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公平与效率关系看按劳分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华 《生产力研究》2006,3(9):30-32
文章的主题是收入分配的公平、激励和效率。如果要说文章有某些值得肯定的地方,那么应该是这样三个方面。首先,一种普遍且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文章持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正面的公平通过激励通道传递反面从而使分配具有效率意义。其次,阐述了公平这一概念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含义:一方面是对某客观存在的事实性描述;另一方面是对该事实的道德价值评判。把公平的双重含义区分开来对于节约有关“公平问题”的学术交换成本和提高学术讨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最后,指出社会财富在(不管按什么原则)分配之前必须解决度量难题,这是解决激励问题的阿基米德“支点”。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比,按劳分配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度量难题而受到历史实践的质疑。  相似文献   

2.
敖华 《当代经济研究》2006,134(10):40-43
公平与效率是同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正面的公平通过激励通道传递到反面从而使分配具有效率意义。公平这一概念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含义:一方面是对某客观存在的事实性描述;另一方面是对该事实的道德价值评判。把公平的双重含义区分开来,对于解决有关“公平问题”的学术交换成本和提高学术讨论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社会财富在(不管按什么原则)分配之前必须解决度量难题,这是解决激励问题的阿基米德“支点”。我国抛弃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而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按劳分配理想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3.
略论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公平与效率:西方合作制演化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合作制,主要产生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组织原则以及合作思想的精髓,却始终影响着合作经济的发展,并使合作制能够作为一种独立的企业形式,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条件下。当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定时空条件下的公平-效率作用,研究合作经济得以在西方生存和发展的原因时,必须从它的开端予于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5.
是调整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时候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要历史、全面地看待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待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思考,就是要历史、全面地看待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平与效率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
从趋利性看资本效率与社会公平的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本的趋利性是资本有别于其它各生产要素的本质特性,受这种特性的影响,资本要素往往会自发地从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流动,追求高效率是资本趋利性的内在要求。然而,资本在追逐盈利最大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实践证明,只追求资本的利润,单纯以效率的提高来驱动增长的战略是有失偏颇的。今后的发展目标应放在从不公平增长转向公平增长,以达到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与效率相统一,从而实现资本效率和社会公平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效率与公平     
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公平观念是社会的产物,按其所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公平又是一个客观的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的内涵不同。不同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沈晓梅 《经济师》2001,(12):150-151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历时多年 ,时至今日 ,改革的进程已进入战略性调整阶段 ,国家要逐步从大多数竞争性领域退出 ,集中精力抓好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大企业。这样 ,相当多的企业都面临着产权制度变革的问题 ,国有大企业也要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因此 ,改革的焦点问题已经从要不要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 ,切换到怎样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上来。国企产权制度非改不可已成共识 ,但是究竟怎样改革 ,人们的认识并不相同。文章指出 ,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论述效率的三层内涵、公平的三层内涵,从而确定分配领域的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讨论分配领域的几种公平与效率关系存在的经济社会的背景和条件.最后,从人力资源科学配置角度,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背景和条件,揭示分配领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解释了目前调整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是高校进行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前提。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津贴收入与职位分类结合不够紧密、重身份轻岗位的现象较为突出,是影响分配改革深入的主要问题。分配改革中兼顾效率与公平、发挥考核的导向激励作用、权衡教学、科研、管理不同领域的相互关系、在动态发展中完善分配改革制度,是推进高校分配制度改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行为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别研究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及其选择。通过分析,提出了效率与公平共同提高的路径-以效率的提高来推动公平的提高,即以生产最优和消费次优的统一来评判。  相似文献   

13.
任何国家都存在由区域差异而导致的区域差距,政府的责任是要控制乃至缩小这种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差距逐步扩大,这与中央政府区域政策目标在效率与公平上的孰为"优先"的偏差有关.本文认为,效率与公平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中央政府应该确立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区域政策目标,并建议国家开征"统筹税",促进在效率与公平兼顾基础的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终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学界对于“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效率优先论、公平优先论、效率与公平兼顾论。笔者认为“效率与公平”是一种和谐的动态平衡关系,即效率-差距扩大-公平-差距缩小-效率。而这种和谐正是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人类在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和谐中必然走向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效率与公平”问题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公平、效率与最优税收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威 《财经科学》2002,(6):6-10
帕累托效率不保证竞争过程导致的分配与广为接受的公平概念相一致,因而具有分配功能的税收政策在其理论与实践中,必须考虑公平与效率的权衡问题。正如我们在税收理论的发展历程中看到的,公平优先,效率优先,还是二者兼顾,直接地导出了不同的理论形态和政策结论。本文主要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分析了税收理论的发展脉络,在对不同理论模型及其政策含义进行评介的同时,着着分析其间蕴藏的公平与效率含义。  相似文献   

16.
The joint impact of long term structural features, on the one hand, and of recent market-oriented reforms in the macroeconomic incentive regime, on the other, are inducing major changes in social and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throughout the Latin American region. The new economic model is quite different i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from the one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exhibited during the Import Substitution Industrialization (ISI) period. Non tradable activities such as telecommunications, energy or transport services, natural resource processing industries producing low value added industrial ‘commodities’ and assembly industries (‘maquiladoras’), producing computers, TV and Video sets and garments for the US market, together with the vehicle industry, which has managed to rece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from the part of the various governments in the region, have performed much better than average, both in terms of labor productivity growth as well as in terms of ‘catching up’ with the 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frontier. Contrary to the above, unskilled labor, and engineering and knowledge intensive industries, have performed worse than average and are ‘falling behi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Domestic subsidiari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large local conglomerates are gaining ground within GDP, while SMEs and public enterprises have been losing it. The paper examines some of the macro-to- micro relations underlying the above mentioned process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interdependency between economic, technological and institutional forces inducing it. It argues that ‘main stream’ economics fails adequately to capture the role played by such interdependencies and offers a policy advice which can not deal with the new efficiency and equity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recent structural changes.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dea that a properly designed sectoral approach could be the answer to two sets of constraints that hinder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on climate change, namely a genuine concern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economic growth and competitiveness issues from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Our sectoral approach builds on three premises: (i) cap-and-trade systems are established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nd intensity targ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i) sectors subject to international trade abide by the rules of the countries in which they trade and (iii) a fraction of the revenues from permits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go towards carbon mitig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e design an economic model that features interactions in three carbon-intensive sectors (two of which are internationally traded) and two countries (an industrialized country and a developing country). Two scenarios are constructed: an Enhanced Sectoral Approach, which refers to our proposal, and a Global Cap, which implements a uniform CO2 price. We compare the two scenarios in terms of total welfare and equity. It is shown that, for a minor global welfare loss, the Enhanced Sectoral Approach ranks high in terms of equity for emerging countries. This approach also eliminates competitiveness and leakage issues.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民营企业投资效率与公司期权价值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本文首先考察了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和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减少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则呈现非线性关系。本文进一步从实物期权的角度考察了货币政策对公司增长与清算期权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盈利能力公司的增长期权价值在宽松货币政策时期更大,而低盈利能力公司的清算期权价值在紧缩货币政策时期更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在不同的货币政策状态下,资本逐利这一经济规律的表现形式;同时,本文的经验证据还有助于从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的角度评价宏观经济政策对微观经济实体的影响,从而为决策部门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促进宏观经济体系的良好运转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福利经济学视角下的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文慧 《经济经纬》2007,2(2):27-30
效率与公平问题是当前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内涵、关系以及组合模式,国内理论界众说纷纭.笔者试从一个新的视角--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重新阐释效率与公平问题.笔者认为:第一,既要重视收入分配公平,又要重视社会公平;第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最优组合需要市场和政府双管齐下;第三,我国当前应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瑞典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在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上确立了以公平促进效率的机制: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积极的公共财政政策。从瑞典经验出发,我们应该努力建立和完善以公平促进效率的机制:一方面应在思想上突破把效率与公平割裂开来甚至是对立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加大教育财政投入,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加大公共财政支出,通过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