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葛举玲 《活力》2004,(3):97-98
合同是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对未来事务所做的安排,可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即使有着丰富的交易经验和深厚的法律知识,也不可能对未来尚未发生之事做出尽善尽美、天衣无缝的安排,所以合同中总会有一些条款不明确、不具体或者合同中出现漏洞,而且当事人对合同条款和用语也会产生不同认识和理解,此时争议  相似文献   

2.
一般情况下,一个合同应具备主体、标的、品质、价款、履行地点、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但在企业的经营实践中,条款不完备、约定不明确(两种情况在本中统称为“内容不完善”)的合同十分常见,致使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对于内容不完善的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补充条款进行修正。但如果当事人未对合同条款进行修正,则应按照法律规定,分清情况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3.
预约合同的产生和成立 在企业的经济行为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的条件尚未成熟,但又不愿意失去交易机会,此时往往会进行预约。为这种预约所签订的合同一般称之为预约合同,也可以称为预约、预备合同和预备性合同等。对预约合同的概念,我国立法上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释,学者们一般将其定义为“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合同之合同”,其将来应订立的合同称为本约合同。预约合同本质上属于债权合同。预约合同成立的要件,与一般合同的成立要件相同。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方面:1.合同的主体合格。2.合同内容应当确定、可能,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3.意思表示有效成立并且达到一致。  相似文献   

4.
合同解除是我国合同法中的重要内容,对其相关理论研究也是我国民法研究中的重点问题。合同解除是在合同正式生效后,由于某一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出于特定情况而做出的中止合同的一种行为制度。由于合同解除会对当事人双方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合同解除的损害赔偿也是合同法中重点研究的内容。在我国的合同法中,合同解除和损害赔偿的过程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但对于赔偿的具体条件、内容等都没有进行明确的划分。本文从合同解除的内涵入手,重点研究了损害赔偿的实施过程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喆  韩明阳 《活力》2011,(11):51-51
在传统民法理论上,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法律明文规定和当事人明确约定为限。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和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的事项。对合同当事人不具有约束力。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合同效力不断扩张,当事人所负义务也有所增加.附随义务理论的提出和在实践中的应用,即为典型。 所谓附随义务.是指当事人之间没有明确约定,但为维护对方当事人的利益.依社会的一般交易观念或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当事人应负担的义务。  相似文献   

6.
《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笔者认为,从我国《政府采购法》体系整体考虑,政府采购合同内容并非完全不能变更,为更好地发挥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在未改变合同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对合同内容进行非实质性的变更。  相似文献   

7.
合同自由是两个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合意,合同一经完成,合同宣告成立,当事人便受到合同的约束。合同本质就是当事人通过自由协商,决定其相互权利义务关系,并根据其一直调整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为使当事人意思能够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当事人仍然享有决定缔约,缔结伙伴和活动内容,决定合同变更和接触等自由。当事人在法律范围内享有这种自由都是自由原则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格式合同是合同一方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未与对方协商拟定的,并在订立合同时不允许对方对其内容作变更、且绝大部分条款都是格式条款的合同。  相似文献   

9.
王仁慧 《民营科技》2013,(4):191-191
违约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制度,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通过约定在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当承担具体的法律责任,从而使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确。违约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指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时应当承担的财产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以法律保护为后盾,在发生了违约情况后,由当事人根据合同的约定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责任,如果就确定违约责任或者承担违约责任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请求仲裁机构(有书面约定的情况下)或者法院予以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0.
抗辩权是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就对方未履行或不能保证履行对等给付义务时可以不履行的规定,不安抗辩权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所谓不安抗辩权是在后履行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的情况下主张的抗辩权,目的在于保护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债权、督促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但它必须在严格限定的条件下行使。  相似文献   

11.
因合同用语不规范引发的纠纷类型主要有: 表述合同性质的用语不规范 合同的性质直接决定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合同性质不同,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不 同。如“代销合同”与“购销合同”,前者当事人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代销期间物权 不发生转移,而后者双方当事人之间是一种买卖关系,一经验货,买方承担风险责任。农民 在订立合同时往往不注意两种合同的区别,把“代销”合同笼统地写成“购销”合同,由此 容易引起纠纷。  相似文献   

12.
合同除有效和无效的以外,还有的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既不能归入有效合同,也不能归入无效合同,这类合同的当事人,有权依法请求仲裁机关或人民法院予以撤销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可以撤销的合同有以下两种:一是当事人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这主要是指:1、当事人对合同的内容,如合同的性质,当事人的资格,标的物品的品种、数量、规格等有错误认识,从而形成与自己的真实意思相悖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2、这种错误认识对当事人作出判断、表示意思有重大影响。第二是显失公平的合同。所谓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利…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7,(30):72-74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明确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然而在合同签订中却存在很多问题,造成合同当事人产生矛盾纠纷,也给竣工结算审计工作带来一些障碍。为了在内部审计中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本文以实例来分析施工合同签订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给出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提炼了风险防范的实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杨思嘉 《河北企业》2023,(10):158-160
合同目的表明了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所欲达到的期望或目标,具有主观色彩,且与动机相区别。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在当前良好的市场经济氛围中,查明合同目的有助于探讨合同成立、生效、解释、解除及救济的相关问题。由于合同目的的出发点在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就决定了其必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查明合同目的时不得不考虑当事人的真实想法。但出于交易安全与市场秩序的考量,同时也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平和正义,客观因素也必须纳入考虑范围之中,因此合同目的的查明应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视角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中小企业》2006,(7):64-64
合同解除权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依据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权利。《合同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第九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相似文献   

16.
现实交易中,当事人在合同中所使用的文字、条款有时并不能明确表达他们的真意,如遇字词句等文义含糊或歧义,或约定不详等.当事人若由此发生争议,即需对合同内容作正确解释.现行合同法有关合同解释的规定较为简单,故在实践中常遇到困难.本文仅就合同的一般解释方法作粗浅探析,试图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陈玉江 《中外企业家》2014,(12):110-111
合同法上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是恢复原状,也就是说,使无辜的当事人处于他未受到损害或损失的状况。根据这个原则,如果合同的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法院授予当事人的损害赔偿数额,一般应使他处于假设合同得以顺利履行的情况下它将处的状况。在某些情况下,则应当使对方当事人恢复到未签订合同前的情况。我国运输合同中,违约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包括不完全赔偿原则和合理预见原则。  相似文献   

18.
射幸合同     
《财务与会计》2013,(11):14-14
射幸合同是当事人一方是否履行义务有赖于偶然事件的出现的一种合同,射幸合同是民事合同中的一种,它属于双务合同的范畴,即缔约双方负有相互给付的义务,这种合同的效果在于订约时带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9.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明确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基础,然而在合同签订中却存在很多问题,造成合同当事人产生矛盾纠纷,也给竣工结算审计工作带来一些障碍。本文指出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时应注意正确选择合同类型、仔细了解合同条款、注意条款一致、重要条款考虑周详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自《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财政部门依法行使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职权。目前,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侧重点在于采购阶段。而在中标、成交供应商确定后,如何依法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如何依法监督合同当事人瞪行合同义务,以及如何处理合同争议等问题,往往不被重视,甚而被忽略。本文对目前政府采购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管理的应对之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