欠佳成为机制运行的障碍.进而提出了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路径选择:构建基于完整产权的、需求导向的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通过农民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与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农村金融的客户与产业基础;营造良好环境为农村金融生态机制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一)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架构。应该着手进行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研究与制订工作,为多元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提供操作平台和政策依据。应尽快制定农村金融发展路线图,确定具体实施目标与计划逐步探索建立农业风险投资机构,满足大型农业生产项目的发起资金需求;建立专门性的农业保险机构,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提供保险理财服务;应该明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承担机构及其职责,改变目前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交叉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沈剑岚 《金融纵横》2010,(10):52-56
农村金融体系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农业发展、服务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农村金融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仍然较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断促进金融服务"三农"将是推动我国金融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进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存中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建立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79-2010年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相对规模进行了测度,并运用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和结构指标检验了相关测度指标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相对规模尚未达到能够对农村金融发展起阻碍作用的程度,未来应当通过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提高农村金融制度交易成本的调节作用;既有的制度安排和较高的交易成本不利于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和结构的改善,应通过制度变迁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赵娟 《中国证券期货》2013,(3X):200-200
文章简要回顾了农村金融的演变,基于经济学分析,剖析了农村金融的运行机理,对我国农村金融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并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路径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制度重构:基于需求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违背了制度自然演进的内在逻辑,导致了行政主导的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与农村真实金融需求之间渐行渐远。这一矛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愈发显得不和谐。本文认为,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在农信社体制外求解,从需求角度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在由农村特殊的社会信任结构等非正式规则的支配下,非正规金融和半正规金融应该逐渐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中小金融机构次之,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则应退居为补充地位。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路径违背了制度自然演进的内在逻辑,导致了行政主导的农村正规金融供给与农村真实金融需求之间渐行渐远.这一矛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愈发显得不和谐.本文认为,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在农信社体制外求解,从需求角度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在由农村特殊的社会信任结构等非正式规则的支配下,非正规金融和半正规金融应该逐渐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中小金融机构次之,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则应退居为补充地位.  相似文献   

18.
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中遇到的核心问题,问题的形成机理以及改革的路径和成效,并对农村金融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判断。未来的农村金融研究应摒弃传统思维对农村金融的狭隘理解,统筹考虑农业生产、农业人口转移、农民生活等相关领域。在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大前提下,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助力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县域金融作用,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满足农户金融基础供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概要介绍金融生态由来、争议及界定农村金融生态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根源:体制性路径依赖是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瓶颈,农业产业与农村金融参与主体的弱质性是根本制约,而农村金融环境欠佳成为机制运行的障碍。进而提出了农村金融生态优化的路径选择:构建基于完整产权的、需求导向的多元竞争性农村金融体系,通过农民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与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农村金融的客户与产业基础:营造良好环境为农村金融生态机制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台湾地区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影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要素的科学配置息息相关。台湾农村金融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通过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不断改革完善,有力地推动了岛内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文章介绍了台湾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演进及其变革特征,并结合福建省农村金融的实际,从加快立法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完善法人治理和重构组织体系等方面,阐述台湾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