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资讯     
《全国商情》2013,(4):3
稳增长、促内需、控物价等政策措施下消费品市场保持平稳增长2012年,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国消费品市场,在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物价涨幅明显回落,以及国家扩大国内消费政策等因素的促动下,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的态势,实际增速有所加快,超过GDP增速4.3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比2011年高出两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2.
宏观政策     
《中国科技投资》2010,(3):12-14
张平:保增长成效显著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协同推进3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专题记者会,就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在回答一揽子计划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之间是否存在不平衡问题时,张平表示,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增速在超过预定目标的同时,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同样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3.
电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电影市场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有待深入研究。选取2012年1月到2018年3月我国周度电影票房收入增速作为高频解释变量,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混频数据抽样模型(ADL-MIDAS)分析其与季度GDP增速及月度制造业PMI增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影票房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和制造业PMI增速之间具有负向相关关系,我国电影市场存在“口红效应”,可以根据电影票房收入增长情况对宏观经济走势做出预判。对多种模型的比较结果显示,加入电影票房收入可以显著提高GDP预测精度,电影票房收入可以作为GDP预测指标体系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苏浙沪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苏浙沪地区1998年~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根据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计算出苏浙沪地区总的碳排放及单位GDP碳排放,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横向分析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行业碳排放强度及行业产出份额对苏浙沪地区整个碳排放变化的影响情况,纵向比较国民经济六大部门的行业碳排放强度变化对碳排放的贡献率。研究表明:江浙沪地区的单位GDP碳排放逐步减少,碳排放的增速与GDP增速关系密切,经济增长是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拉动因素,行业碳排放强度变化抑制了CO2的排放,尤其工业部门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近年来辽宁经济发展和国税收入数据,总结归纳出新常态下辽宁国税收入呈现出的新特点,探寻税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判断在经济增速放缓条件下辽宁国税收入增速回落的合理区间,并根据辽宁经济运行特点,提出促进稳增长的若干建议,以期对辽宁"十三五"规划和未来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从绿色经济视角出发,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绿色经济是中国经济由量向质切换的现实路径,是实现环境、增长和公平均衡的必由之路。同时,以浙江常山县生态富民基地为例,通过对常山县经济增长、能耗、污染排放和社会公平等衡量指标的分析,揭示2005年常山县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以来,有效的协调好了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如何有效减少CO2排放量需要政府环境规制的有效介入,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探索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1995-2011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算历年各省的CO2排放量,以CO2排放强度为环境规制的代理变量,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初期CO2排放强度降低1%,即环境规制增加1%,经济增长将增加4.71%,当环境规制强度增大到一定水平后,继续加大环境规制强度将降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本文从生产、需求、收入和价格四个角度入手对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的若干特点进行总结,并剖析三季度GDP增速略超预期的原因以及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来说,从生产角度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表现突出,是经济恢复的主要支撑力;从需求角度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但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从收入角度看,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从价格角度看,消费领域价格增速由降转稳,生产领域价格降幅收窄。当前经济发展仍面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第三产业中多数行业增加值增速与疫情前仍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此外,本文还对2023年四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通过结合索罗模型和熊彼特内生增长模型,可以创建经济增长路径在二者间跃迁的复合增长模型。模型跃迁的过程类似于中国经济从“高速”向“高质量”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会出现经济增速下滑、资本形成率下降、创新能力上升、产业结构集中四个方面的冲击。与传统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不同,换挡期的经济增速下滑并不源于外部冲击,而是内部经济动态系统存在分歧点所造成的。在此复合增长模型框架下,旨在熨平冲击的经济政策,将推迟经济转型的发生,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运用VAR模型对中国低碳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碳排放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碳排放强度和经济增长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也是碳排放强度的格兰杰原因;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不过具有滞后性;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调整在长期内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促进作用。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将区域低碳化经济发展中广泛使用的Kaya公式引入产业低碳化发展研究中,对Kaya公式进行修正和扩展,把影响产业碳排放的因素分解为能源结构碳强度、规模产业能源强度、单位产出的产业规模比率和产业GDP,解决了产业低碳化发展中影响因素影响力的判断问题。以陕西交通运输业为例对研究方法的使用进行实例分析,得出节能是陕西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减少首要的还是节能技术的推广、研发和有效的节能政策。  相似文献   

12.
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影响,不仅会随着投资规模的增长而发生变化,还会因投资领域和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而会存在非线性关系和投资种类的异质性。采用2003—2019年中国省级区域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半参数面板空间滞后模型的分析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U型”或“N型”的非线性影响,对碳排放强度则具有“倒U型”或“倒N型”的非线性影响,目前总体上表现出从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向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转变的趋势;不同种类的绿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具有明显异质性,相比环保投资和生产性绿色投资,绿色企业融资的增加更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碳排放强度具有中介效应,即绿色投资可以通过影响碳排放强度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区域联动机制,有效利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空间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要持续加大绿色投资规模和领域,并对各类绿色投资实施差异化策略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绿色投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碳减排的作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共赢。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从全国和省际层面将城镇生活能源消费分解为能源结构效应、生活能源强度效应、消费倾向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各效应逐年和累积效应贡献度以及区域间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收入、生活能源强度、人口规模均促进城镇能耗增长,其中收入的影响效应最为显著,而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与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抑制了生活能耗增长;各地区收入、人口规模、生活能源强度累积效应均为正值,而生活能源消费结构、居民消费倾向累积效应有正有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对遏制中国城镇生活能耗增长、实现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节能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政策层面上看,节能减排已成为中国一项基本国策,从经济层面考虑,是否需要为之付出更高的经济发展成本,取决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文章对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协整分析,发现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将带动能源消费的增加,而能源消费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节能减排并不会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合适的节能政策将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增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控制和减少碳排放也相应成为一项日益紧迫的重大课题。山东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碳排放大省,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减排压力。为此,采用迪氏对数指标分解法,建立山东省碳排放增量的因素分解模型,对1995—2009年间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这三个主要因素对山东省碳排放增量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产业规模的扩大是导致山东省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起到减少碳排放的作用,反而对碳排放量的增加有所促进,对碳排放起到决定性抑制作用的是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减少山东省碳排放量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能源碳排放脱钩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Tapio脱钩弹性分析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效应,并在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结合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对能源碳排放的内在脱钩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7年,以六年为一个时段看,...  相似文献   

17.
能源安全既是一国国家安全的核心构成部分,也是一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我国能源资源条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尽快摆脱主要依赖高能耗与高碳(污染)排放的方式而转向低能耗与低碳(污染)排放的低碳经济,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能源安全约束日益强化趋势下发展低碳经济,受制于能源资源、自然生态环境、能源技术、能源建设发展等条件的约束。应通过创新能源技术、转换能源消费模式、创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以及能源管理体制等措施来确保能源安全并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节能减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复杂的,因此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分析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长期关系,利用协整分析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其因果关系,结果显示能源消费量和CO2排放量长期增长趋势基本相同且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且经济增长与其有长期均衡关系;将不可观测的变量加入到估算模型中,采用可变系数的状态空间和卡尔曼滤波分析对能源消费弹性进行估计,选择实际人均GDP与能源消费量建立可变系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并对能源消费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长株潭城市群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碳排放总量不断增长,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处于较低水平,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较高,碳排放弹性系数持续下降。但其节能减排形势仍不容乐观,节能减排任务仍然非常艰巨。通过构建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定评价结果,由此测算2015年及202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设定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研究表明,长株潭城市群仍处于从高碳经济向中碳经济转变的阶段,与真正的低碳标准还有距离。要实现2020年达到中碳经济的高级阶段、逐步向低碳经济过渡的整体目标,有必要从重点领域进行突破,构建低碳工业体系、打造低碳服务业、促进能源节约与结构优化、健全低碳交通系统、引导低碳消费模式、建设低碳政府、发展碳汇林业;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调节、构建发展机制、推进“两型”建设、推进合作交流,持续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能源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学者在研究时选取的区域差异、数据长度和检验方法都会影响对二者关系的描述。基于此,本文以1988—2016年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和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对四川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四川省GDP的增长会直接导致能源消费的增长,但是能源消费的增长并不会导致四川省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