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宏伟目标,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因为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为迫切的要求,是要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2.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的全面、系统、完整的概括,其中农民生活富裕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生活不富裕,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无从谈起.因此,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这既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积极性发挥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一、宣传引导促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使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首先就必须解决农民的思想认识问题。一是要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要让农民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4.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就是要培育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增强农民文明意识和文化观念。淮北市烈山区洪庄村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而洪庄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村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5.
胡星斗 《新远见》2010,(4):117-121
一讲到"新农村建设",我先讲讲"旧农村建设",也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两次"新农村建设"及其经验教训。第一次"新农村建设",我指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为代表所推动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致力于改造农村、教育农民、唤醒农民的主体意识、开展乡村自治,取得了广泛的影响。他以"四大教育"——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确定为农业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的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屯绿化工作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村屯绿化工作对建设新农村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读了2006年10月上半月刊刘遂亮、宋鹏飞写的《新农村建设不能坐吃“财政饭”》一文,深有感触。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农民理所当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可是许多地方农民大都存在坐吃“财政饭”的现象,认为新农村建设应当是国家投资建设,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现在,国家虽然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是农民不应坐等吃“财政饭”,因为国家毕竟还不很富有,财力有限,全国这么多农村,哪能全靠政府投资建设新农村?广大农民特别是村干部及党员应清醒地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而不是政府。享受新农村建设成果的也是农民,所…  相似文献   

8.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农民得到实惠。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诸多内容中最容易见成效的,也是其他方面取得成就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9.
路楠楠 《价值工程》2011,30(8):135-135
农民是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农村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上不去,新农村建设就没有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本文将予以分析和讨论,并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0.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要求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农民得到实惠。村庄整治是新农村建设诸多内容中最容易见成效的,也是其他方面取得成就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刚刚闭幂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将为未来的农村改革确立方向.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值此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需要我们党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再认识.曾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从根本上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农民增收、农民权益问题.这是新农村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政治性的历史任务,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劳动者科学素质不高,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改善,也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加强面向农民的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谢拥军 《价值工程》2010,29(34):244-245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利益主体和实践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大量懂技术、会经营的中级、高级技能型创业型人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就农业高职教育如何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并对农业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第一位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核心内容,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双增"最主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涉及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以及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它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法治的缺失和不完善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为尽快解决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必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通过完善法律营造优良环境,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6.
我省既是经济大省、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农民大省,农村土地资源少与富余劳动力多的矛盾十分突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压力非常大。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建  相似文献   

17.
正顺庆区是南充市的主城区。近年来,我区以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统揽,以"服务城市,致富农民"为目标,以农民产业园建设为载  相似文献   

18.
建设新农村绝不只是搞经济建设"运动" 经济问题肯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农村经济搞不好,农民基本需求不能满足,收入不能提高,其他方面都无从谈起.然而,长期以来,中国解决"三农"问题就是局限在经济框架中考虑解决办法,我们的确减少了贫困人口、缓解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型、富裕的农村,但我们并没有解决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民是新农村的建设者、受益者、管理者,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这是对以往我们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政策方针的全面升华,是对农民全面发展和农村事业全面进步的新要求.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符合河北省情,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