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2008年,世界乙烯产能达到1.3亿吨,同比增加605万吨;乙烯需求量1.1亿吨,同比下降2.8%;乙烯平均开工率87%,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聚烯烃需求量1.13亿吨,同比下降1.6%;合成纤维需求量3682万吨,同比下降3.0%;合成橡胶需求量1351万吨,同比下降4.0%。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全球石化行业景气周期自2008年9月开始从高增长转入下行通道。第四李度石化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石化工业开工率普遍下降;全球主要石化企业全年利润与年初预算相比差距较大;新建装置集中投产,市场风险增加。2008年国内石化行业同样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后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利润大幅度下降。全国全年生产乙烯1025万吨,同比下降2.1%;生产合成树脂3130万吨,同比增长1.5%;生产合成橡胶238万吨,同比增长9.2%。在产品结构上,部分石化产品呈现供过于求的态势。重点在建石化工程基本按进度计划进行,预计2009—2011年进入投产高峰。煤化工产业无序、过度发展势头出现。为解决石化产业生产运行和产业布局中存在的问题,国家研究制定了《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刚性需求长期存在与政府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政策出台的情况下,预计2009年我国石化产品市场将逐步止跌反弹,实现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齐鲁石化公司坚持强化管理,走内涵发展之路,使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2005年,齐鲁石化主要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实现了“五大突破”:炼油加工量首次突破了千万吨大关,达到1022万吨,同比增长16.7%;乙烯产量首次突破80万吨大关,达到82.5万吨,超出设计产能14.6%,同比增长80.8%,单套乙烯装置年产节在国内排名第一;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3.
2007年中国石油工业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中国石油勘探获得重大发现,国内外油气产量实现持续增长。全国新增查明资源储量(identified resources and reserves)为石油12.11亿吨,天然气6974亿立方米。生产原油1.87亿吨,比上年增长1.6%;生产天然气693.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8.5%。全年加工原油5.27亿吨,比上年增长6.6%;生产成品油(汽油、煤油、柴油合计)1.95亿吨,比上年增长7.2%。抚顺、青岛、天津、福建、四川、广西、独山子等千万吨级炼油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年乙烯总产量首次超过1000万吨,达到1024.78万吨,全国还有8套大型乙烯装置、740万吨产能同时在建。面对国际石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内石油需求的大幅增长,中国国有石油公司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国际合作取得了新业绩。伴髓兰郑长成品油管线和“川气东送”天然气管线的正式开工,中国迎来了又一个管道建设高峰期。2007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持续深入地进行专业化重组整合,在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新成就。  相似文献   

4.
石脑油蒸汽裂解工艺作为生产乙烯的重要方式,目前已在国内外大量应用。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新建60万吨乙烯装置是以煤基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装置,为了提升整体装置运行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开展了装置温控系统优化、投料模式、蒸汽裂解反应温度优化以及蒸汽裂解催化剂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聚乙烯装置采用串级控制系统,反应器床层温度保持在85±0.5℃;乙烯装置蒸汽裂解反应产物乙烯和三烯收率分别为32.95%和59.14%,装置收率较高;裂解炉投料采用模式二运行,可实现双烯增产2.61t/h,全年实现增产双烯2万吨,装置经济效益较高;蒸汽裂解催化剂可消除积碳以及降低反应温度,提升裂解效率,类型主要包括沸石类以及氧化物类。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的炼油和乙烯产业规划。到2010年我国炼油工业将新增原油加工能力9000多万吨/年,同时淘汰低效炼油能力2000万吨/年;形成20多个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加工能力占全国总能力的65%。2010年我国炼油加工能力将达到4.0亿吨/年左右;到2010年,通过改造或扩建现有企业,增加乙烯生产能力438万吨/年,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石化工业正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努力实现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到2005年,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形成若干体现核心业务、各具特色、有竞争力的大型炼油和化工化纤产品基地。汽煤柴油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略有出口;乙烯生产能力达到770万~850万吨,以乙烯为代表的主要石化产品国内自给率达到55%~60%。到2015年,中国石化工业在若干领域的生产、技术和服务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形成2~3个炼油和石化工业集中布点的区域群体;炼油综合配套能力达到3.8亿吨左右,乙烯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4年我国炼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2005年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我国原油加工能力达3.04亿吨/年,实际加工量为2.73亿吨,比上年增长13.7%,装置负荷率达到90%;汽柴油产量达到1.54亿吨,柴汽比有了明显改善,但柴油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净进口达到211万吨,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4年,全国乙烯生产平均负荷率达到102.4%,乙烯产量626.49万吨,比2005年增加了14.71万吨;乙烯当量消费量达到1727万吨,乙烯自给率较上年下降了近三个百分点。在国内石油需求及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推动下,成品油价格和主要石化产品价格攀升,行业盈利水平大幅度增加。2005年,预计全年加工原油2.92亿吨,汽柴油产量合计为1.65亿吨,国内成品油和石化产品需求量增长的势头将有所回落。随着一些大型炼化项目的投产,部分石化产品的自给率将有所提高,虽然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但会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国乙烯和三大合成材料消费量稳定较快增长,乙烯当量消费约2112万吨,比上年增长7、8%;五大合成树脂消费量为3971万吨,同比增长了9.7%;合成纤维消费量为2171万吨,增长了14、1%合成橡胶消费量为247万吨,增长了16.0%。预计2008年需求依然有所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估计乙烯当量消费为2220万吨,较2007年增长5.1%;五大合成树脂需求将达到4175万吨,同比增长7.1%;舍纤原料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其中PTA需求将达到1850万吨,增长13.6%,乙二醇需求为750万吨,增长14.8%;合成橡胶供需稳中有升,在需求和成本的支撑下价格将维持高位运行局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2012年我国乙烯产能1648.9万吨/年、产量1486.8万吨,表观消费量1629万吨。随着我国乙烯工业规模化装置建设增速加快、装置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约2600万吨/年,当量消费自给率将由2012年的47.5%提高到近70%。但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我国乙烯工业应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突出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抓紧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由乙烯生产大国向乙烯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2月31日,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宣布,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炼油、芳烃、乙烯及下游化工品装置已全面投料试车,打通全流程,已实现稳定运行并生产出合格产品。浙石化一期项目规划建设2000万吨/年炼油、520万吨/年芳烃(其中包括400万吨/PX)、以及140万吨/年乙烯。加之,此前2019年6月恒力集团新建450万吨/年PX装置投产,我国PX供给格局已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2009年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中独树一帜,在投资和内需的拉动下,国内经济已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前三季度国内GDP增速达到了7.7%,预计全年增速有望达到8.5%。受此影响国内石化市场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前三季度国内乙烯产量达到753.7万吨,同比下降1.5%;乙烯当量消费达到1970万吨,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全球石化工业仍呈增长态势。乙烯生产能力和产量分别达到12589万吨和1146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4.4%。亚洲是世界最大的乙烯生产中心,乙烯能力增长最快,较上一年增长8.8‰中东地区部分乙烯装置延期投产,乙烯原料结构出现调整;非洲凭借低成本原料成为新的乙烯项目投资目标。世界石化投资继续向亚洲和中东地区转移,俄罗斯以其能源优势将成为跨国公司合作伙伴。世界石化业重组收购趋向大型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生物化工进入工业化开发阶段。2007年,中国乙烯能力达到998万吨,乙烯产量达到1047.5万吨,比上年增加22.2%。基础石化原料进口增长幅度较大,石化产品出口增幅明显回落。中国的乙烯项目趋向于与产油国企业和跨国石油公司的合作,以保证原料供应并应对多变的石油市场。有关出口市场政策的实施将对我国石化产品贸易平衡和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石化行业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呈下降趋势,但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2020年12月,兰州石化公司石化厂24万吨/年乙烯装置生产乙烯2.08万吨,全年丙烯产量首超10万吨,是近年来最高的。近5个月来,作为该厂标志性产品的乙烯,产量呈逐月递增态势,24万吨/年乙烯装置生产渐入佳境。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世界乙烯装置的平均开工率为85.8%,略好于上年;新增乙烯产能421万吨/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15355万吨/年,产量为1317075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21万吨/年和394万吨。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裂解装置比例继续上升。美国仍是最大的乙烯生产国,产能继续小幅增长。原油价格回落,乙烯价格回升,乙烯利润明显好转,但部分下游产品受供应增长压制,价格继续回落,利润难以传导到下游产品,石化市场仍处于周期低谷。2013年中国新增乙烯产能110万吨/年,总产能达到178075吨/年;乙烯产量为1622~Y吨,增长明显;乙烯当量消费量为3418万吨,同比增长6.53%。合成树脂产量保持快速增长,进口小幅增长,全年需求增幅明显提升。合成橡胶能力仍大幅增长,但装置利用率大幅下降,产量和需求快速增长,进口增速略缓。合成纤维供应和需求虽保持增长,但增幅明显放缓。2014年,世界石化工业仍将处于周期低谷,但有企稳迹象,需求明显改善,但供应增长更快,主要来自中东和亚洲;美国以乙烷为原料的乙烯产能继续增长;中国的乙烯、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新增能力仍较多,除合成橡胶外,其他石化产品消费增速有所放缓。  相似文献   

15.
韩峰 《中国石化》2006,(1):38-41
2005年,齐鲁股份有限公司烯烃厂紧紧抓住新一轮石油化工景气周期,坚持科学发展,以高度责任感,强化安全管理,推进管理创新和技术攻关,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凝聚优秀团队,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在72万吨乙烯装置二期改造竣工投产后的第一年,不仅提前46天实现了装置72万吨产量达标,而且乙烯产量突破了80万吨大关,2005年全年生产乙烯82.5万吨,乙烯产量全国第一。这是该厂继2001年45万吨乙烯装置以55.5万吨产量位列全国榜首之后,再次实现全国乙烯产量第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2013年我国乙烯产能1728.9万吨/年、产量1622.5万吨,表观消费量1792.9万吨,装置平均规模提高到61.75万吨/年,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乙烯工业规模化装置建设增速加快、装置规模不断增大、消费自给率逐步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到2500万吨/年,未来几年将进入新的扩能期。但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也日趋加大,乙烯原料进一步向轻质化、多样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未来,我国乙烯工业应更加注重科学发展,更加突出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抓紧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由乙烯生产大国向乙烯生产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齐鲁股份有限公司烯烃厂72万吨乙烯装置改造后的第一年。该厂提前46天实现了装置达标,以全年生产乙烯82.5万吨的优异成绩问鼎全国乙烯同类装置产量冠军,并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同时,“72万吨乙烯装置二轮改造83天一次成功”荣登第10期中国企业新纪录榜。  相似文献   

18.
陈薇 《国际石油经济》2000,8(1):40-42,44
1998年我国乙烯总生产能力为422.32万吨,当年产量377.24万吨,开工率为89.32%。目前我国乙烯工业存在着产需矛盾突出,自给率较低,装置布局欠合理,生产成本过高和乙烯效益不够理想等问题。若按自给率达到65%,开工率达到90%来确定发展目标,2005年和2010年我国乙类生产能力应分别为885万吨和1400万吨,需 分别比目前增加460万吨和近1000万吨。  相似文献   

19.
展望2009年,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内外经济出现衰退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石化产品下游需求明显减缓,另一方面将进入产能释放的高峰,这使得我国石化市场面临严峻形势和艰难处境。根据乙烯下游产品需求量折合,预计2009年国内乙烯当量需求约为2160万吨,比2008年增长0.9%;国内五大合成树脂需求为4015万吨,增长2.9%;国内合纤原料需求量2515万吨左右,增长约3.1%;国内合成橡胶消费将较2008年有所减少,全年顺丁橡胶与丁苯橡胶(固)需求量预计分别为60万吨和89万吨左右,同比分别减少8.7%和3.9%。  相似文献   

20.
美国《油气杂志》3月27日发布最薪乙烯报告称.截至2006年1月1日.全球乙烯年生产能力达1.17亿吨.较上年增加440万吨,增幅近4%。最新统计显示,2005年是2003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走入低谷后的第二个增长年.但开工率较2004年的93%略有下降.预计开工率下降的趋势今年仍将继续。从地区发展来看.2005年亚太地区乙烯生产能力增长150万吨。甚全球增速2首。其次是中东。增加100万吨,由于具有原料价格优势.预计未来乙烯能力增长还将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亚太地区,北美和西欧乙烯生产相对平稳.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将抑制北美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 《油气杂志》预计,2006年全球乙烯生产能力将增加390万吨,伊朗将有3套装置投产,总能力达340多万吨;卡塔尔、韩国、新加坡.以色列和捷克也将有装置投产。2007年伊朗还将有一套100万吨的装置投产.再加上比利时.沙特和德国的新增能力,预计全球2007年将新增乙烯生产能力近160万吨。2008年将是全球乙烯能力增长最快的一年.预计将有14套装置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300多万吨.其中包括我国福建、兰州和独山子的乙烯项目.另外沙特.伊朗和卡塔尔都将有多套装置投产,科威特和委内瑞拉也有装置投产。随着这些装置的陆续投产.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将超过需求增长.因此.预计未来几年.乙烯装置的开工率不会超过2004年的93%。[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