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恩育  朱健  俞越 《浙商》2012,(2):40-41
2012年已经揭开序幕,这必将是艰难的一年,也是带着无限可能的一年。不少企业家对世界经济形势不看好,却同时流露出对机遇的渴望和热情。 美国经济是否继续其下行曲线?欧债危机是否会将整个欧洲拖入泥泞的沼泽,或者蔓延至更广泛的领域?2012年中国将迎来什么?中国经济是否会逆势上扬?中国民营经济在2012年将会面临怎样的机遇和困境?一直敢为人先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又会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国经济学年会讲话中多次使用“通货紧缩”这个词,这在世界经济和金融界引起了极大的不安。自那时以来,世界经济是否已受到通货紧缩的压力?世界经济是否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将进入全球性的衰退?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经济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田丰 《中国海关》2013,(11):78-78
是否将成为世界经济重拾增长信心的一年?发达国家将集体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吗?世界经济增长重心会重回西方吗?新兴经济体会爆发金融危机吗?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谁能站在世界经济的前沿,谁能洞察未来的商业发展趋势,谁能创造一种沟通社会的和谐文化,谁将会主导潮流,也会成为将来最成功的赢家![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11月,世界将聚焦中国,一部旨在推动世界经济新秩序的《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将由中国向世界发布;民营企业家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或者说藉此感知到何种历史责任,从而更好地发展?我们把目光投前《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系列活动的组委会主席成思危。  相似文献   

6.
梁小民 《浙商》2007,(10):34-34
中国的经济已经高速增长了十多年,未来会怎么样呢? 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国内外经济学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经济还会持续二三十年的高增长,而且有望在2020年左右赶上并超过美国GDP,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  相似文献   

7.
经济二次探底或难避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洲债务危机会如何发展?成为国际经济关注的焦点。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预测,受债务危机冲击,在世界各大经济板块中,欧元区经济走势最为疲软,今年的增长率只有1%,明年也只有1.5%。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8.
“天地之间有杆秤”。是短斤少两还是客观公正?秤是买者与卖者的联系方式。今天的中国又与世界进行着何种方式的联系?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的中国如何应对来自世界范围的合作与挑战?中国会成为世界工厂吗?答案如果是,那么中国距离世界工厂究竟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9.
《浙商》2008,(9):35-35
如今美国股市呈现熊市,楼市又经历暴跌。如果再加之美国经济隐现的衰退,那么是否意味着中国将会随之倒退?请不要打这个赌。瑞士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说,分析家们谈脱钩问题实际上是用词不当,因为从历史的角度讲,中国经济从未与世界经济挂过钩。  相似文献   

10.
褚凌宇  刘小波 《价格辑刊》2001,(9):24-26,23
中国有着占世界22%还多的人口,在经济全球化中当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很大,而且在今后20年里,中国保持年6.5%的增长率完全可能。中国的经济是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变,国内市场的需求巨大,肯定要增加进口,而要保持进口能力,中国又要加强出口换汇的能力,出口也会继续增加,所以肯定要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出口国,它的消费能力将超过欧洲的总和。中国参与世界金融市场,将成为主要工业国家的竞争对手。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李稻葵 《新财富》2011,(7):34-37
中国是不是另一个日本?中国会否出现社会动荡?中国会否重走西方殖民之路?西方对中国崛起的猜疑在作者与基辛格对阵的芒克辩论会上凸显无遗。为打消这些猜疑,避免西方与中国为敌,作者以能量、复兴、影响力三个关键词向西方传递信息:中国发展的能量还未完全进发,其指向不是主导世界,而是复兴汉唐之盛,中国复兴将改变西方“非输即赢”的定式思维,并以更注重全局利益的社会经济管理方式带给世界正面的影响力。从听众投票结果看,这场辩论的目标如愿实现。  相似文献   

12.
美国经济减缓、楼市调整、宏观调控,中国经济顶着三片乌云迈进2008年。今年中国经济的特征将是内热外冷、先低后高、通胀与汇率超预期。不过笔者相信,增长最终有惊无险,中国会成为世界经济中少数几个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孔鹏 《新财富》2008,(6):17-17
通货膨胀成为讨论当前中国经济的核心话题,中国的高通胀还将持续多久?中国会不会进入高通胀低增长时期?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海外投行的观点发生分歧。  相似文献   

14.
《华商》2012,(9):14-15
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外围经济疲软也使得中国经济难以独善其身,中国经济增速的下滑不免令人担忧,考虑到日本经济由高增长走向衰退的前车之鉴,有人提出了“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旗帜还能打多久?”的疑问。  相似文献   

15.
六十年风雨,中国由弱而强,中华民族已经走进世界大舞台的中心,开始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今天,没有人怀疑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军地位,更没有人怀疑中国这个巨大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看到成功,一些头脑发热的人可能会说,中国已经成功崛起,赶超美国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中国真的可以轻松成为经济强国、科技强国吗?中国的崛起之路如此平坦吗?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十年后的经济会走向哪里?可以说,除非在这十年间发生战争(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一定是无法阻挡的大势。为什么这样说昵?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要来看看世界或中国在未来的十年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东西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上的一大进步就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现今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已普遍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而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世界物质大国,对于中国来说,发展地毯经济不仅仅是中国国家的建设的选择,也是当然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更是中国自强繁荣的选择.在中国现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和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以及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理论的形象概括与现实形态就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理论.同时,中国又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将中国建设成为绿色国家爱.低碳经济发展理论就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理论.为此,应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加强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形成低碳与无碳经济技术体系;加强绿色制度创新,形成低碳与无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公民广泛参与,全体国民都走低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国际分工的扩展和加深,世界经济最终将走向一体化。今后还将有许多国家被卷进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受世界经济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世界经济;受经济格局的支配,同时也在经贸格局中占有一席之位。中国的对外开放正是顺应这一历史性趋势,并将在这一历史性趋势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因此,正确看待世界经贸格局对于我们利用国际资源搞好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术界大都以美日欧“三极板块”来概括当今世界的经贸格局,那么,“三极板块”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若是美日欧主导世界,那又是如何主导的?是美日欧一起主导世界还是各自主导一部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1月15日,经过14年艰辛、漫长的谈判,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终于达成,这预示着世贸组织的大门即将对中国开放,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的商品、劳务和资本将走向世界,外国的商品、劳动、外资也将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这无疑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尤其是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强大的震荡、推动,那么对于以贸易作为立市之本的绥芬河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面对这难得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呢?笔者仅就绥芬河社会经济的实际提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对实…  相似文献   

20.
《新财富》2010,(5):68-70
成批上市的创业板企业,多是家族高度控股的民企,它们一旦上市,原本难以计量的家族财富便会显性化,加之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往往能够催生出一大批财富量级数亿元的新富。创业板富人不仅在身份上体现了不同于传统富人的年轻化、高学历等特征,其控制企业良好的成长性,更使他们成为富人榜的生力军和超级富人的预备队。创业板的推出,不仅催生了2009年来的一系列造富盛事,更重要的是,它将推动中国经济由房地产主导转向创新产业主导,由此将为中国带来划时代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