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黑龙江垦区城镇化进程脚步的加快,查哈阳农场的城镇建设也实现了跨越发展。场部面积从原来的7.5平方公里扩大到14.2平方公里,人口从原来的1.8万人增加到3.5万人。随着城镇面积的增大,城镇功能的改变对新兴城镇的新市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如何提高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黑龙江省浓江农场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和社区常住人口的增加,社区居民素质问题凸显。为了提高撤队并区后农场社区居民素质,本文从管理、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对四川农村144户样本农户就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和提升途径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农业就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于全国农业就业劳动力文化素质,调查户户主文化素质高于全家劳动力文化素质;外出打工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高于在家务农劳动力文化素质;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较高,但心理素质较差,农村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差异明显.普及义务教育和加强农民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社区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家门口的服务,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只有从居民的角度出发,充分掌握了解居民的期望和真实需求,找出社区公共服务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从而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对唐山市选择典型社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各项社区公共服务的居民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社区基本生活设施、社区安全保障、社区文体服务、社区基本社会保障。据此,为提升唐山市社区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离不开城镇、文化、精神等方面的建设,更离不开政府主导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文明素质的提高是以百姓富庶为基础,因此发展地区经济是第一要务。本文从黑龙江省绥滨农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居民素质现状、居民素质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居民文明素质的主要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9.
10.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对土地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导致各地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再就业、权益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就业安置模式的多样化,完善就业服务措施,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机制和环境是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社区一级环境质量评价尚处起步阶段,仅有的成果多采用定性描述和简单分等归类等方法;因受主观因素和评价指标选取合理性(如,光、热环境和土地利用等方面指标的遗漏)等诸多因素影响,评价的结果一直有待商榷;选取评价指标,采用Delphi法与AHP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建立了更为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而将城市社区环境质量评价由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