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把“工”当钱来管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建立,农村有许多靠一家一户办不到、办不好或办了不合算的事业,需要通过发挥集体统的功能,利用劳动力富裕的优势,组织一些农村劳动力付诸实施,"以劳代资",公用工便因此而客观存在。公用工包含了《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  相似文献   

2.
应当重视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四川省社科院秘书长、研究员唐洪潜近几年来,长期禁锢于土地上的农业劳动力开始离开土地,走出农村社会,到城市务工经商,形成一股强大的"民工潮"。对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有人斥为"盲流",我认为称之为劳动力异地就业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采取措施加快城乡劳动力的对流近年来,随着大批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和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城乡劳动力的对流量逐年增大,极大地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山区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山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城乡长期分割,特别是城乡劳动力的身份界限...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效应包括配置效应、节本效应、聚集效应和提升效应。本文在界定这些概念、建立测算公式和收集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效应及其经济和社会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会促进农民收入提高,为农业发展和农民消费提供资金,促进耕地资源合理配置,还会较大幅度地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成本,创造就业机会,促进GDP增长,加速城市化进程。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负面效应是它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二元用工制度”和“城市二元社会”。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为加快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转移,从2009年8月开始,北京市丰台区组织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的"三送"下乡活动,为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提供面对面、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用工成本呈现不断攀升的态势。对蚕桑行业来说,意味着养蚕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增加,蚕期雇佣临时劳动力变得价格昂贵。加上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报酬较高,即养蚕的机会成本较高,农民从事蚕桑产业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目前,江苏蚕桑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较为明显,养蚕副业化相对突出,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当前关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依据农作物亩用工量的历史变迁,提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构想。一、三种类型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全部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在一定时期超过农村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按其经济原则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产生的那部份多余的劳动力。依据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同层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仍然面临着诸多制度和环境障碍。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剥离户籍额外的福利功能;规范城市用工制度,建立农民维权组织;建立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机制;改革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制,将有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有序发展,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发展的“及时雨”山东省寿光市文家乡农村合作基金会坚持为农业、为农民、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办会宗旨,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到"三个当好",被广大干部群众称为经济发展的"及时雨"。一是当好党委、政府的经济后盾。这个乡基金会从创办之初就摆正位置,始终围绕...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年,特别是从去年第一季度开始,我国局部地区、某些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用工短缺。从总体上讲,我国出现的用工短缺是区域性、结构性、短暂性的。而其短缺结构性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与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存有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潞城市农村信用联社根据省办、市办有关改革农村信用社用工及工资分配制度的要求,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着力于不断实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广大中西部农村尚有不少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有新劳动力在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普遍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培训过程中,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培训农民的法制意识。进城务工不要只相信亲戚朋友的介绍和老板的口头承诺,上工前要和用工单位签订一份详细而缜密的合同,把工资数额、发放时间、工伤医疗、  相似文献   

13.
临沭镇坚持“三个结合”发展基金会山东省临沐县临沐镇农村合作基金会在加强经营管理和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同时,坚持办会方向,着力做好"三个结合",开创了工作新局面。一、与农村财务"双代管"相结合。在村财务"双代管"中,镇经管站建立了村帐镇管档案室,实行一村...  相似文献   

14.
正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浪潮下,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农业"用工难""用工贵",耕地荒芜、耕作粗放,流转土地非农化、非粮化的报道时常见诸新闻媒体和政府公文。安仁县政府前些年的一份文件中说,全县80%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缺乏。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种什么?春耕时节,我带着这些问题深入"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湖南省产粮大县——安仁县调查。县里的同志说,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是一个在独特制度背景下发生的独特过程.不同的农村人口选择了不同的流动方式.西北贫困回族社区农业劳动力由于受到已有的经济条件、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劳动力流动呈现出了不同的方式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不同地区农村之间的流动为主;二是向城市的流动规模小,主要是在城市边缘地带从事重体力活,陷入了"低水平社会资本"的"社会隔离圈"困境.  相似文献   

16.
正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浪潮下,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农业"用工难""用工贵",耕地荒芜、耕作粗放,流转土地非农化、非粮化的报道时常见诸新闻媒体和政府公文。安仁县政府前些年的一份文件中说,全县80%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缺乏。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种什么?春耕时节,我带着这些问题深入"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示范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湖南省产粮大县——安仁县调查。县里的同志说,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  相似文献   

17.
愿《农村财务会计》办成一流刊物我是个村会计,又是农民通讯员。所以,《农村财务会计》既是我的"业务老师",又是我们发表作品的"园地"。通过多年来的接触和交往,《农村财务会计》给我的印象是:刊物办得生动活泼,反映的都是基层的人和事,读起来总觉得是那么亲切...  相似文献   

18.
论市场作用下的粮田规模经营张柏齐(一)随着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农村经济正朝着规模经营的道路迈进。从目前状况看,按人口均等分包土地"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等格局,已是难以为继了。因此,粮田规模经营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会计离任不交帐的问题不可忽视肖贤宝我县在农村财务清理中,发现一部分村级会计离职后,不办移交手续。全县十七个乡镇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三年有八十五名会计变动工作,其中没有办移交手续的三十六名。广发乡八年调整了八名会计,有六人没有交帐,形成"段段帐"、"纸包...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推行农业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另一方面是解放出来的农村劳动力不断“思富裕、脱贫困、办企业、求发展”,使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断发展壮大。但是,我省农村非农产业从总体上来看,走的是分散化、低水平的数量式扩展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