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际 《中国包装工业》2006,148(10):44-44
据来自世界三大标签印刷展览会(美国芝加哥、欧洲比利时和亚洲新加坡)的最新信息,不干胶标签印刷在以下5个方面将有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粘标签市场当前正以每年 10%的速度快速增长,几乎已超过了胶粘标签市场的发展。同时,全息印刷标签、不干胶标签和热粘贴标签也在不断增长。小小的标签可能只是印刷工业和包装工业的一小部分,但却是一大商业市场。标签的应用和技术已扩展到内贴签、票务和小册子,似乎尚无止境。   贴有老式胶粘标签的罐头食品几乎随处可见,整个世界也充满了各式各样、绚丽多彩的标签,从地址标签、条形码标签、数字标签到防伪标签、防紫外线标签和防水标签,具有众多不同特点的标签中还有带孔标签、压凸标签和可热封的标签。   整个标签市场在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包装工业》2006,(12):37-39
在包装选择多元化的今天,美容及个人护理品制造商们为何偏爱标签呢?世界顶级的标签印制公司的决策者和专家们云集一堂,畅谈了对美容及个人护理品标签技术发展趋势的看法。成本低、色彩搭配的任意性、标签使用的灵活性是人们从所有包装技巧中首选标签的主要原因。提升了标签空间的延展标签、具有纹理质感的标签、组合印刷标签、收缩套标签是专家们谈论的主角。[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标签市场,低、中、高档次标签并存。目前,在标签印刷领域,单张纸印刷规模下降,卷筒纸印刷数量上升。高档次的原材料用量越来越大,薄膜标签也将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商品上。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不干胶标签应用市场。可以说,中国的不干胶印刷商机无限,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
近年,国内印刷企业的专业化程度虽然有很大提高,但较印刷业发达国家而言,仍不太理想。在标签印制行业就很难找到一家真正专业的制造商,中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标签行业",杂志和书籍印刷商同时也印刷标签,  相似文献   

6.
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世界最大葡萄酒标签印刷巨头珂罗印刷国际集团(Collotype Labels)主席Nigel Vinecombe与旗下FMCG标签与包装部门的总经理Brenton Barrett和Bridgit Peng近日来到中国考察访问,拜访参观了顺德万昌、佛山华新和上海铭海等国内知名的包装标签印刷企业。Nigel Vinecombe与Brenton Barrett及Bridgit Peng此行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中国市场,寻找潜在的本土合作伙伴。作为丹麦著名标签印刷机制造商纽博泰在亚太区最主要的合作伙伴之一,珂罗印刷国际集团成立于1903年,在澳大利亚、美国、南非和西班牙等多个盛产葡萄酒的国家拥有8家标签印刷工厂。  相似文献   

7.
《中国包装工业》2009,(11):80-80
在中国标签消费量以每年15%的速度快速增长的市场大背景下,即将于2009年12月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2009亚洲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Labelexpo Asia2009)将是亚洲地区最大的面向标签印刷领域,进行现场设备演示和材料展示的专业展览会.与此同时,由展会主办机构出品的中文版<标签与贴标>杂志将为标签印刷行业带来全新的市场与技术信息.  相似文献   

8.
医药标签是药品不可缺少的产品标识,可以说,它也是医药产品的身份证,是包装印刷工艺中的重要生产工艺。医药标签的主要内容通常应包括:产品名称、适应症状、生产日期、生产批号、规格、数量、注意事项、保质期、用量用法、贮藏环境要求和生产厂家名称等。产品标签有采用单色进行印刷的,也有采用多色进行套印或叠印的;有采用胶版纸印刷的,也有采用铜版纸和其它不干胶纸进行印刷的。从健康、安全的使用效果的角度出发,医药标签的印刷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所以,产品标签版面中的使用说明文字必须清楚、清晰,印刷的颜色必须准确、一致。可见,医药标签应该具有易于识别和防伪效果好的使用要求。医药标签有相当一部分是采用传统的凸版印刷工艺进行印刷的,笔者以往在临机生产实践中,不乏印过医药标签产品,对医药产品标签的凸版印刷工艺技术,有着切身的体会。兹就凸版印刷工艺实践,谈点工艺技术控制的体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hp印刷,今年以来标签纸价格不断攀升,平均涨幅超过了21%,因为主要的标签供应商希望能够借此抵消原材料上涨印刷公司,以及降低英镑疲软造成的影响。艾利·丹尼森英国卷材部门的标签材料自1月起已经上涨21%,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汇率变化造成的影响,艾利欧洲公司的人员表示印刷色,1月,艾利股市的标签出来价格上涨了6%,3月又再度提价15%。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包装工业》2009,(6):21-23
在标签印刷中,往复式输纸半轮转和全轮转式的胶印设备是一种新型的印刷方式,多用于组合印刷中,也适用于单独印刷加工中短(长)版活。在上海举办的Labelexpo Asia2007上,北京豹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代理的日本岩崎公司的TR2不干胶标签胶印机是展会上唯一一台胶印往复式输纸轮转胶印机。引起了参观者的强烈关注。一些国内机械设备制造商也开始研发不干胶标签卷简胶印机,  相似文献   

11.
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Labelexpo Asia),是目前亚洲地区面向标签印刷、产品装饰、轮转印刷以及加工行业的最大的专业展览会,将于2007年11月28—30日在上海隆重召开。2005年成功举办的Labelexpo Asia2005展会余温尚热,本届展会即将火爆开展,除了各个世界领先级的标签供应商将全情参展外,中国本地众多的的标签机械及材料供应商也将集体亮相,他们都将在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Labelexpo Asia)这一重要标签技术展示平台上全面展示其最新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在塑料薄膜上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印刷谐振标签,已经成为低成本电子监管标签的生产方式。以印刷方式生产的谐振标签,可以方便地在印刷过程中通过改变感应器和电容器的印刷长度和尺寸来改变谐振标签的谐振频率。谐振标签的质量因子(Q)主要取决干印刷感应器的薄膜阻抗,印刷方式生产的谐振标签能够获得的最大Q值约为45。由于这种谐振标签能够用卷筒进料的塑料薄膜进行印刷,因此,各种谐振频率的电子标签都能够通过这种印刷方式进行大批量低成本生产。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R·斯坦顿·艾利(美国艾利有限公司创始人)发明了不干胶标签材料及世界上第一台涂布机和标签生产设备,从此全球标签业便发生了一场革命。越来越多的直接丝网印刷标签被不干胶标签(见图1)所代替,超市里也出现了方便实用的不干胶可变信息标签(见图2),连邮票也  相似文献   

14.
包装是印刷和出版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看,包装产品占到所有印刷品的20%,并以每年5%的增长率增长。在亚洲,包装产品的比重为29%,并有7%的增长率,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两倍。由于采用不同形式的承印物,如纸张、纸板、塑料、金属和玻璃等,因此,包装印刷方式不同。同时,在包装印刷中还需要印刷各种不同形状的产品,各种各样的模切和后处理技术也被用在标签、盒子和纸袋的最终成型。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把以市场驱动的创艺设计过程和以效益驱动的生产过程之间的阶段,称之为印前过程。包装印前过程有两个重要功能: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包装工业》2009,(5):19-19
一、常见的标签转移印刷类型 标签转移印刷就是借助物理、化学方法将印刷图案和色彩转移印刷到承印物上,常见的标签转移印刷方法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干胶标签印刷发展迅速。作者剖析了国内外不干胶标签印刷的现状与新发展,并从市场的角度说明了不干胶标签印刷在包装印刷行业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三届亚洲国际标签印刷展(Labelexpo Asia2007)上,在标签数字印刷领域颇有建树的惠普推出了Indigo端到端数字印刷解决放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数字印刷在中国的发展异常迅速,在整个亚太地区。中国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三个市场中的一个。在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标签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标签印刷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经过近几年标签印刷行业有了飞跃发展.目前,全国有4,000多家企业从事标签印刷,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印刷天线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成本低,但性能不如金属天线标签。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印刷天线的性能则可替代金属天线。阻抗越低印刷天线的性能越高,而阻抗又取决于天线的厚度和导电油墨的阻抗。为了研究油墨紧度和粗细对阻抗的影响,制备了不同线径的印刷天线。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压实印刷天线线圈,阻抗降低40%以上,而电感和电容则维持不变,且印刷天线经压实的RFID标签识别距离明显增加。此外,测试了试制的印刷天线RFID标签,结果表明识别范围已经可以与铜质天线媲美,且发现RFID标签的信号读取范围不依赖于标签的几何形状。稳定读取范围的存在使低精度印刷天线技术的应用成为可能,从而可降低标签制作成本。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工业的进步,高分子树脂版材、陶瓷网纹辊、柔版印刷油墨以及近年紫外线(UV)干燥技术的发展,促使现代柔性版印刷技术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柔版印刷工艺也成为全球印刷行业范围内增长速度最快的印刷工艺。在全球标签行业中,美国柔版印刷在标签领域中约占85%;欧洲柔版印刷起步较美国晚,目前市场占有率约为45%,并且上升势头迅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