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铁苗 《广东经济》2005,(10):35-38
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建设和谐广东的关系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谐广东也不外乎这三个方面。建设节约型社会能够促进上述三方面的建设,可见,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建设和谐广东有着密切关系。具体来说是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利于克服资源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从而能缓解人们为竞争资源而形成的矛盾。资源瓶颈制约经济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根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结论:由于人类过度消耗资源,世界2/3的自然资源已经被破坏殆尽!根据有关报告,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受到用水短缺…  相似文献   

2.
《经贸实践》2005,(4):14-15
中国工程院8个学部的30多位院士近日汇聚北京,参加中国工程院建设节约型社会座谈会。有感于我国资源匮乏、浪费严重的现状与建设节妁型社会的宏观战略相距甚远,他们呼吁,让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成为全民主流意识,以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方面经费和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浪费现象严重.构建节约型高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础.高校后勤在创建节约型校园中可采取长远规划、管理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科技转化等方面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过去我们强调的“勤俭建国”相比,建设节约型社会内涵更广泛,层次更高,它把节约的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从生产的角度讲,节约型社会要求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单位产出对自然资源的耗费或浪费;从消费角度上讲,节约型社会是指在满足一定消费需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依赖,获得更多的发展收益;从供给和需求关系角度讲,节约型社会要求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建立一个良性的循环,生产要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  相似文献   

5.
有关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永佳 《经济师》2007,(8):111-112
当前社会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所引发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呼吁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了,相应的,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倡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大命题下的分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每个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在学校中普遍存在,因此,节约型社会要从节约型校园做起。笔者通过对校园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构建节约型和谐校园发挥一些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措施,更是我国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的人口大国保持长久发展和进步的关键环节.社会与人们的节约观念、高效率和节能型技术、节约型社会制度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三个重要方面,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合理保持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并认真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才能真正建设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倡科学发展,是党在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和结合中国国情条件下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然而,当前一些大学生的浪费观念和行为与建设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因此,增强高校德育功能,培养大学生节约意识和节约习惯,是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8.
冯登艳 《当代财经》2006,(5):84-87,102
工业化与构建节约型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资源紧缺和浪费、低效使用并存,资源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构建节约型社会刻不容缓。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构建节约型社会,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实施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节约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约是“经济”的本义和第一要义,也是现代人们从事各类活动的重要准则;节约是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治本之策,是实现经济与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节约既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安全,又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节约型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论机关及直属单位节约型财务内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彬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21-12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费量也急剧增加,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当务之急。因此,党政机关及直属单位加强财务管理也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客观需要。党政机关应从机关直属单位财务管理上进行控制不合理职务消费,从提交资金的使用效益着手,在源头上加强财务制度管理,才能更有效的预防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管理框架,而实际的管理严密程度又早已大大降低,其低效与浪费很久以来一直遭人们诟病,与当前节约型财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相对比,更显得极不相符。但是公车改革的难度极大,是公共部门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12.
发展节约经济,建构节约型社会,需要加强经济领域的措施、政策研究,也需要加强文化建设.文化不是经济,但却是人们的行为模式.时下中国许多浪费现象并非都是经济原因,治理、克服各种浪费陋俗文化是实现节约经济目标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因此,在技术、制度层面提供“硬件“保证的同时,营造健康向上的节约文化,并使之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节约观念,对于实现节约经济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杨开太 《经济论坛》2007,(13):39-40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提出 建设节约型社会源于经济-环境系统本身.如图所示,人类社会与其存在于其中的自然环境一起是一个大的经济-环境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需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同时将生产与生活的废弃物回归环境.  相似文献   

14.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节约型社会),已经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其重要性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国际经验表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水平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是富有远见的战略选择;但是不能忽视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推进发展模式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者相辅相成。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人们将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开发企业不重视房地产前期策划,直接导致大量商品房空置,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与国家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目标相背离。本文提出了房地产前期策划的意义、内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三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瓶颈就是资源,要想经济达到可持续健康发展,就得减少资源条件对经济的限制。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应如何减少资源的浪费,加强建设节约型社会,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7.
节约型社会的内涵与总体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节约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人的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矛盾。即使在古代社会,人口少、资源相对丰富,但因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有限,这一矛盾也是存在的。到了今天,这一矛盾并没有因为科学技术发达、生产力提高而得到解决,反而更加突出了。节约型社会也是国家针对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一、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及沿革节约的定义是节俭、节流、节省、节制、节支、节衣缩食等;节约的反义词是浪费、挥霍。节约不仅包括对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时间的节约,还包含对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时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财富的积累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的的制约,所以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决策。本文从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出发,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了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具体分析了节约型社会中交易成本的定义,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论述了节约型社会中交易成本的具体内容,强调了流通域中的交易成本,列举了各种浪费交易成本的现象,最后提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节约交易成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大飞  李让明 《江南论坛》2006,(2):13-14,17
一、建设节约型社会应坚持的几个观点 (一)坚持群众观点,充分调动各种建设主体的积极性 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必须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必须牢固坚持群众观点,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节约型社会。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节约型社会建设就无从谈起。要充分运用舆论引导、加大精神和物质激励力度、成立专门群众性组织、开展群众性节约主题活动等手段,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自己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责任和义务.积极投身于节约型社会建设实践活动.使节约型社会建设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积极参与、上下齐心互动的“人民战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我国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有关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节约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设计能够综合反映节约型城市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指标体系,其中重点测度节约型城市的资源节约水平、要素产出水平和环境友好水平。在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规范研究基础上,还进一步分析比较了长沙市与湖南省重要地市及全国其他省份城市的节约型城市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