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捷 《环球财经》2013,(2):65-66
当前反腐败的核心是反枉法而不是反贪污,当前中国以反贪为核心的反腐败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应围绕反枉法来构建中国反腐败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梁瑾 《魅力中国》2010,(33):63-63
法院调解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法院调解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主要方式,在几十年的民事审判实践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所依赖的外部经济、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以及其制度设计本身不够完善等因素,使得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负面效应凸显。本文试图分析现行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缺陷,并对其进行适当重构。  相似文献   

3.
现行法院调解制度存在调审合一、律师参与有限、当事人不出庭等方面问题,影响了调解作用的发挥设立专门调解法官,加强律师功能,规定当事人亲自参与调解,并确定审前调解时限,裁判程序中不予调解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审判中最富有特色的制度,从我国法院调解遵循的三原则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备受法官们宠爱的法院调解对当事人的权利损害是不容忽视的,是否能达到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茶博士语: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枉法,指执法者曲解和破坏法律。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定权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管理,这是现代法治国家行政活动的一条最基本原则。然而,时至今日,一些执法者逾越执法行为的底线,实施违法裁判的行为仍然存在。希望执法者举一反三,切记要依法行政,绝不枉法。"  相似文献   

6.
孙玲 《魅力中国》2011,(14):161-161
法院调解,即诉讼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和结案方式。  相似文献   

7.
刘斌 《理论观察》2010,(4):89-90
以法院为主的司法调解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激活民间大量可以赖以利用的调解资源,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等纳入大调解框架,构建以法院为枢纽的双向交通的立体化调解格局是破解调解难题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司法实践中,会发生法院调解或判决给付后续治疗费、定残后护理费之后,被侵权人死亡的情形,此时侵权人能否请求返还伤残人死亡后的护理费。是以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调解书,请求法院重新审理还是应以不当得利为由另案提起诉讼解决0本文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以求与读者探讨。案情: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2年9月11日作出(2012)西民二终字第XXXXX号调解书。  相似文献   

9.
法院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几十年的司法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调解制度的弊端也逐步显现:调解制度的强制性,违背了当事人合意的原则;调解程序的非规范性,导致法官随意性过大等。在司法实践中,可采用调审分离、建立专职调解法官制度、强化自愿原则和处分原则等措施对调解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对法院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的研究和利用已然潮流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传统背景、理论基础、现实建构及发展趋势也受到了普遍关注。研究人民法院主持下的民事调解制度的优点与不足并进一步完善,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法院调解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和一种诉讼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最具有特色的制度创设,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司法理念不断更新,法院调解的弊端逐步显现。完善法院调解应做好以下几点:建立审前调解制度;进一步规范法院调解程序;明确法院调解制度的适用范围;强化程序法实体法约束。  相似文献   

12.
王庆星 《理论观察》2007,(1):107-108
审判监督程序,是立法者为确保法院裁判的公正,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确有错误的裁判得以纠正,而设置的一种不同于普通审理程序的特别审理程序。其包括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刑事和行政审判监督程序。我国现行的审判监督程序存在缺陷,需要重构。  相似文献   

13.
曾少友  杨江  向鹏 《魅力中国》2011,(21):159-159
法院调解被称为“中国的衡平法”,在国内一直被称为“传家宝”,在国外亦有“东方经验”之美誉,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法院调解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显现了诸多弊端,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元素。本文从法院调解的内涵、现存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该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先行调解自2013年实行以来,到目前已经有五年的时间,由于对其主体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实践中的混乱。文章对先行调解的主体进行研究,主要介绍了先行调解制度的相关基本内容、先行调解主体的现状,对先行调解的主体进行梳理,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比较不同学者的观点、考察国外相关制度的现状,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出台的相关意见,分析了法院在先行调解主体中的角色分析,并提出由法院外的力量即特邀调解人员作为先行调解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于秀玲 《黑河学刊》2005,5(2):83-86
调解是指具有中立性的第三者通过当事人之间的意见交换或者为其提供正确的信息,帮助当事人达成含意,解决纠纷的活动。法院调解即中立的第三者为法院的调解。法院调解制度在中国的纠纷解决机制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儒家思想早有不谋而合之处。儒家的中庸、和为贵和息讼的思想精髓几千年来所孕育的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为法院调解制度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使之成为各个阶层、各种角色广泛接受的解纷方式。在关于解纷机制改革的探讨与尝试中,甚至出现了建议彻底废除法院调解制度的一派学说。因而时法院调解制度在中国解纷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考察与分析,明确法院调解制度的价值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时于解纷机制改革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后我国正式进入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而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保障。构建和谐社会,业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并不是消灭各种矛盾和冲突,更不是无视这些矛盾和冲突的存在,而是要建构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法律机制和社会机制,强化社会和国家消化社会矛盾的能力。在解决社会纠纷的各种机制中,除司法审判外,各种形式的调解是其重要的形式,尤其是民事调解制度,在各类民事纠纷的解决中起到了巨大作用。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我国现行调解制度的分析,结合相关法条,对我国民事调解制度建设健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和谐社会也成为现今社会的主旋律,同时也是对这个社会最好的诠释.然而民事调解工作作为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近些年自身的工作经验来谈一下新时期民事调解工作的具体体会.  相似文献   

18.
枉法追诉、裁判罪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 ,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 ,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 ,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这种犯罪其本质是执法犯法 ,妨害司法公正 ,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因此 ,加大查办枉法追诉、裁判罪的力度 ,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 ,也是开展反腐败斗争和保证严格执法的重要内容。检察实践中 ,尤其是新的刑诉法颁布实施后 ,查办此类案件难度越来越大。原因是 :新刑诉法对检察机关的侦查职权作了限制性规定。将原刑诉法第 1 3条规定的“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自…  相似文献   

19.
6000万美元和解费难堵2.267亿美元债务窟窿美国苹果公司(下称"苹果")和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深圳唯冠")的专利权之争,在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开庭、调解,再开庭、再调解之后,就在公众和媒体都快淡忘的时候,终于尘埃落定了。7月2日,这场持续了两年的商标纠纷案终于以和解告终。根据广东省高院网站上的公告显示,苹果公司已和深圳唯冠就iPad商标案达成了和解,广东高院一位参与庭审的内部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广东高院早在6月25日就已经向唯冠和苹果双方送达了民事调解书。两家公司都满意的结果无非就是利益最大化,而调解,是唯一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文铭 《魅力中国》2009,(1):84-85
被誉为“东方经验”的法院调解在我国的纠纷解决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关于法院调解的具体操作过程尚存在不同意见,但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前提下,法院调解又被赋予了新的重要意义,本文以调解双方对审理结果的心理预期为切入点,希望从介入时机的把握方面对我国明确法院调解的具体操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