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移动UI设计"的课程特点,探讨了MOOC教学的优势和缺点,提出了基于MOOC和大数据思维相结合的泛在教学模式。通过对基于MOOC的碎片化教学内容甄选,基于过程数据的教学资源评价反馈机制,基于学习生态圈的动态教学资源生成体系的研究,进行了泛在环境下"移动UI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为大数据时代下的课程教学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不仅仅是一种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状态",而且更应该是一种师生间的人际关系"过程".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育教学背景中静态"调度"的"人力"关系体系,而且是一种动态"使用"的、对教学实践活动有着深刻影响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师生关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来认识和开发.作为教学资源的师生关系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民主、平等2、沟通、合作3、互动、交往  相似文献   

3.
鄢月全 《魅力中国》2013,(22):233-233
新课标、新教材都十分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学资源的利用除了老师自身的能力和知识外,仅仅依靠教材和教师用书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埋怨缺少资源,往往忽视身边唾手可得的资源和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资源。于是。当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与教师的课前预设发生冲突时,  相似文献   

4.
魏万安 《发展》2007,(12):124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首要的、基本的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备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需要新思维.开放性备课,是以学生为核心,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备课形式.在内容上,它是不同课程资源的整合过程;在形式上,影响教学过程的主体,主要因素包括教师、学生、家长通过对话和交流,形成最佳教学方案,从而为教学提供开放的、动态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孟杰 《魅力中国》2014,(26):109-109
语文课堂最应是灵动的,是活力四射的。要具有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多样的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在课堂品味母语的优美,体悟民族文化的精髓。老师激情昂扬,学生精神饱满,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没有一刻不在交流,在交流中完成我们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活泼又充满生机。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在教学中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课前的预设中要考虑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不断的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让课堂更具活力。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多方互动、逐步生成的过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资源重要的构成者和生成者,教师要有"活资源"意识,善于发现、重组教学中出现的新亮点,激发求知热情,激活动力之源;走进生活,引发生活经验资源;合作共研,整合群体资源;加强师生互动,共同创生新资源,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杨慧雪 《魅力中国》2010,(15):126-127
在当前的新课标下,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方式受到重视和得到应用,阅读教学回归阅读的本原,多元化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受到重视。语文教学目标是在动态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发展的,它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是以课前预设的目标为起点的,但不应拘泥于这个预设的目标。目标的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发展。而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预设弹性的、合理的目标,也应有能力瞄准目标的生成。弄清这个关系,有利于教师的语文教学,而且应贯彻在教学中。目标预设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预设的教学目标应保留生成的空间。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发现,甚至是挖掘课堂中学生内因的动态生成,并创造条件促使内因向提高语文素养的方向转化。教师要相机诱导,促进目标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动态生成教学和传统的预设教学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启动动态生成教学的教学策略以及实施动态生成教学二种数学教学方式,并说明了高中英语课教学中实施动态生成教学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9.
根据《反思性教学》的原理,本文提出了反思对教师教学的重要性,并着重从反思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反思教学资源的构建性、反思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反思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来论述如何实施教育教学的反思;文章又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来讨论了反思的依据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教育界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又总是在动态中生成.  相似文献   

11.
华素琴 《魅力中国》2010,(10):177-177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动态生成”这个新名词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理念,一种新策略。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个多元共生、充满互动的空间,课堂中存在着很多的变数,很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过分强调预设,更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2.
于红立 《西部大开发》2011,(12):105-105
艺术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认为在45分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缺少教学资源,缺少的是开采资源的锐眼,需要教师与学生运用智慧去面对很多事先无法预料的新问题,需要教师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要敏锐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师生才能释放生命的活力,闪烁智慧的光芒,飞扬自主的个性,课堂也就必然散发出生命的灵性和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学活动设计是:(1)教学目标的多重性,不仅是知识目标、还有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教学资源的构建性。要求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和建议,重新组织课程资源;(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即要考虑到教学过程中有创新的成分,不可预见的成分:(4J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倡求疑创新。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中心教学理念,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传授式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高职师范化学教学中开放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注重捕捉学生课堂中的闪光点,激励学生的探究意识;注重开发和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深化课堂教学;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完成学生能力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变革是地方高校迫切推行选课制的源动力。地方高校在推行选课制过程中遭遇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资源匮乏、任课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盲目选课等瓶颈。为突破这些瓶颈可采取优化课程结构、提高任教教师积极性、实施选修课导师制、本校选课与跨校选课相结合、整合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等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生成"课改下对新课堂的要求。生成即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成为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学生在课堂上的任何状态,包括语言、行为、情绪、注意力以及提出的问题,回答的答案,展开的辩论等都是课堂中重要的生成性资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生成性资  相似文献   

17.
工业设计的学科迭代性对高层次设计人才提出了终身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要求,混合式教学为此提供了方法和技术保障.教师可同时利用线上广泛的教学资源和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可持续地动态摄取知识,在实践中构建工业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型,进而推动教师和学生持续性地双向学习与知识深挖,同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  相似文献   

18.
《江苏科技信息》2019,(30):22-25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并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推动各行各业向信息化、科学化时代迈进,各个行业对数字化资源越来越重视,同时对数字化资源合理高效整合的进程不断创新。这引起了我国各大高校的重视,因此对图书馆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要以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为依据把学校中每个教学部门之间的资源有效组织整理到一个系统中,从而提高不同种类教学资源之间的对接效率,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资源能够形成一个系统、高效的资源体系。同时,各大高校图书馆要不断地提高数字化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快捷性,从而促进师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改变是革命性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和学生都越来越频繁地与教学资源打交道.昨天李老师为今天课堂教学准备的课件;王老师刚从网络上下载的一个有趣短片作为下一节课的导入载体;陈老师经过两天的奋战,终于故定了这次六年级科学考试的全部45道试题;而谢老师经过了一个星期的精心策划,本次信息技术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也最终定稿了.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几位老师的劳动成果往往是一次性的,使用一次过后很可能就被"雪藏"了.如何实现这些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和高效利用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考虑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单纯的板书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应利用多媒体不断增强教学过程的预设性,充实教学资源。要以板书教学为主轴,深入探讨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整合,以期加大教学互动空间,调动学生积极性,共同构建师生“教学相长”的关系网络,真正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