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叶林祥 《南方经济》2006,(5):95-103
转型经济的一个共同任放松对非国有企业进入的管制开始的。中务是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但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不是从民营化国有企业而是从国经济转型之初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一旦政府放松对非国有企业进入的管制,那么非国有经济就会飞速发展。在竞争性行业,非国有企业就会构成对国有企业的激烈竞争,竞争的结果会导致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制度得以逐步形成,从而最终成功的实现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2.
根据有关资料计算,1995年我国机电类产品已占出口总额的30%,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将更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已成为我国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重要目标。然而,在当今国际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作为后来者的中国企业要想进入该市场会面临许多障碍。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市场中现有企业能够利用其在品牌知名度、规模经济销售渠道以及营销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对其它企业进入市场构成障碍,使后进入市场的企业很难与之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笔者通过考察国内外若干企业成功进入国…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深圳华为公司作为案例,全面分析其国际化的两种路径,包括联盟国际化、独立国际化以及华为公司进入国际化的模式,包括出口进入模式、合同进入模式和投资进入模式。作为科技型企业的代表和成功企业,华为的模式无疑可以给其它科技型企业以启迪。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成功与失败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关键是作为企业的领导者是否知道员工为什么会成功?企业为什么会成功?如果你还没有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说明领导者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近来,在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企业文化热”不断升温,而“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进入哈佛课堂,更显示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独特魅力。但是,当我们透过这热闹的景象与成功个案,对我国目前的企业文化进行冷静理性的审视与思考,就会发现,在热闹后有冷清,成功后有危机,企业文化建设中“务虚”现象的存在,制约了其健康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和克服这一现象,是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技术研发难度、市场竞争强度对新兴技术商业化过程中企业进入数量的影响,提出了企业进入数量差异性的三个假说,收集86个成功实现商业化的新兴技术数据,采用企业进入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OLS和负二项回归检验了技术研发难度、市场竞争强度对企业进入数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研发难度和市场竞争强度均正向影响了新兴技术商业化初期的企业进入数量,市场竞争强度负向调节了技术研发难度对企业进入数量的边际影响,并且这些促进效应不随时代变迁而产生显著差异。这解释了为什么新兴技术商业化成功时企业进入数量存在显著差异,揭示了企业进入数量乃至初始市场结构的内生性。  相似文献   

7.
百事可乐,是年轻一代非常喜爱而热衷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十几年来,以其不同凡响的运营攻略创造出了巨大的成功。站在新时代的前沿,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位不屈不挠、勇于创新的挑战者百事可乐的“七宗最”运营谋略,其策略的成功或许会为中国企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迪与智慧。  相似文献   

8.
对于那些经历了20年风雨考验的中国企业来说,如何进入下一个20年的成功周期,是摆在它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实际上,从一个成功周期过渡到另一个成功周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纵观国内的知名企业,不要说走过百年的成功企业,就是成功走过50年的企业已属凤毛麟角了。  相似文献   

9.
王丹 《特区经济》2007,216(1):279-280
关于多元化的是非,已不再是学术界和企业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于如何成功地进行多元化。决定多元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多元化经营的进入时机”问题,时机进入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多元化的成败。所以本文就针对企业多元化经营时机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为试图或正在进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变权估计模型与倍差法系统评估了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微观效应。实证分析发现,外资进入会促使非研发企业1进行产品创新并增加已研发企业的创新产出与研发投入,并且以并购方式进入的外资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文章还研究了外资进入的研发创新效应在不同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的地区各有差异,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会强化外资进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招商引资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近年来外资进入规模不断增加,而研究却发现外资进入强度存在适度区间,因此政府需要动态地将外资控制在适度区间,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外资进入对创新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企业通常习惯于把握进入机遇、选择进入领域,这固然是其取得成功的要诀,但是,如何把握退出时机、选择退出方式,同样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企业通常习惯于把握进入机遇、选择进入领域,这固然是其取得成功的要诀,但是,如何把握退出时机、选择退出方式,同样也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并购活动与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并购的成功与否,有赖于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态势,而经济的发展也会在行业整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步入更高的阶段。当宏观经济进入收缩期时,通常会兴起并购高潮。换言之,经济低谷期往往伴随着并购重组高发期。凶为较低的资产价格估值水平,使被收购方吸引力增强。经济下行周期之下资产价值有可能出现低估,使得行业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弱势企业的内在动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资讯·箴言     
《中国经济信息》2011,(19):11-11
非常希望并且愿意帮助中国民营企业取得更大的成功,企业成功了,中国就成功了,中国成功了。美国才会更好。  相似文献   

15.
王晓静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117-119
国外进入方式决策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关键,企业的进入方式关系到能否取得海外经营的成功,决定着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命运.文章基于层级,将一个复杂的决策分解,构建进入方式的层级结构模型,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运用的方式组合,如无关的方式组合、分割的方式组合和补充的方式组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进入危机高发期,我们不得不思考企业危机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成功企业化解危机的做法,根据企业危机分类探讨处理危机的对策,使企业摆脱危机的威胁,减小危机带来的损害,并从中发现机会。  相似文献   

17.
首先,并购企业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对自己的目的不清楚,这相当于人们的初恋常常难以成功。为什么往往会结错婚?因为不知道你需要什么东西。比如,收购时既想把资产规模扩大,又想进入某个地区,还想销售上拥有别的特权(经营权、特殊牌照),一句话,什么都想要,结果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第二,始乱必定终弃。盲目进入后,结果一定出问题。目前很多企业并购行为,获利的有,但通过业务重整、机制完善、管理改进,从而使目标企业真正能够增效和发展的并不多,很多人都把并购当成了套利行为,根本没有进入一个行业,真正使并购的企业增效…  相似文献   

18.
关于虚拟营销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军 《特区经济》2006,211(8):213-214
进入新世纪,传统的营销理念和营销技术受到了巨大挑战,企业管理创新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虚拟营销是一新理念,许多成功国、内外企业都在有意贯彻和实施这个理念。本文研究了虚拟营销的内涵,并探讨虚拟营销的作用和虚拟营销的方式,最后从以下四方面探讨企业如何进行虚拟营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并购重组活动已成为全球企业快速进入新行业及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在我国,并购事件的失败率高达70%,其中目标企业选择的失误成为导致我国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选择得当的目标企业是成功并购的基础,因此研究如何选择目标企业使其被并购后绩效得到提升,这将为主并企业成功的并购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操作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内不少著名企业,为何都在迅速崛起并取得相当成功之后,又迅速倒下呢?不少研究者认为这是投资决策失误所致。这样解释似乎还不够。人们会问:为何这些曾经名噪一时的成功企业,其投资决策会失误呢?“企业成功综合症”是指企业因取得成功而滋生的,可能导致企业失败的各种“病症”。“企业成功综合症”有两大典型症状,一曰“头晕目眩耳根硬”,二曰“腰酸背疼肌无力”。决策层病因;“贪婪’与野心“头晕目眩耳根硬”是就决策层面而言的,企业在创业阶段,往往行动谨慎,决策者对市场环境的观察和分析较为冷静和客观,善于把握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