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阿炳 《企业世界》2005,(6):44-44
厉以宁教授在一次留学人员回国发展论坛上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新版故事:乌龟和兔子第一次比赛,兔子因为骄傲,半路睡觉了,所以乌龟就跑第一了。第二次赛跑兔子吸取教训。路上就不睡觉了,一口气跑到终点,结果兔子赢了比赛,乌龟输了。乌龟又不服气,要赛第三次,兔子说反正我跑得快,乌龟说前两次你指定路线跑,这次我指定路线跑。第三次赛跑开始了,兔子又跑在前面,快到终点一条河把它挡住,  相似文献   

2.
新龟兔赛跑(一) 有人把国企比作兔子,把私企比作乌龟。在第一轮赛跑中,作为强者的兔子,因为贪睡,输给了作为弱者但很勤奋的乌龟。 输给乌龟的兔子并不服气,要求与乌龟再比赛一次。乌龟答应了,于是双方重新比赛。最终结果依然是乌龟率先到达终点。 于是有人问乌龟:“兔子是不是又在路上打盹了?” 乌龟回答说没有,因为刚离开起跑线,兔子就超过乌龟一溜烟儿跑得没影儿了。乌龟一路跑过来,也没看见兔子。大家都觉得奇怪,兔子没睡觉,怎么会跑不过乌龟呢?这时兔子垂头丧气回来了。乌龟问它怎么回事,原来兔子以为自己只要中途不睡…  相似文献   

3.
张刚  梁海松 《英才》2008,(8):38-47
厉以宁教授曾演绎过“新龟兔赛跑”的故事: 龟兔赛跑,兔子输了不服气,要求比赛第二次。第二次兔子吸取教训,没有睡觉,赢了。乌龟要求赛第三次,说前面都是你指定路线,这次我要指定路线;兔子在跑时发现要过一条河,乌龟游过去赢了。然后赛第四次,乌龟说,我们能不能创造双赢的办法啊?在路上你背我,在河里我驼你。故事的结果,自然是他们一起到达目的地。  相似文献   

4.
双赢     
岱烨 《河北企业》2005,(12):1-1
<正> 兔子和乌龟赛跑的故事,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讲。这个故事本来就是虚拟和演绎出来的,我们不妨继续演绎下去:第一次比赛结束,兔子不服气,说:"这次不算,我就是比你跑得快,咱们再比一比!"乌龟同意。兔子接受了第一次比赛时所犯骄傲自满错误的教训,一口气跑到了终点。这次比赛,乌龟也不服气,说:"第二次是你选的路线,第三次比赛我选路线。"兔子同意。乌龟选的路线上横跨着一条河,兔子跑到河边,过不去。它向河边的青蛙求助。青蛙说:"你不会游泳,身体又大又胖,我可驮不动你。上游有座桥,你……"兔子绕远过桥跑到终点,乌龟已等候多时了。兔子从这3次比赛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乌龟说:"现在都21世纪  相似文献   

5.
龟兔赛跑与企业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兔赛跑,一向灵巧敏捷的兔子输给了慢吞吞的乌龟. 大多数人从这则寓言中得出的结论是:兔子的失败是因为骄傲和懒惰,乌龟的成功在于勤奋而有毅力.然而,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推敲,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我们不妨问一问:兔子为什么会在比赛中去睡觉?乌龟为什么要拼命地一直爬到终点?兔子会说:"为什么要让我跟乌龟比?这太无聊了!"而乌龟则会说:"我爬得那么慢,速度远非兔子那么快,不拼命地爬,又何以能到终点."兔子和乌龟说得都没错,那么是谁错了呢?是这场比赛的"主办者"错了.显然,龟兔赛跑是一次很无聊的比赛,是组织得很糟糕的比赛.这里的"主办者"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者"(或者说组织者).那么管理者错在何处呢?无正确的激励措施和竞争意识是管理者彻底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李彤 《中国企业家》2005,(21):25-25
站在中国舞台上看产业,和站在全球舞台上看产业,得出的判断大不相同杨元庆近日在东京表示,联想必须具有乌龟精神——“行动缓慢,但步步为营”。“这就像是龟兔赛跑。如果兔子和乌龟在大街上比赛,毫无疑问兔子将会获胜。如果双方在泥地比赛,乌龟则有很大机会成为获胜者。”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企业》2008,(10):52-52
兔子在赛跑中因为自己骄傲自满失败后,非常懊丧,决心东山再起。为此它聘请了一个顾问团为其进行咨询,希望找出自己的特点、优点以及乌龟的缺点,以便再次比赛时获得胜利。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环境飞速变化、中国与世界共享同一规则的今天,企业生存需要变革,企业发展需要变革,我们沿袭已久的经营方式也需要变革,变革已成为我们各行各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在这个竞争的过程中,外企就好比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中国企业就好比其中的乌龟,想靠兔子去睡觉已经是一种奢望,乌龟只凭一种勤奋、踏实的干劲也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也就是说,乌龟要想再次赢得这场比赛,就必须避开兔子的长处,培养自己的管理变革理念,重新面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朱丽 《中外管理》2014,(7):60-62
在华为公司2013年干部工作会议上,创始人任正非作了如下开场白: 古时候有个寓言,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因为有先天优势,跑得快,不时在中间喝个下午茶,在草地上小憩一会儿,结果让乌龟超过去了。  相似文献   

10.
《东方企业家》2010,(5):20-20
兔子基因。乌龟和兔子赛跑,兔予又不肯睡觉,那么乌龟要做两件事,一件是如何向兔子学习,培养兔子基因;第二如何利用赛跑的环境,比如在沼泽地赛跑。  相似文献   

11.
寓言与经营     
<正> 龟兔重赛与战略运筹有一则新的寓言故事说:乌龟与兔子重新赛跑,赛跑开始后,乌龟按照规定的线路拼命往前爬。可当它到了终点后,却不见兔子,正在纳闷时,只见兔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乌龟问及缘由:"难道又睡觉了?"兔子哀叹道:"这一回没睡觉,但却跑错了路。" 这则寓言故事深刻地说明:在竞争道路上,尽管你的实力再足,条件再好,没有选准正确的目标,缺乏明智的战略指导,也会在竞争中失败。借用文革时期的一句名言:"路线错了切皆错"。有鉴于此,企业经营者应该增强战略意识,强化战略思维,花大力气搞好企业战略研究和战略设计,把企业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大众标准化》2011,(8):32-32
有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赛跑。兔子遥遥领先,但却在树下睡着了,而一路上坚持不懈的乌龟成为冠军。这是从小伴随我们长大的龟兔赛跑的故事版本。  相似文献   

13.
故事一 龟兔重赛与战略运筹 有一刚新寓言故事:兔子与乌龟赛跑输了以后,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与乌龟重赛一次.赛跑开始后,乌龟按规定线路拼命往前爬,心想:这次我输定了,可当到了终点,却不见兔子,正在纳闷里,见兔子气喘呈呈地跑了过来.  相似文献   

14.
乌龟看到熟睡的兔子后很高兴,向前冲了过去。但突然间,它意识到自己是在利用别人的错误,于是,它返回头,叫醒了兔子。兔子感到很惭愧,背起乌龟一起冲到了终点——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这后一句话的意思是说,“优秀”并不是用来描述人们行为而是用来描述人们习惯的词。初读这句话,颇有些迷惑不解。然而,只要你能够联想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那么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也就像花朵那样向我们绽放开来。在伊索“兔子和乌龟”的寓言中,兔子天生脚快,其奔跑的速度远胜于乌龟,然而,它跑了没多久,却躺在路边睡起大觉来了。平心而论,兔子在奔跑这一行为上不可谓不优秀,但它最终还是做了乌龟的手下败将。乌龟究竟拥有什么取胜…  相似文献   

16.
贾可 《经营者》2010,(23):6-6
一只自信的乌龟,大声哼着英语流行歌,轻快超过一只听不懂歌词、神情有些迷茫的兔子。对还是不对?  相似文献   

17.
离职     
《中国企业家》2005,(21):22-22
联想就像是乌龟,我们能在泥泞中,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最有效的竞争,超过那些兔子,我们是一家国际性企业,但是仍然需要像乌龟一样学习如何生存,如何在本国和全球都获胜。  相似文献   

18.
那些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人们是否真的将新能源汽车当作了扬眉吐气或者乌龟超兔子的“点金石”?观其行,是肯定的答案:看其果,却让人揪心  相似文献   

19.
在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里,兔子跑得很快,却在中途睡觉了,乌龟很勤奋地爬,最后赢得胜利。但现实世界里,领先的兔子绝对不会睡着,他们一直往前走,你永远也追不上,宁可想别的办法、绕路走,多冒一点风险,才有赢的可能,这就是上田准二的经营哲学。[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杨得铭在接受《当代经理人》采访时,曾不讳言百思买在中国区要做龟兔赛跑中的乌龟,但在金融危机来临之时,其却破天荒的成了一只醒着的兔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