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为扩大对外开放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了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总目标,实行“全面开放、湾线突破”,重点做好环渤海、环京津两篇大文章的战略构想;提出要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外向带动。最近,又提出建立“京津唐”、“京津保”、“京张承”经济“金三角”的战略构想。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是建设经济强省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现代经济是国际性经济,只有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更好地与国际经济接轨,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加速经济国际化发展,最终实现现代化。特别是面对我国已…  相似文献   

2.
江苏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与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江苏省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明确了战略总任务和总目标,并根据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期间的工作目标,以及为实现任务和目标而制定的三大发展战略和六项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3.
“战略”一词最早源于军事,意指克敌制胜的艺术和方法。到了中世纪,这个词逐渐演变为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谋略。受美国经济学家安索夫《战略管理论》一书的影响,“战略”一词便开始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中,并由此延伸至社会、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在西方经济学术中,对“战略”的定义基本分三个流派:第一,战略是没立企业长远目标,制定经营方针及资源分配等的经营决策;第二,战略是对企业长远目标、经营方针、所需资源分配的规划;第三,战略是针对产品与市场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4.
提出地方党委,政府尖当把科教兴市战略摆在各项战略的首位,使之成为主体战略。同时阐明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国就要有第一的位置;抓“第一生产国”要从“一把手”抓起;“主体战略”要靠主体力量去实现;科教要兴市,先要兴科技等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八项任务,最关键的一条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总量要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要求以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还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要求:“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  相似文献   

6.
“十五”及今后一段时间,应在“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以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全面发展科技生产力为中心的科技战略指导方针,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简称“创新、产业化”方方针。   按照这一方针推进“十五”科技工作,要首先把握好以下六项重要原则:   1.紧紧围饶经济结构高速这一主线,把“创新、产业化”作为“十五”科技发展的主题   经济结构调整是“十五”期间全国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科技工作服务的主战场。必须坚定地把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十五”科技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地方科技工作必须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方面。要根据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7.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背景为了同政府推行的政治、宪法、社会和经济变革保持一致,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旨在提高科技能力,支持南非“增长与发展战略”的目标。目前影响南非科技规划和资源分配的全球发展趋势有:由信息流动增加而产生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世界社会变革使得全球通讯技术得到不断改善成为可能;随着南非向全球市场开放带来的对南非经济竞争的压力;为了面对全球社会和经济变化带来的复杂挑战而加强创新政策和战略的协调;把解决问题和多学科合作的创新途径作为增长和发展的机制。虽然政府不能命令创新,但可以创造和保障国家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企业科技发展战略新趋势的特点是:从发展战略高度选择、孵化、积极培养新的科技生长点;“虚拟企业”将成为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在发展中谋求技术与市场的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9.
基于创新和投资能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华  姜照华 《经济经纬》2006,41(5):61-63,67
本文首先分析了比较有影响的几种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条件,然后从区域创新能力和投资能力这两个决定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出发,在计算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古典”区域,应采取“再造战略”;河南等“中部”区域,应采取“对接战略”;对于落后的西部地区则应选择“融合战略”。  相似文献   

10.
1998年6月,全国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本侵同志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在会上就科教兴国的问题作了题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现对世纪发展目标而奋斗”的讲话。科教兴国战略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国策,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确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新情况和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多次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科技和教育人手;四个现代化的关…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全市科技工作的主管部门,吉林市科委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中抓宏观设计,认真谋划科教兴市工作思路;抓中观策划,选准科教兴市切入点;抓策观操作,全面启动“51045”科技工程。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提高全市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为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论发展战略、宏观政策的调整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建勋  张鑫 《经济问题》2005,(10):13-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与社会非均衡发展存在许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调整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1)调整国家宏观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点,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效率优先、注重公平”;(2)调整国家发展战略,回归均衡发展的总体战略,变单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和谐发展”;(3)政府的职能需要再造,政府要由管理型转向服务型;(4)发展的标准需要重塑;(5)增长动力和发展模式的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3.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通过对黄冈市科技管理支撑体系建设情况重点调查分析;探索在“科教兴鄂”中,如何建设高素质的科技管理队伍的睡子,推进“科教兴鄂”战略实施,为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邀请的102位科技专家就《中国科技发展现状及对策》的问卷调查分析,针对事关发展全局的三大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对策性建议,即:如何确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知识经济潮流的科技发展战略;如何协调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两者间的关系;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力资本的功能,使其成为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引擎.  相似文献   

15.
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应与企业战略的总目标具有一致性,着眼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是以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具体包括:(1)确定战略目标;(2)编制战略规划;(3)实施战略规划;(4)评价战略管理业绩。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世界经济技术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合作不断扩大,国际经济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的新形势下,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和直接源泉。1995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进步大会上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把创新问题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决定中指出:我国既将进入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关键时…  相似文献   

17.
芜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1998年3月向总统提交了内容为“增加科学投入,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美国生物资源”的报告,现将该报告的内容简要介绍如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农业价值。通过生物技术和农业研究开发提高农作物产量,50%的贡献来源于野生物种的多样性基因库;目前约100种植物种类即直接或间接提供全球人类食物供应的90%,其中仅水稻、玉米和小麦就提供了60%;地球上还有成千上万种植物物种,它们当中可能有些种类比目前人类在用的种类更有营养和更适宜耕种。·渔业资源。海洋捕捞每年为美国经济带来25亿美元的产出,全…  相似文献   

18.
2006年3月3日白俄罗斯召开第三次全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2006-2010年白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了未来5年白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达到这个目标,白俄罗斯经济发展将从粗放型向集约化模式过渡,大力提倡发展创新经济,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对外出口.从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一、进行董事会绩效评价的原因我国1999年修订的《公司法》第六条中规定:“公司实行权责分明、管理科学、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但严格地说,我国不少企业包括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这种内部管理体制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一提到“权责分明”或“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人们想到的往往是以公司总经理为首的经理层;说到“绩效评价”,人们想到的还是公司的经理层。人们更多地关注在前台表演的经理层,认为公司成败得失与之相关;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幕后的公司董事会,没有充分认识到董事会在公司治理机制和经营管…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杠杆。如何把知识形态的“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实现“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方针,把科技进步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