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去年10月19日上午,我正在书房里看书,突然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令人有些不安。接着便有人高声大喊:"屋里有人吗?"情急之下,我也来不及问,赶紧去开门。只见一个十八九岁的陌生小伙子,头发挺长的,左肩斜挎一只旅行包,左手举着两双定型塑料盒包装着的白袜子,右手取过胸前挂的卡片。我正大惑不解地打量他时,此人便直呼:"我是推销员,卖袜子的。"说着就推门欲往屋里进。此时,我虽明一二,但仍心存狐疑,一边拦住他一边不高兴地问:"你还有事吗?"还是进去说吧!"来人不耐烦地说。本想礼遇,但终因打心底生厌,不得不说声:"谢谢,不必了!"顺便把门关了。这突如其来的情景,给心头凭添几分不悦。心里在想,像这位推销员如此粗俗,怎能把袜子推销出去呢?如若他屈指轻轻而  相似文献   

2.
<正> 马玉明所在的制袜厂近几年很不景气,产品大量积压,最后不得不关门停产,把积压产品全部分给职工销售。情急之下,马玉明找到我说:"姜兄,我分得了1800多元的积压产品,你对市场营销有研究,帮我出个主意卖出去吧。"我问是啥产品,他说全是过时的没人要的袜子。我让他拿一双给我试穿。不料马玉明灰心丧气地说:"都是几年前的过时袜子,你还稀得穿吗?"等袜子拿来,我仔细一看,与目前市场上卖的确实不一样。现行的袜子薄且大,都是直筒,不分底和面,穿起来随便;而马玉明的袜子却不具备。经反复对比琢磨,我发现:小马的袜子也挺有特点,  相似文献   

3.
<正> 有一次,有位推销员去拜访一位个体老板,还没有等他打开装样品的箱子,老板就阴沉着脸下了逐客令。推销员很失望,心想自己的产品虽然好,人家却连看都不看一眼,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说:"您刚才说不订货对不对?我想跟您打个赌,只要看了样本,您一定会订我的货,而且数量还会很多。"老板回答说:"真有那回事,你说赌什么?"推销员指着旁边的一台电视机说:"就赌它吧。"他的话音还没落,老板就爽快地答应了。在里屋的老板娘一听急得大叫:  相似文献   

4.
<正> 谁能想到,35岁以前,他曾干过40个不同行当,却一事无成。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被看好,而且背了一身债务几乎走投无路的人,竟然能够在短短3年内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至今还保持着销售昂贵商品的空前纪录——平均每天卖6辆汽车!他究竟靠什么创造这个奇迹呢?见人就撒名片没人不知我卖啥乔·吉拉德有一个习惯:只要碰到一个人,他马上会把名片递过去,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商店。他认为生意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正> 一、新雨衣开胶变"样品"有位推销员到牧民居住区,推销一种既能搭帐篷又能穿着的新式雨衣。当他从提包里随便拽出一件雨衣,铺在地上,准备给顾客演示时,近前的一位顾客突然惊讶地叫道:"哎呀,这质量的雨衣还能挡雨?瞧,都坏了!"推销员这时才注意到,铺在地上的雨衣袖窝处开了一个大口子。心里一惊,可嘴上却没打摽儿,很平静地说:"噢,这件是挡不了雨了,总拿它做样品,都折腾坏了。要买,咱包里有新的。"说完,他不慌不忙,把那"样品"收了起来。又换了一件继续做演示。推销员灵机应变,把开了胶的新雨衣说成样品,很自然地消  相似文献   

6.
<正> 一次,我和家门前鞋摊的老鞋匠正闲聊,走过来一名穿戴入时的妇女,送来一只皮鞋问老鞋匠:"师傅,你看这鞋能修吗?"老鞋匠看了一眼说:"您看我有活正忙着,您如果着急,里边还有几个修鞋的。"妇女的确不愿意等,就朝里走去。我不解地问:"为什么有活了,你却给支走了?"老鞋匠笑着说:"你看那只鞋做工精细,皮质又好,少说得上千元,如修不好,弄坏了咱可赔不起。不是我夸口,我不敢接的活,别人也绝对不敢收,最后她一准回来。"果然,那位妇女不大功夫就回来了。老鞋匠把鞋拿到手里左瞧右看说:"您这鞋得认真仔细地修,很费功夫  相似文献   

7.
<正> 这几年一直在天津、北京打工,换了几个单位,不是人家炒我,就是开不出工资,我自己走人,所以在经济上也无大的收获。没想到一个朋友的建议,让我一年净赚了8万多元。一次朋友聚会,一位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朋友问我现在干什么呢?我说在一家品牌摩托车专卖店打工,当推销员,车很难卖,所以收入也很可怜,连房租都不够。他听了之后就对我说:"以你这些年搞推销的经历,完全可以自己当老板。"我说干什么呀,要钱又没有多少。他说:"现在有一种新研制出来的,打长途电话能省钱的电话机,你推销这东西一定能发家。"打长途电话能省钱,靠什么省啊,不是骗人的吧?  相似文献   

8.
<正>吓人不?门上几个醒目大字:推销员入内,罚款50-100元。推销员,你还敢进去吗?我是一家计算机公司的推销员。一次去工商局推销,还没进门,就看见上面写着"严禁推销人员人内",只好打道回府。怎么办呢?这里准有客户。我深知,现在几乎是处处都  相似文献   

9.
<正> 纺织厂下岗女工阿英打电话给本市有名的古董店,说自己有一件祖传的古瓷瓶要卖。一小时后,一位戴着眼镜的张经理来到阿英家。他先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后,阿英便拿出了自己的古瓷瓶放在桌上,请张经理鉴定。张经理从衣袋内取出放大镜翻来覆去地看这件古瓶,一会儿瞧这儿,一会儿瞧那儿,一会儿又对着阳光看了很久。"我这古瓶很值钱吧?"阿英小心翼翼地问。张经理点点头说:"没错,你这瓷瓶是清代的。"那它值多少钱呢?"阿英也兴奋起来。"很值钱!"张经理笑着喝了口茶。"你给个价。"阿英很相信张经理的  相似文献   

10.
<正> 谁能想到,一个摆小摊卖鱼的,居然发了大财!这人叫邓平,在一个农贸市场开了个卖鱼摊。草鱼、鲤鱼、鳅鱼、黄鳝等都卖。他为人忠厚,和那些"买卖精"不大一样。比如一般摊主卖鱼常在装鱼时在塑料袋里带些水,秤上再做点手脚,然后立马就扔在地上刮鳞剖腹,让你有弹簧秤也无可奈何。他是决不带水,把份量称足,还常抹零头。别看这点小细节,久而久之,回头客就比别人多。不过,邓平发财的机会不在这儿!有一天,他在一个离城30里远的农村集市进货。买好一批鱼,正想回去,一位老汉挑来一担草鱼。见要散集了,忙问邓平还要不要货,便宜点也卖,实在不想再挑回去了!邓平说:这鱼我可以买下,但带的钱没了,只剩下回家的车费。如果您要信我,下回集就在这里给钱。老汉见他挺实在,又看他收了那  相似文献   

11.
<正> 小王路过小吃夜市时,觉得有点饿,就停下车来点了盘香肠吃。他觉得口味有点淡,吩咐老板再调点酱油,不巧老板的酱油用完了,便端着香肠到相邻的凉茶摊上去调拌了一下。小王一边吃一边说:"这哪里是酱油,分明是醋嘛,这么酸!"老板快步跑来解释道:"我用的是他的酱油,谁知他怎么把醋和酱油混在一起用,都怪他,不怨我!…"你看我这里刚才还有几位顾客,都直夸我的香肠味道好,临走时还带了半斤呢?你仔细品尝,要是没那点醋味,我的香肠还是蛮好的嘛!"这个卖凉茶的老板,他就喜欢把酱油和醋混在一起用,把我的香肠都搞坏了,你说是吗?"小王确实有点饿,热香肠里拌了点醋,虽说不好吃,可也不难吃,他只是念叨  相似文献   

12.
<正> 一、话语暖心留客赚钱还传名马会明开了一家土产杂品商店。这天,他送客刚出门口,见一位农民打扮的顾客,问路对面坐在店门口的店主:"你这店有驴车辗具吗?"那店主摇着头说没有。老农又问知不知道哪儿卖?店主继续摇头。那位顾客径直朝马会明的店走过来,问马会明有没有货。马会明十分谦和地笑着,把老农让进屋里椅子上坐下,倒了一杯茶水递给他,说:"大叔,你从乡下来吧?大热天,先喝杯水解解渴。你不就是买套驴车上的用品吗?别说买套辗具,就是买辆驴车又有啥难的呢?你先歇会凉快凉快,我马上派人给你去库里取。"老农高兴地笑道:"那太  相似文献   

13.
<正>摸透客户承受范围适当加大推销量广州某矿泉水在东莞销售,推销员来到一间个体小店推销。“老板,要矿泉水吗?”业务员把一瓶矿泉水递给店主。“不要。”老板说。“看看吧,水很清透没杂质。”推销员把矿泉水瓶反过来演示给老板看:“只有9块钱一箱.一瓶算起来才6角,经济实惠。”“我这里还有货,没有钱买。”……“老板,您太会说笑了。”推销员微笑着对老板说。“十箱的货歉也不过是九十块钱,现在生意难做,谁都不愿存货太多,您的商铺位置好,这矿泉水价格很有竞争力,您就拿个十箱八箱也能卖得出,利润也会多些呢。”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个走家串户的推销员,见一家庭主妇正用单缸洗衣机洗衣服,便走上前:"劳您驾,打听一下这些人的住址,您认识吗?"紧接着他点出一大串房主的名字,都住在附近。洗衣者说:"都认识呀,有事情吗?"推销员说:"他们都买了我厂的新型双缸洗衣机,我去征求意见。"洗衣者说:"听说了,他们都很高兴,我也想买一台双缸的,你看还有吗?"这就是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顾客往往认为一个人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但大多数人的判断就不可能有错误,别人都买的东西肯定好。  相似文献   

15.
皮鞋脱了胶,需要修补,妻子一再叮咛我要到工商银行门口那位哑巴那里补.我感到纳闷:补鞋的地方有的是,为什么一定找哑巴呢?不过我还是按妻子说的做了.补完鞋后,我方知这位哑巴补鞋的妙处.一是"一口价".把鞋给哑巴,他看一下后,马上比划着告诉我一个价格,这个价就是"铁定价",你再怎么跟他讨价还价也没用.  相似文献   

16.
<正> 费了挺大的牛劲,我把成功牌微波炉产品打进了长沙一家大商厦。那里的头头和我的关系搞得挺好,我想自己的产品肯定能卖得不错。没想到有一天去柜台前一看,傻眼了,我的产品被孤零零地安排在一个不起眼儿的角落里,售货小姐给顾客介绍的都是其它厂家的。我上前主动介绍了身份,可售货小姐却不理这一套,冷冷地对我说:"你怎么来了?你们厂家的老李不是干得好好的吗?凭啥换你来!"长期搞销售的我,一分析便知道,我的前任一定没少给她好处,给她的印象也不错,对我这个新来的蛮不愿意。我见俩人谈不来,就打了个岔离开了。春节前,我又去了这家商厦,在柜台前正逢几个顾客向营业员求购成功微波炉.但那位售货小姐带搭不理地说"没货,买其它的吧。"我跑到仓库一看,我的几十台产品都原封不动地在仓库里睡大觉呢!我马上跑到柜台对售货小姐说:  相似文献   

17.
正当初你跟那房主已经说好了,要住进去了,你才交的中介费,我们任务已经完成了。至于说后来住不住,则是房主和你之间的事儿,我们只是中介呀。上次让人坑了一回,我又找了一家中介公司,态度非常的热情,带着我就去看房子了,而且见着了房主。中介公司的人就说了:"这位先生你看,人家房主已经答应了租给你房子,而且也不错,您看是不是能把中介费给我?"我一想不能上当,就问这房主,"你肯定是租给我是不是?别到时候又不租。"他说:"怎么会呢?您看我多善良、多老实啊!"我就把五百块钱给了"中介公司"。  相似文献   

18.
<正> 营业员作为特定环境下的推销员,仅仅具备文明礼貌、耐心细致、热情周到、微笑服务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推销技巧和说话艺术。据专家测算,一个优秀的推销员和一个普通的推销员,推销同类商品的业绩,前者高于后者30%,这30%的高出部分就决定于推销员的推销技巧和说话艺术。一、不要轻言"最低价"最低价"是最近几年买卖双方在讨价还价中爱说的一句话,几乎成了商家和顾客的口头禅。顾客购物常见问话一般是"这件商品怎么卖(或多少钱)?——可不可以便宜点?——最低价多少?"商家答日:×元——可以少点或不能少——最低价。在这一问一答中,殊不知商机正在悄悄溜过。因为当商家报出一个最低价格  相似文献   

19.
连环套     
前不久的一天上午,笔者正在自己开办的日杂门市清理货物,突然一自称某彩印厂的推销员走了进来,直接向我推销产品:“老板,你想不想卖我们厂生产的‘脱花胶’?每张进价才9角,市面上卖到了1块5、6,你可净赚6、7角。”“啥‘脱花胶’哟?没听说过,不卖。”我回答时表现出了一种不满的情绪。“别急嘛,老板,我把商品给你看了自然就明白了,保你赚大钱不费力”。此人说着便从包里取出一叠花花绿绿的“脱花胶”放在了我的柜台上。“你瞧,如今要买它的人特别多。”原来,这“脱花胶”就是以前一些家具店常用的,贴在家具上,撕掉胶纸后留在上面的一些图案…  相似文献   

20.
<正> 去年我分到一套两室一厅的新居,在装潢的最后一道工序——油漆家具时.找了个姓余的漆油匠,40多岁。在油漆家具之前,余师傅带我去一家油漆商店购买2千多元油漆,我付了钱。在返回途中,我半真半假地笑着问他:"余师傅,你为什么引我到刚才那油漆店?是不是有回扣?"他听我这一问也笑了笑回答:"回扣我不但不要,而且他还给我带来的顾客低价位油漆。我们约定,有到他店里买油漆的,他就会主动地推荐我这个油漆匠,同时还把我印好的名片发给买油漆人。对于他,既卖油漆,还可以免费提供相关服务信息;对于我,既能获得许多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