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创记录地达到7013.4万吨,较1999年增加了91.5%,造成进口量猛增的原因,一是国民经济增长加快,拉动内需增加,二是国内原油产量增长有限而出口量增多,三是成品油进口量减少而出口量增加,四是在油价下落,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原油进口量和炼厂加工量未能及时调减,石油消费和进口石油的快速增长呼唤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石油安全体系,呼唤全社会重视并大力推动节能,调整不合理的能源结构,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并认真加以贯彻落实,此外,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运作规律,抓好市场预测,根据市场的变化搞好原油进口,炼厂加工,成品油销售和库存等环节的衔接和协调,也是我们必须尽快掌握的一种管理技巧。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石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变化相适应、在政府调控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但是,国际油价形成机制的特殊性,决定了期货投机对石油价格的波动有很大影响。在石油进口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只有建立合理有效的进口石油的价格形成机制,才可能摆脱国内油价单纯“追踪”国际市场油价的状况。为此,我们需要努力探索用市场的手段来抵御市场风险的办法,其中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建立市场化的风险采购方式。风险采购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应是一种组合战略,现阶段可考虑采用听证会基础上的政府主导定价方式或者通过期货交易方式的运用来确定价格。不论采取何种定价方式,国内油价形成机制都必须从单纯被动的价格接轨向与国际油价形成机制相适应、维护合理油价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
吕天玲  张霞 《中国石化》2006,(10):19-20
近日国际油价虽然呈现略微下跌趋势,但是,长期的表现仍然是居高不下。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净进口原油7033万吨.进口额320亿美元;净进口成品油1203万吨,进口额43.7亿美元。上半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47%。作为石油进口大国,中国能源安全问题一直牵扯着世界的神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给我国经济和国内石油石化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2005年进口原油1.65亿吨,花费600亿美元,出现了500亿美元创纪录的石油贸易逆差,较上年扩大25%。尽管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开工率达到正常产能的95%以上,但地方炼油企业的开工率只有60%,并未增加产量满足强劲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受经济增速趋缓、电力等能源供应形势好转、替代能源较快发展等因素影响,三季度石油需求增速略有回落。因国际油价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较低,三季度原油加工量和大部分油品产量增速有所下降;石油进口继续较快增长,出口增速也加快。三季度国内原油基准价波动上涨,成品油零售中准价没有调整。预计四季度国内原油产量增速仍将平缓,原油加工量和多数油品产量增速将有所下降。石油进口将受到影响,出口增速将有所加快,成品油供应形势不容乐观。原油价格将保持高位,成品油价格没有下调空间。上调幅度也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能否承受高油价之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世念 《中国石化》2004,(11):14-16
如果说在20世纪的三次石油危机中,由于经济的封闭和没有对进口石油的需求,国际油价的飞涨几乎与中国经济无关,没有对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的话,那么,这次国际油价的上涨却与中国经济息息相关。这次国际油价的持续高涨发生在中国加入WTO,石油需求大幅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0%新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高油价”,体会到了什么是“全球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比2000年放慢1%左右,同时由于1999~2000年世界油价持续走高,节能和替代能源再度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估计2001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率将下降。2001年,非欧佩克的石油供应量将增加,欧佩克将会根据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调整石油供应量,以使世界油价保持在一个较合理的水平。预计2001年世界平均油价将在25美元/桶左右。我国石油需求增长率也会比2000年下降0.5%左右,大约为5%,在正常情况下,估计原油净进口量将达到6000万吨左右。原油加工量大约为2.15亿吨。国产成品油将满足大部分国内需求,有些油品特别是汽油供大于求,需要组织出口。LPG、燃料油、高品质航空煤油仍需进口,但净进口量有可能下降,我国成品油供需的地区和季节性不平衡仍将存在。政府将会运用燃油税等手段使国内成品油价格保持在一定的高位,并会进一步促进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国际油价影响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中国石化》2009,(4):40-41
石油工业是影响国家安全和经济腾飞的重要产业,我国要在国际油价方面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必须充分发挥消费大国的需求优势,积极融入全球定价体系,积极争取石油定价的参与权,变被动承受者为积极的影响者。  相似文献   

9.
美伊战争对中国进口石油的警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伊战争的硝烟已渐渐散尽,但其对中国经济、对中国石油石化产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受冲击最直接的应为石油进口及相关产业链条。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口量逐年增大,成为石油进口大国之一,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30%。但原油进口来源过于单一,近60%的进口总量  相似文献   

10.
1994年国内石油市场由于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以及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出现了三个方面的变化。油价的变化是:国家定价,市场引导,先升后平,稳中浮动。流通体制的变化是,原计划外原油除油田自用和合理损耗外,全部提供给石化总公司加工,成品油通过“一主二辅”三条渠道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受1993年下半年和1994年初进口油失控的影响,市场供过于求。预计1995年国内原油供应缺口不大,成品油供求会逐渐趋于平衡,油价总水平将与1994年基本保持一致。流通渠道尚存在某些薄弱环节,今后需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1.
顾永康 《中国石化》2006,(12):18-20
世界经济对石油能源呈较强依赖特征,中国作为石油生产及消费大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由1995年的6.6%提高到2005年末的40%以上,净进口总量已经达到1.36亿吨,约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6%左右。根据美国华盛顿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预测,按照2005年中㈢进口石油增长趋势,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可能达到每天300万桶.2015年可能达到450万桶。研究近十多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涨跌情况,发现我国石油进口量及价格存在“价涨量升、价跌量降”的现象,即国际原油价格上升时,我国石油进口量就大为增长:当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时,我国石油进口量就出现明显减少。正当我国年底前开放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浙江镇海石油储备基地开始正式储油投用之际,探讨这种现象或许对降低石油储备支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海运原油和油品出口限价及欧盟禁运令分别于2022年12月5日和2023年2月5日生效。“限价”是西方考虑油价水平和石油市场供需平衡条件下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的有效策略,其目标是在油价稳定与削减俄石油出口收入之间取得平衡。“限价令”对俄罗斯原油出口影响相对有限,但油品出口可能面临较大影响,俄罗斯将被迫加大原油出口量以弥补油品出口减量;欧洲短期内可能面临柴油短缺;后期国际柴油价格有可能走高,裂解价差上升。未来国际油价运行将显著受到西方限价指引的负面影响,同时加速全球海运石油贸易格局重塑。“限价令”标志着西方与资源国定价权博弈进入新阶段,建议中国石油企业在油气贸易中探索建立人民币结算机制。  相似文献   

13.
2004年一季度我国石油市场供应充足,供略大于需。1~3月,我国共加工原油6663.5万吨,同比增长17.1%;共生产原油4261.6万吨,同比增长2.4%;成品油需求增长较快,估计同比增长率达7%左右;绝大部分石油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率在10%以上。石油价格在较高水平波动。国内四种原油基准价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走势上有较大的差异性;汽柴油中准价平均水平相对较高。二季度正值传统消费旺季,经济快速增长、高能耗产业快速发展、燃油发电需求较大等因素,将使我国石油市场处于需求旺盛的状态。政府和两大石油集团以及其他石油经营商对二季度的石油需求都有一定的认识,原油和油品的供应会保持较高水平,但也有一些限制成品油供应的因素。受国际油价的影响,预计二季度国内原油基准价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汽柴油的平均市场价格可能要高于一季度或与之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存在以下问题:(1)国产原油价格偏低,促使炼油建设项目盲目发展;(2)国内成品油价格过低,刺激消费,造成浪费严重;(3)在国家统一定价下,炼油企业难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4)现行石油价格政策不利于利用国际石油市场调节国内供求关系。我国现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已难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宏观调控的要求,建议建立新的石油价格调控机制。新机制原则上应使从事石油生产、加工及流通的各类企业有其合理的利润率,用户使用国内原油或成品油与进口同类资源的成本应基本相同。对国内原油价格应制定与国际油价相关联的,包括税收、油价变化等因素在内的作价关系;对国内成品油价格应在国际油价的基础上加上增值税、消费税等税费,并逐步将出厂价中的消费税转移到批发或零售环节征收;对国产陆上原油、海洋原油、进口原油和进口成品油应收取石油储备基金(或税)。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1.4%,为过去13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石油净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1.855亿吨,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49.85%。原油净进口量达到1.594亿吨,同比增长14.8%。2007年,国际成品油市场的高价格刺激了国内油品出口,并使燃料油进口量缩减13.7%,降到2412万吨。2007年秋季的“油荒”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不惜亏本大量进口柴油和汽油,以解国内市场“燃眉之急”。受国际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国内炼厂增产和液化天然气等替代燃料发展的影响,2007年中国液化石油气净进口量继续下降,降幅达28.6%,由上年的521万吨降到572万吨,进口量萎缩到10年前的水平。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长可能仍高迭10%或更高,油品需求保持旺盛增长,石油净进口量预计达2亿吨左右。国际油价空前高涨和国内通货膨胀风险可能继续阻碍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实行。  相似文献   

16.
石油风险不容回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首破7000万吨大关,达到7013.4万吨,较上年的3661.4万吨猛增3352万吨,增幅高达91.5%,这也是进入90年代后,继1997,1999年我国进口原油两次超过3000万吨以来,进口量最多,增势最锰的一年,据海关统计,受原油进口激增,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的双重影响,2000年我国以原油,成品油进口癖用汇减去同期出口原油和成品油创汇计的石油净进口用汇从1999年的54.9亿美元陡增到142.6亿美元,当年多支出外汇87.6亿美元,我国2000年原油进口量如此大的增幅和石油净进口用汇的激增,已引起国内外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国际油价高企情况下我国油价倒挂所产生的炼化环节的亏损和迎接2006年底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放开外资进入的挑战,我国开展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虽然市场化是定价机制改革的总方向,但介于我国市场化条件的不成熟,我国应实行逐步实现市场化的方法,同时要注重配套措施的改革,如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建立公平有效的成品油市场,建设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和石油期货市场,我国只有完善了这些软硬件才能真正的实现油价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经济持续稳健增长的宏观大环境下,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外贸一直呈快速增长之势,且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大于进口贸易增长速度,进口依存度比较大的产品“量减”而“额增”现象比较突出。从进口来看,原油进口由去年激增变为匀变增长,远低于去年的增速,合成树脂等产品进口量下降进口额增长;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原油进口数量急剧增加。石油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而我国煤炭与天然气资源相对比较丰富。统筹规划并合理利用煤、油、气资源,通过煤化工、石油炼制、石油化工3个行业技术上的互相借鉴,资源上的互相替代,产业链的互相补充,尽量减少石油的消耗,以减轻对进口原油的依赖。  相似文献   

20.
因石油制品巨大,亚太地区每年要花费巨额外汇购买石油。研究表明,亚太地区的石油进口价格明显高于欧美的石油进口价格,1990-1999年亚太地区从中东进口原油的价格平构比欧美进口油高出1-1.5美元/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中东产油国出口到不同地区的原油采用的参考油和价格调整因素即升贴水不同。在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条件下,亚洲国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石油贸易方式组合,寻找多种油原,加强与石油供应商对话以确定合理的石油价格定价机制,加强亚太地区石油进口国的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风险等措施,来减少石油进口中的不必要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