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城市而言 ,建筑犹如披在身上的服饰。作为沿边最大的开放城市黑河 ,他的建筑文化应该定位在哪里 ?黑河应该以什么样的城市建筑风格展示在世人面前 ?我个人认为黑河的建筑文化应该定在“沿边特色”上。一、黑河的沿边特色什么是黑河的沿边特色 ?黑河的沿边特色就是俄罗斯风格加传统民族风格。为什么这样理解呢 ?这主要是因为黑河的沿边特色是由黑河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黑河市地处在中俄间黑龙江的边界上。在中国几万公里的沿边疆界上 ,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色。黑河自 1 992年国家批准全方位开放以来 ,已成为对俄旅游和贸易的热点地…  相似文献   

2.
人类依江河生息,文明倚江河发育。在亚洲的东北部,中国和俄罗斯的边界上,就流淌着一条令人敬仰的河流,中国人称之为黑龙江,俄罗斯人叫做阿穆尔河。中国北方城市黑河,就依偎在黑龙江的身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她与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河相望,他们有如黑龙江怀抱中的一对孪生兄弟,黑河市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也被称为“中俄双子城”。现在让我们走近“中俄双子城”的黑河,来感受她的无穷魅力吧。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是中苏国际河流,位于黑龙江省北部边界,在北纬47°41′~53°34′、东经121°18′~141°28′之间,是世界大河之一,我国第三大水系。黑河地区处在黑龙江干流中段,边境线长358Km,流经3个市县。全区有土地面积68,726km~2,辖属7个市县,20多个民族,155.4万人。地区的党政领导机关在黑河市与苏联远东地区党政领导机关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仅就黑龙江流域而言,这中间江段乃是降解上游污染净化水质、保护下游水域减少污染程度的关键性江段。黑河  相似文献   

4.
谢春河 《黑河学刊》2010,(4):132-134
吉林省长春市图书馆保存了一批民国时期和伪满时期形成的反映黑河地区情况的日文史料,包括《黑龙江省黑河道》、《满蒙.黑龙江省大黑河金矿事情(未完待续)》、《黑龙江地方的砂金矿近况》、《省政汇览(第三辑).黑河省篇》、《黑龙江沿岸经济事情》、《黑龙江》、《满洲国现势.黑河省》等,这些文献内容翔实厚重,对研究伪满时期的黑河省历史极为珍贵。  相似文献   

5.
黑河神韵     
在中国东北部,有一条浩瀚的大江——黑龙江。黑河市就坐落在黑龙江的怀抱中。黑河,这个黑龙江的骄子。她坐拥兴安岭、头枕黑龙江,所辖的8个县(市)区和100多处景区珍珠般地洒落在687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72万勤劳智慧的黑河人正挥动着手中的彩笔,尽情地描绘着黑河的传奇画卷。这  相似文献   

6.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富有特色、最被重视的传统节日。清代从事砂金开采的黑河(瑷珲)采金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常年生活在黑龙江沿岸的深山沟壑中,这里的采金人对待春节格外重视,春节期间一直沿袭着祭山神、迎送财神和占卜等黑河采金人独特的习俗。  相似文献   

7.
黑河与海兰泡隔江相望,是中俄界河上互市贸易的一对姐妹城。自1900年发生黑龙江上的悲剧后,黑河被战火夷为平地。1907年清政府派员收复黑河,黑河复苏了。从1907年至1917年的十年期间,中俄两国相继发生了完全不同类型的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在黑龙江没有引起轩然大波;而俄国的十月革命对中国的边境产生了极大的震动。黑河这个当时只有两万人口的小城,一时间竟成了国际势力角逐之地。黑河边境纪实,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远东革命对中国边境的影响,也反映了中、俄、  相似文献   

8.
黑河市位于黑龙江流域中游右岸,黑河区域是北方少数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公元五世纪至十三世纪室韦人曾生活在这里。《魏书》中所记载的捺河即是黑龙江的古称,区域内卡伦山林场的老羌城遗址初步断定为室韦国王城,公别拉河流域是古室韦人聚居地之一。  相似文献   

9.
1920年4月由黑河警备司令、黑龙江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巴英额主持,由黑河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周康寿编辑的《黑龙江黑河临吋警备司令部参战成绩报告书》,收集了十月革命时期俄国远东阿穆尔省和  相似文献   

10.
1934年,日本侵略者在黑河设立伪黑河省,管辖黑龙江上中游的上至漠河下至佛山等8县。由于8个县均处于与当时敌对的苏联一江之隔的地理位置,日伪统治十分森严,加之气候严寒,且没有中共地方党的组织等原因,使这里的抗日一个争除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之外,还具有更大的艰苦性、广泛性、自发性、外援性的特点。即东北抗联在这里的斗争是十分艰苦的;东北抗联在这里的斗争是得到了各族人民广泛的支持和帮助;黑河的抗日一个争多是自发的爱国群众的斗争;黑月的抗日斗争得到了苏联国际主义的援助。一、黑问的抗日斗争是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