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管理范畴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分支便是现金流管理。随着货币紧缩的经济政策执行,现金流占据了管理领域的重要地位。本文在参照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现金流为线索,主要探索企业现金流预警问题及防范。  相似文献   

2.
周建波 《商》2014,(6):228-228
IPO抑价一直是股票市场的一个异常现象,一直困扰着无数的研究者,不少学者对其刻苦钻研,呕心沥血。国内外的研究理论也是浩如烟海,莫哀一是。本文的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国外不同研究框架下的理论模型、基于国外理论的国内研究及实证、国内经济制度环境下IPO抑价研究。  相似文献   

3.
钱婧 《消费导刊》2011,(8):71-72
自2007年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三家城商行上市后,城商行的A股IPO就被搁置,三年内无一家成功上市。前不久农行、光大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未上市的已寥寥无几,加上重庆农商行在H股成功上市的冲击效应,使得IPO的聚光灯再次聚焦城商行。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就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新出现的IPO契机,为城市商业银行不断改善上市环境以便早日上市提供相关建议及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创业板市场的成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创业板IPO盈余管理风险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的动因及存在性,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与建议。对在创业板首年上市的50家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盈余管理幅度不明显,仅在IPO前一年存在通过可操纵流动性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型的上市公司比非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型的上市公司在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前收益法中收益指标主要净利润、公司自由现金流及股权自由现金流三种,本文拟对各种收益指标的概念及其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使用2004-2017年2284家IPO样本,对新股发行特征对IPO溢价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资本市场的IPO定价是多种因素影响的一个综合结果,其中证监会的发行审核管制和发行价格管制是导致IPO异象的主要原因,而信息不对称、市场情绪和承销商共谋也会促使IPO收益上升。  相似文献   

7.
IPO审核是证券市场上十分重要的一关,企业闯关IPO审核通过与否,对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及声誉是非常重要的检验。基于这种认识,论文阐述了IPO审核被否的主要原因。由于2017年IPO被否率高企,审核数达历年高点,依据证监会披露2017年IPO审核被否的会计师事务所排名和数据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IPO被否对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声誉的影响,认为应该从企业IPO申请条件、IPO审核的角度探究IPO审计声誉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会计师事务所更好地做好IPO审计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探讨适合我国的IPO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9.
由失败的中国企业海外IPO例子引出承销商的对比剖析,得出结论由于制度和承销商自我定位的缺陷导致中国的承销商缺乏竞争力,只有在这两方面进行改进才能有出路。  相似文献   

10.
何谓IPO?     
当下,我国企业家对IPO是趋之若鹜,大多数的企业家部十分羡慕上市公司,认为上市是一种荣耀,不想让自己企业上市的企业家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11.
12.
由失败的中国企业海外IPO例子引出承销商的对比剖析,得出结论由于制度和承销商自我定位的缺陷导致中国的承销商缺乏竞争力,只有在这两方面进行改进才能有出路.  相似文献   

13.
程久志 《消费导刊》2010,(3):120-120
融资是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最主要动机。目前我国企业上市主要是通过IPO的形式来实现的,但是IPO的高门槛使得许多企业望而却步。借壳上市的出现,使得非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一定途径获得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再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方式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在选择上市途径时,IPO还是借壳上市,本文对两种模式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投资决策前现金流量表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风险是投资者和债权人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所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能全面了解投资项  目的营运状况,使投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现金流量表无疑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决策工  具。从现金流量表入手,对一些重要指标进行分析,以期对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投资决策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16.
王孟 《市场周刊》2014,(3):42-45
中国与股票结缘已久,从某种程度上说。世界上第一只股票的发行,便与我国有关。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创业投资机构在IPO中的作用做了各方面的深入研究,但是作者发现国外现有的文献多数是实证研究,理论研究较少,且实证结论也各有不同.@@再纵观国内的学术研究,由于比之国外而言起步较晚,因而文献也较少.且仅有的一些研究也多在于比较创投支持企业和非创投支持企业的IPO溢价程度,因此未来我们还需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来研究一下本土的创业投资机构在IPO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Facebook曾数次传出IPO消息,但最终都以获取私募资金而告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1991-2012年间1 733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政府管制因素纳入IPO抑价模型,并综合市场环境、公司质量和信息不对称等影响因素,验证了政府在发行和定价上的管制行为对A股IPO抑价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A股IPO抑价现象与新股发行定价的政府管制程度显著正相关,而核准制与询价制的实施显著地降低了IPO高抑价水平;政府管制因素可以解释A股市场上的IPO浪潮现象,其表现为当期高的IPO平均抑价率会引起6个月后IPO数量的显著上升,这一滞后期长度与IPO公司向证监会报送材料至审核通过的等待时间相一致。所以,政府应当逐步减少对IPO的干预,实现监管和审核的真正分离,从而提高发行市场效率,完善新股发行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20.
潘令希 《中国市场》2014,(43):92-93
2014年的新股发行已经到达第三轮,针对二级市场的信息进行分析可知,扩容对行情产生的影响已经处于较为明显的弱化趋势,而且有逐渐消除的态势。新国九条当中规定,建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制度,让新股IPO的制度架构得以确认。从这个意义上说,IPO发行制度开始出现与国际接轨的趋势。由此可见,其重要地位得以凸显,对IPO发售机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