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宇 《北方经济》2012,(1):104-105
一、对沙产业理论的认识 “沙产业”最早见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1984年发表在《农业现代化探讨》上的一篇文章中,题为《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文中将沙产业定义为:一种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包括农业、林业、草业、海业与沙业。  相似文献   

2.
一、内蒙古沙产业的发展现状1984年,钱学森院士首次提出了沙产业(DesertiCulture)的概念:"充分利用戈壁滩上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推广使用节水技术,搞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沙产业理论经过20年的时间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本文所说的沙产业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也不同于现在的砂产业——只讲  相似文献   

3.
钱学森院士提出的"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沙产业理论在实践中的提升和发展防治荒漠化和沙化,是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的人口,陆地面积  相似文献   

4.
夏日 《北方经济》2012,(17):18-21
正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全区沙化、半沙化土地面积已达41.59万平方公里,表现为沙漠、戈壁、沙地等多种形式。这片广阔的土地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提出的知识密集型沙产业理论的孕育和实践之地。依据沙产业理论,沙产业可分为两种类型:在沙漠、戈壁、沙地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林业、草业、水业及养殖、加工、商贸、科技业,我们称之为农业型沙产业;在沙漠、戈壁、沙地上建设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旅游业以及利用沙石资源的建材产业,我们称之为非农业型  相似文献   

5.
《西部人》2003,(8):13
什么是沙产业?多数人望文生义,认为“与沙相关的产业都可以说是沙产业“.其实不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沙产业“定义为:沙产业就是在“不毛之地“的戈壁沙漠上搞农业生产.所以,植树造林不是沙产业,沙漠旅游不是沙产业,拉沙子去换钱更不是沙产业.……  相似文献   

6.
沙产业、草产业理论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1984年提出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它是战略、是方法、是新突破、是高科技.它要求知识密集、技术集群、系统耦合、文化衔接、利益驱动.它的标志是延伸产业链条,促成良注循环.它是非传统的、大集约的、精细型的、循环式的.它为西部沙地、草场、林区资源的转换增值和产业联动开辟了新路,为"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生活"的"三生统一"找到了结合部,为实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进而打造"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新型涉农后续产业找到了增长点.如果说,西部大开发,生态是重点,荒漠化防治是难点,那么,沙产业、草产业就是科学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郝诚之 《北方经济》2012,(21):16-20
纵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一生追求的是八个字:"志在强国,心在富民"。他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事业做出特殊贡献,可谓志在强国;他用首创的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理论(以下简称沙草产业),推动西部大开发科学实施,帮助农牧民用科学技术脱贫致富,指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可谓心在富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钱学森在1984年提出沙产业概念之后,经过刘恕、田裕钊等人的系统阐述,以及钱老本人的进一步说明,不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清晰的界定,而且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从现有文献来看,尽管钱老及其同伴们对沙产业的认识仍然在深化,但概念的基本规定已趋于稳定。他们所指的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搞农业生产,是解决中国 21世纪人多地少矛盾的大农业生产,它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最大限度固定转化沙漠地区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发展节水、节能、节肥、高效的大农业型产业,这意味着沙产业本质上是  相似文献   

9.
夏日 《北方经济》2012,(17):16-17
正钱学森先生生前一直用他那"永不枯竭的灵感",忠诚着祖国,报效着人民;20年来,心系草原,情牵大漠。中央评价他是"人民科学家",他很欣然。钱老知道"神五"、"神六"在内蒙古起飞,在内蒙古降落;知道内蒙古是他沙草产业理论的孕育构思之地,试验示范之地。他说":内蒙古各民族人民过去在‘两弹一星’事业上做出了贡献;现在又在沙产业和草产业上给全国带了个好头,做出了榜样。我希望他们在沙产业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钱学森在1984年提出沙产业概念之后,经过刘恕、田裕钊等人的系统阐释,以及钱老本人的进一步说明,不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清晰的界定,而且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从现有文献来看,尽管钱老及其同伴们对沙产业的认识仍然在深化,但概念的基本规定已趋于稳定。他们所指的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上搞农业,是解决中国21世纪人多地少矛盾的大农业生产,它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最大限度固定转化沙漠地区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发展节水、节能、节肥、高效的大农业型产业。然而现实经济  相似文献   

11.
安虎山 《发展》2006,(1):72-73
四大亮点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指导下,实施"五个结合",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沙草产业基地,涌现出一批以民营企业为代表的沙草产业龙头企业,全区沙草产业呈现出"四大亮点".  相似文献   

12.
杨亮  袁力 《北方经济》2012,(17):7-9
成立于2002年的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历经十年磨砺,硕果纷呈。由钱学森院士亲自定名的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秉承钱先生"中国第六次产业革命"战略构想,立足内蒙古,兼济西部,以宣传践行沙草产业科学思想为己任,以配合党委、政府、政协发展沙草产业决策为目标,勇于探索沙草产业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知识密集型大农业构想的产业化进程,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一宏大坚韧的工作中,作为协会会长的夏日先生殚精竭虑、居功至伟。在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夏日先生。  相似文献   

13.
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财富,保护发展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这将是沙漠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聚焦点.沙产业理论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其技术核心是“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同时提出沙产业将成为面向21世纪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构想,是未来农业、高科技农业、服务于未来世界的农业.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召开的《钱学森与西部大开发》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与相关部门领导一致认为,钱学森院士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提出的科学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的观点和创办沙产业理论及草产业、沙产业一体开发的系统工程思想,特别是关于我区草原建设的意见和模式的远见卓识,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科学开发我区沙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沙产业、草产业思想是钱学森院士于1984年提出来的。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实践、探讨和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钱学森沙产业草产业理论。一、沙产业理论沙产业理论的核心思想和本质特征是: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是又一种土地资源,有着阳光充沛、积温高、温差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首次提出"沙产业"的概念.他认为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业型产业.内蒙古从西到东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五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乌珠穆沁、呼伦贝尔五大沙地,沙区总面积0.75亿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3%,其中沙漠化和潜在沙漠化土地0.36亿公顷,占30.5%.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我们不能简单地以绿色划句号,沙区生态建设是手段,发展绿色沙产业才是目的.如果我们能够把防治和开发结合起来,扩大经济类植物种植面积,在恢复生态植被的基础上,进行适度产业化开发,就可以形成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蕴藏巨大开发潜力的沙产业.根据市场需求,结合现有技术水平和沙区资源特点,"十五"期间内蒙古可重点开发十大沙产业系列.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1月19日-20日,“钱学森与内蒙古——纪念钱学森归国50周年暨沙产业、草产业理论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杨利民在会上说。发展沙产业、草产业已写进自治区“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要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搞好产业集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沙产业、草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要正确理解"沙产业"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彩霞 《北方经济》2005,(12):30-31
一、引言 钱学森在1984年提出沙产业概念之后,经过刘恕、田裕钊等人的系统阐述,以及钱老本人的进一步说明,不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了清晰的界定,而且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从现有文献来看,尽管钱老及其同伴们对沙产业的认识仍然在深化,但概念的基本规定已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李富荣  塔娜 《北方经济》2010,(17):35-37
内蒙古是全国沙漠化土地最集中、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沙产业是指利用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独特优势进行经济开发,由社会投资并实现自我循环的经济运行活动.20世纪60年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利用在内蒙古额济纳河流域(东风航天城所在地)搞国防科研的机会.业余考察了巴丹吉林沙漠.80年代,他提出"农、林、沙、草、海"五大产业将在21世纪掀起第六次产业革命.其中,沙产业是专门针对广大沙漠干旱地区提出的,是科学开发沙区的优势资源,"用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沙漠".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实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工作》2006,(1):4-8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隆重纪念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50周年,学习研讨钱老的知识密集型沙产业草产业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伟大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前来参加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