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是成都城市的灵魂,也是成都城市的特色所在。水不仅养育了这方水土的居民,而且使成都成了钟灵毓秀之地,孕育了成都城市丰富多彩、具有蜀域特色的水文化。城市水文化是城市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城市水文化可以促进城市人水关系的协调;落后的城市水文化使城市人水关系紧张,进而影响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认真分析、深入研究水文化在成都城市特色中的独特作用,弘扬成都城市传统水文化,对于改善城市水环境,将成都建成我国西部人居环境最佳的现代城市,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是成都的城市宣传语,也是时时刻刻在成都发生的事实。作为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成都已经吸引了超过20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2010年,美国《福布斯》杂  相似文献   

3.
成都小记     
成都人都知道成都有条府南河,这是这座城市的一条主要河流,贯穿于城市的始终,也是成都人的母亲河。顺着这条河,我们可以看到两岸绿树环绕,还有供乘凉的茶园。如今,这里已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老成都人都记得,早些年,由于工业的排放污  相似文献   

4.
成都对城市进行规划,是新中国才真正开始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对城市及城市规划的认识经历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是一个从自然到自觉地历程。从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都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以来,成都的城市总体规划已经过多次修订,先后经过国务院三次批复。这三次城市规划,不断总结和不断完善,体现了成都对城市发展规律的认识,展现了成都人对自己家乡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也正是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成都城市建设实现了有序健康发展,奠定了今天特大中心城市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文章充分吸收了成都旅游形象以往提法的经验,并基于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背景,站在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将成都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为田园成都。进而,按照人—地、人—人两大形象感知系统分别给出了塑造田园成都旅游形象的思路,提出了确定田园成都城市旅游形象标识及主题口号、以城市影响力助推旅游形象号召力、策划组织田园成都全球营销推广活动等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城市在不断扩张,城市中的建筑也越来越标新立异。建筑物的修缮为我们刷新着城市的坐标,生活的节奏与建筑的参差和谐统一成了完美的城市协奏曲,人作为永远的城市的主角, 熟悉和适应着这样的变化和规律。在城市里,我们选择收藏,挖掘收藏市场内外的点滴;当然我们更关注城市的主角——人,力图通过镜头来捕捉一些城市的细节和人的感动……钢架和绿网成了几个月来成都送仙桥古玩市场的主角,路过的人都知道市场正在装修之中。  相似文献   

7.
高虹 《西部人》2003,(8):34-36
世界上很少有两座城市像成都、重庆这样,给我们呈现出如此奇特的风貌.同在一个地域,但脾气血性却是迥然不同:说气候,重庆燠热难耐,成都凉爽宜人;说地形,重庆山高路不平,成都一马平川;说居家环境,重庆依山傍江起楼,山是巴山,江是长江,成都却在小桥流水边安宅,房前屋后,蓄竹栽花;说人的性格,重庆人火爆耿直,成都人细致绵软;就连饮茶也相反,重庆人喝的是浓冽苦涩的沱茶,成都人却喜欢喝芬芳袭人的花茶……这样的迥异形成了中国西部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8.
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东方伊甸园;第四城……没有一个城市这样乐意炒作自己,但成都就有这样的魅力.那就是让每一个来过成都的人.死心塌地地做成都的义务宣传员。成都的美女、成都的美食、成都的空气.成都人的闲适……所以,成都为什么有那么多外来购房者也就不再需要理由。  相似文献   

9.
《重庆经济》1994,(1):48-48
“依托两市”即发挥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的作用,以期推动江油——成都——乐山、成都——内江——重庆“两线”经济的发展,并沿“两线”构筑支柱产业带。  相似文献   

10.
胡静 《中国西部》2013,(22):102-103
2013年7月,曾经在全球赫赫有名的"汽车之城"——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昔日的辉煌衰落一地。而就在一个月之前,举世瞩目的全球财富论坛在中国西部腹地——成都盛大举行。成都,已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