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营经济的和谐发展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民营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民营经济发展中资本利益与劳动利益的关系等新问题。通过创造良好宽松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增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建立协调民营企业内部利益协调机制,推动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民营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女性维权机制建设对于维护妇女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妇女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女性维权机制存在着解决问题实效不强、特色工作成果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妇女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完善维权格局,提高妇女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只要系统内部诸要素协调有序,系统就会运行平稳,所谓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各子系统均处于有序状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作了阐述.即注重激发社会活力,协调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从会计学角度出发,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是充分运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各个阶层的社会利益,保证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使社会得到全面发展。目前.权益会计还远远不能满足和谐社会的要求,缺陷如下:一是企业亏损的承担仅是物质资本投资(债权人和所有),人力资本所有不承担任何责任;二是只有物质资本所有才能享有对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收益分配权,人力资本所有在企业的利益除了报酬以外一无所有。因此,需要变更权益会计体系,以满足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人民的意志,而且也升华为执政党的主张。在这个利益分化的时代,如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甚至动荡的根源。自由与和谐是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社会价值,我们应当从法律制度层面加强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创造社会自治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利益范畴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范畴,重视研究现实利益问题既是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客观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必然.社会关系的实质是人的利益关系,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在于实现利益的和谐,研究利益问题,协调利益矛盾,解决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和谐是我们研究解决社会问题以最终达到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在地要求各种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地分配。而教育公平则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在社会博弈中提供了实现利益均等的机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中西方自古就有的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我们党在目前形势下再次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有其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概念,必须在保证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建立公正的利益协调和平衡机制,健全强有力的利益实现保障机制,再结合以和谐文化重构和谐社会的心理支撑机制,相信中国可以破解这个世界难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布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等障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不协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考验,必须从制度上探寻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党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布置,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等障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不协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考验,必须从制度上探寻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应理解为既充满活力又协调有序的均衡、动态的发展过程。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面就是界定和保护社会各阶层的财产权。财产权不仅为社会带来活力与繁荣,也是利益协调的基础与边界。财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既有赖于国家权力的公正与中立,也需要社会民众的认可与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