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概况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IF-DI)到走出国门进行海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的过程。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中的一个雷要部分,中国对外直接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选取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验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信设施对我国OFDI的影响以及金融发展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东道国及其周边国家通信设施水平的改善,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在东道国的直接投资;东道国通信设施的发展有赖于其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通信设施水平就越高。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我国在"一带一路"地区投资时,应同时考虑东道国的通信设施与金融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构建投资便利化衡量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在确定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得分的条件下,采用固定效应的检验方法考察2008-2016年沿线国家投资便利化水平对中国OFDI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便利化、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正向拉动作用;而东道国与投资国的距离对OFDI呈负向影响。未来中国应积极推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升合作国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并通过推动区域投资一体化,带动跨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的投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投资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对外投资结构失衡、投资区位失衡、投资主体失衡及投资领域失衡的四维失衡现象,研究表明,金融抑制是中国对外投资失衡的主要原因。为了促进中国对外投资的均衡发展,应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审慎推进资本项目改革,从而不断放松金融抑制,提高金融发展水平,进而促进中国对外投资的均衡、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7.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中,支持投资对出口创造效应的结论相对较多,对于进口的作用分歧较大.本文采用2004-2007年样本期间,我国分别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对外投资时于进出口都有正的影响,但是对于进口影响的系数不显著.并且在此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中,支持投资对出口创造效应的结论相对较多。对于进口的作用分歧较大。本文采用2004-2007年样本期间,我国分别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对外投资对于进出口都有正的影响,但是对于进口影响的系数不显著。并且在此结论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构建投资便利化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4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投资便利化水平与对外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便利化水平两极分化趋势明显,且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本文从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制度和规则建设,以及强化形势研判,防范投资风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税收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性日益显示。本文将东道国税收环境概括为总体税负、税制合理性、税收管理效率与税收透明度四个维度。本文收集了2012-2017年沪深A股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170家上市公司在77个境外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方法从微观企业行为出发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与东道国税收环境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倾向于在总体税负低、税收效率高且签订税收协定的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但对东道国税收透明度的敏感程度不高;不同的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环境敏感度也不同,批发和零售行业对东道国税收管理效率、税收透明度更为敏感,而制造业则对东道国税制复杂程度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竞争力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税收竞争力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因而,中国政府应致力于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与区域协调,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税收新体系;为企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提供优质的跨境涉税服务和税务风险预警指引,从宏观上引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健康发展;完善国内税收政策体系以提升国际税收竞争力,更好吸引外来投资;企业应密切关注东道国税收政策变化,有效防范风险,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发展,本文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和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三方面阐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的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5.
探究最低工资标准与\"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和交互影响对于评估优化政策、指导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一带一路\"倡议纳入研究框架,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和次数两个方面考察\"一带一路\"倡议与最低工资标准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和交互影响。研究发现:最低工资标准和\"一带一路\"倡议直接促进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与最低工资标准的交互作用下更倾向于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16.
17.
18.
贾瑛 《金融经济(湖南)》2015,(6)
随着近年来我国外向直接投资的兴起,以及对出口结构改善以提高本国产品长期竞争力的需要,本文主要研究出口贸易结构与对外直接投资间的关系.通过1990-2012年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结构的相关数据,运用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多元回归方程的估计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本文在研究两者关系时,主要关注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渠道产生的改善效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2—2019年11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碳生产率的影响及金融发展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碳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OFDI对其分解项技术进步有促进作用,OFDI对其技术效率产生抑制效应,OFDI主要是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对母国碳生产率产生正向作用;相对于其他类型国家而言,OFDI对高收入、高工业化和低OFDI国家的碳生产率产生的正向影响更大;金融市场规模、金融系统效率和金融发展深度在OFDI与母国碳生产率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金融市场稳定性起到一定程度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我国的投资重点也逐渐转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该地区汇集了世界六大文明、五大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在这里表现得非常明显。近年来沿线国家经贸交流往来密切,投资过程中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投资的隐性影响日益突出。本文选取\"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2010-2017年的投资数据,研究文化差异对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影响,实证发现文化差异会抑制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然而被投资国的制度质量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或弥补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即使两国文化差异较大,短期内东道国可以通过提升制度质量来吸引外资从而减弱文化差异带来的不利影响,长期来看各种文化需要互鉴互赏,增进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共同参与谱写\"一带一路\"上美妙的文明\"交响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