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当前,美国农业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这不仅依赖于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禀赋,也得益于其完善的农业立法。虽然农业是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国农业保险、补贴、环境等方面的立法尚不健全,未能建立完善的农业专项法律,此外,立法原则、制度设计等方面也亟需加强。鉴于此,我国政府应当不断完善农业立法,推动农业专项法律的建立,切实发挥农业法律在维护农民利益、保证农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引起了大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意义重大。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根本上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构建与保障,我国当前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立法的理念与原则未体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不够全面与完善、农业循环经济地方立法十分薄弱,有必要从这些方面完善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该文针对西部地区的地理特点和经济特点 ,论述了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的环境问题及对此的法律思考 ,以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努力实现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部地区“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西部地区的客观实际出发,实现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从总体上遵循如下原则:一、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原则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西部地区国土地面积就数量而言,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其中的一部分是不能利用或难以利用的,如西北地区有500多万公顷的沙漠和1500万公顷的荒漠…  相似文献   

5.
生态资源及环境保护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现行自然资源法律制度存在局限性,无法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西部农村为视角,重新审视我国的自然资源法律,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建立生态资源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制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等,实现农村生态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分工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梅 《农村经济》2005,(6):10-12
针对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问题,各级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建立分工合作关系,必须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西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管理方面的职能范围,即中央政府对西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能够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投资环境与政策条件,地方政府承担着为辖区内农村居民维持基本生活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矿产资源相关立法中,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矿区生态补偿机制,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严重缺失。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理念应该进行三个方面的转变,体现这三个转变的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原则主要有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预防预警原则和费用有效性原则。法制建构的内容包括修改矿产资源法立法宗旨、制定((矿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推行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认证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的有关法律法规,阐述法律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的立法状况,重点剖析2002年刑法修正案(四)出台的背景及其所规定的“违反国家规定”“国家重点保护的其他植物”相关法律规定,根据司法实践,提出统一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刑法概念,统一刑法规定的罪刑相当原则。刑法修正案(四)的出台,有效地补充了1997年刑法在环境资源犯罪立法上的许多缺陷,但是与之配套的司法解释至今尚未出台,因而在司法实践中还不能最大限度地打击破坏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的犯罪行为,结合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保护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资源法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行资源税存在的立法越权、转授违宪等问题,可能会产生影响税法效力、难得社会认同和政策随意性大等弊端.按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资源税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如果授权立法,应该有授权目的、范围等限制条件,并且授权立法的权利不能再转授给其他机关.同时,要明确资源税税收基本法律问题,提升资源税法律体系的效力级位,将资源税种由税收法律来规范等,要不断完善资源税立法体制.  相似文献   

10.
西部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有关政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西部地区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并从自然、人为、人口、政策、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模式等因素对西部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对西部地区环境保护政策的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地区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的目标选择、政策设计原则及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明霞 《南方农村》2013,29(6):61-64
农村环境保护是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鉴于国家农村环境保护立法滞后,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层次参不齐和农村环境治理复杂性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各地方在农村环境保护立法中呈现出生态整体性考虑不足、立法形式多样差异大和技术性欠缺的问题。因此,建议明确地方农村环境保护立法的目标、改进立法技术和完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矿业立法的困境逼迫着我们寻找一条新路以探求矿业立法所应当遵循的立法模式。以系统哲学理论作为统筹,以系统哲学理论为基点阐发一部具有整体性或是融贯性的法律所应当具备的开放性和独立性。持开放性而得以祛除狭隘理论争议之弊且得以与外界有益互动;持独立性而得以立法内部结构之完整。此外,基于实践活动的客观现实性,探讨开放性和独立性所应当立足的法学理论的客观规律和矿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法学理论的客观规律要求立法所涉及之体系、概念等应当摆脱于无益的理论争议而着眼于切实之立法需要;矿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求立法应忠实于其调整之社会关系所蕴含的产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14.
The novelty of this study lies in the analyses of legislation concerning land use policies by examining the specific boundary between land ownership and land take. The basic motive was that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EC) withdrew the Soil Framework Directive (SFD) in 2014 following the objections of certain Member States (MS) who countered that as most lands are privately owned, they should not fall under the remit of public governance. Since the withdrawal of the SFD land take is an issue receiving more attention. The legal content of ownership rights has been subjected to constant debate in the context of land-use policies and planning practices, which raises the questions of who decides how the land can be used and whether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give priority to non-agricultural uses. Our study seeks to explore these issues through the lens of property law by comparing different legislations on access to land on three level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 EU, the national, and the local levels. MS legislations are highlighted through the example of Hungary in two aspects: (1) regulation regarding Access to Land and Land Ownership Rights (ALOR), and (2) legislation and results of the LANDSUPPOR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concerning Land Take Changes (LTC). We designed figures to demonstrate how policymakers can use the new LANDSUPPORT platform to show the gaps and inconsistencies among the above aspects. We found that the legislative regulations concerning private land use to achieve soil protection objectives remain the weakest link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gislation of the EU. Anxieties concerning built-in legal guarantees on each of the studied levels actualise our research. Currently, global land management is not on the political table although common European legislation might be able to preserve land for agricultural use.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日益受人们的关注。许多国家的动物保护法律越来越丰富,而我国动物保护的立法还停滞于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已远不能满足动物保护工作的需要;根据动物保护的需要并借鉴其他国家动物保护立法的情况,对构建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侵犯个人隐私权等问题日益严峻,民法、刑法均通过具体条款予以规制,然而作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重要阵地的行政法体系却不够完善,网络隐私权行政立法呈现出分散与冲突的现状,而其行政监管的无序与执行乏力等问题更使得行政法保护陷入困境之中。有鉴于此,宜从行政立法与行政监管角度来分析我国网络隐私权行政法保护体系的完善路径,结合依法行政、比例原则、程序正当和救济原则等行政法基本原则,形成行政统一立法与专责行政监管机构监管两个层面的行政法保护体系,以期实现网络隐私权行政法保护的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17.
秦巴山脉拥有丰厚的自然文化资源,区域内包括多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保护地。设立秦巴国家中央公园,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各类型保护地,有利于保护秦巴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我国国家公园的法律体系框架,系统梳理了秦巴地区涉及的现有保护地类型的地方法规。建议制定《秦巴国家中央公园管理条例》,为保护秦巴地区的生态环境提供统一管理、跨省协作的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农村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国环保工作的薄弱环节,当前农村面临的各种环境威胁和困难,使之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为应对农村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经济与环境的内在关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预防保护与开发建设相协调和让农民真正受益等原则要求,从农村环保规划,环保立法管理和资金投入,环保教育宣传,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法律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生物多样性占世界第八位,但近年生物多样性受胁状况日趋显著。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科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仅有针对某一特定生物资源的强制性保护立法,缺乏与其他生物资源要素之间必要的立法协调;由于自然资源法成为生物多样性法律规范的构成主体和表现形式,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独立运行的极大障碍,因此应当从生态资源的内在互动关系出发,以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从传统自然资源法律体系中分离出来为途径,以建立物种复合保护机制为手段,以生物多样性资源产权制度及相应的侵权救济法律制度构建为保障,重构我国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立法保护体系,从而有效地维护生物圈的正常代谢,最终实现社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土地退化与法律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土地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尤其强调了人为因素对土地破坏的现状及产生的灾害,从法制的宣传教育、立法、守法和加强执法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