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志坚 《经济前沿》2006,(2):148-151
建区以来,我区树立了“环境是资本、生态出效益”的理念,确定了在发展较早的西部区域实行“发展中保护”、在发展较晚的东部区域实行“保护中发展”的协调发展思路,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山海资源,因地制宜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2.
建区以来,我区树立了“环境是资本、生态出效益“的理念,确定了在发展较早的西部区域实行“发展中保护“、在发展较晚的东部区域实行“保护中发展“的协调发展思路,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山海资源,因地制宜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引黄工程沿线区域生态经济基本特征出发,从引黄工程所带来的经济、生态、社会影响效应入手,围绕“生态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主题,拟定了“引水为本,兼顾沿线,强化辐射,共同发展;服务引黄,依托引黄,开发开放,兴区富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界定了引黄工程、输水区域和受水城市三者的经济利益和生态功能关系,确立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和重点任务,并相应地提出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抚仙湖保护与湖区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抚仙湖是云南高原湖泊中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是云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水量、提供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养殖水产品、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发展旅游的功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脆弱的生态系统,给沿湖人民带来了严峻的生态保护任务。只有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思想,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着力建设生态抚仙湖,才能促进抚仙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在实施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与已经实施的各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相互配合,通过“叠加效应”“协同效应”“融合效应”共同构成多层次的区域发展战略体系,旨在全面擘画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空间格局。实施区域重大战略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构建完善统筹机制,进一步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6.
刘华  廖树峰 《经济地理》2007,27(3):492-495,491
“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茂名小良水保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生态经济实体。文章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应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小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科学定量地评价小良当前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为综合评价和谋划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思路,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集保护、恢复与开发利用于一体的有效途径,促进小良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识别泛“胡焕庸线”过渡带及建构本区域和面向全国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策略对全国国土生态安全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揭示我国国土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及自然社会经济因子在“胡焕庸线”两侧的梯度变化特征,采用梯度分析和突变检测分析等方法,分析诊断各因子突变线并识别突变区域,识别确定了泛“胡焕庸线”过渡带及其空间范围;通过泛“胡焕庸线”过渡带的地学认知,深度剖析其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潜力与挑战,提出建构泛“胡焕庸线”过渡带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战略,以重大工程为关键举措,发挥独特“自然—人文”区域优势,构筑泛“胡焕庸线”过渡带“一带”“二道”“三屏”“多极”的中部生态—经济—文化协同建设绿色发展空间格局,对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理论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斌 《经贸实践》2023,(1):49-50
<正>通过转型升级,丽水经开区生态合成革产业形成了产业规模达120多亿元的区域特色传统产业集群,成为国内发展最快、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合成革工业园之一。近年来,丽水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定“工业强市”方向不动摇,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高颜值”、工业发展“高质量”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了从打造生态工业到全力做优工业生态的蝶变。  相似文献   

9.
正权力名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关键词:严格补偿有关法条:第二十九条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相似文献   

10.
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按照“理论构建—实证分析—路径探究”的研究脉络,探究共同富裕背景下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发展路径。研究表明:(1)生态城市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载体,通过吸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有益于激活城市内在发展动力,也可以与共同富裕实现有机衔接,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2)湖州市整体上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上有着可继续释放的潜力,但是仍面临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内部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等现实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3)从多角度提出了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与共同富裕有效衔接的路径,以期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基于生态文明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发展生态旅游体现出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生态旅游发展的形式多样,开发潜力巨大。为推动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应积极开展生态价值观的宣传,改革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经济交错区是关系到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也是在经济发展研究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领域,而从生态经济发展的观点来审视这个特殊区域的发展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城乡经济交错区的生态经济具有依托城市,以城市市场为导向,时空替代概率大,边缘效应强等特点,乡村城市化和都市农业是城乡经济交错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发展规划、资源利用、生态环境要素、城郊生产、承接城市环境压力以及生态环境深度开发等方面对城乡经济交错区的发展和保护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态经济是人类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确立的一种新经济样式。“红三角”作为欠发达地区,其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本区域内的生态优势参与到“珠三角”乃至东南亚经济的产业分工当中,运用生态理念改造本区域内传统的资源型产业,构建出生态经济强区,最终实现本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地处山东省的东北部,是我国唯一一个尚未全面开发的大河三角洲.由于自身成陆时间较晚,整个生态环境依然十分脆弱,再加上以石油为主体的工业污染的屡禁不止,开发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不言而喻,并由此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继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后,2010年,国家发改委又批复了《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加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是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护自身及渤海湾生态环境、确保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内涵和辩证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探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矛盾,指出兼顾生态保护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从宏观上就经济发展中的生态保护问题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发展生态功能区是新常态下实现绿色发展、包容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蒙阴县在发展中形成了“生态主导、控促结合、特色产业、点状发展”的模式,重视生态建设,着力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秉承绿色发展,严控行业和项目准入;强调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立足本地资源,有针对性地培育产业增长点.但也要看到,目前蒙阴县的生态环境压力依然较大,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仍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有待建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可持续发展动能不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亟需改善民生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良好社会的高度重视,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伊舂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区之一,在我国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近年来,伊春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的总体发展战略,突出抓好严管资源、停伐红松、林权制度改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等几件大事,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国家五大建设任务之一,区域旅游规划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文章从生态文明理念重新审视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挖掘各时期旅游规划理念、方法和技术中蕴含的生态文明理念。然后,重点论述了当前区域旅游规划在贯彻实施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促进资源节约、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的科技支撑作用。最后,对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区域旅游规划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融合了生态智慧的震后区域复兴对于实现“自然-社 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11”东日本大 地震后,日本政府为应对地震及海啸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造 成的破坏,整合优化原有的多个自然公园以成立“三陆复兴国 立公园”作为推动区域复兴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基于生态智慧 的灾后重建新途径。梳理以三陆复兴国立公园为核心的日本 东北地区区域复兴再生理念、具体措施及建设支撑体系等内 容,总结依托于自然保护地建设的灾后重建和区域复兴策略 与经验,即在进行基础设施恢复和防灾减灾建设的同时,开 展自然保护与修复及相关产业复兴,并推进文化教育。立足 于这一可推广的模式,从生态智慧的自然观、资源观、文化 观、生命观,以及规划管理经验等方面提出完善中国灾后重 建框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 《经济问题》2005,(3):72-73
生态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形成的生态经济活动,其基本理念是依照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改进生产技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如果说经济的信息化可以使区域经济获得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那么经济的生态化将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有助于我国生态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