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也是连接土壤、大气和水分的自然纽带,植被覆盖及其变化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对水土保持、气候变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大庆市为研究区域,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方法估算植被覆盖度,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利用1990、2001和2007年三期的TM遥感数据,对植被覆盖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庆市NDVI平均值在1990-2001年间下降,2001-2007年为上升的趋势。17年间各行政区的NDVI平均值及植被覆盖面积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可见,大庆市在生态破坏后开始注重环境的重要性,采取了措施进行生态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说明人类活动是城市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某一地区植被覆盖状况的指标,某一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土壤、水分和气候等自然环境要素。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郑州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增长极,发展速度很快,城市扩张迅速。为了研究郑州市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选取植被覆盖度这一指标为研究对象,利用不同时间阶段的遥感影像估算郑州市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通过分析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研究郑州市的快速增长对植被覆盖度造成的影响。结论如下:(1)2000年郑州市的植被覆盖度主要以低植被覆盖为主,2014年以中低植被覆盖度为主,高植被和较高植被覆盖度略有提高;(2)从植被覆盖度变化来看,2000—2014年整个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主要以轻微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3.
作为SPOT系列卫星的性能补充,Pleiades卫星具有0.5m的高空间分辨率特征,且星点下最大幅宽达到20km,为我国高分辨率国土资源动态监测提供了很好的遥感影像数据源。文章针对Pleiades卫星数据的特性,研究了其正射影像制作的流程和方法,并探讨分析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高精度、高质量正射影像图的大规模数据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分二号卫星融合数据的城镇黑臭水体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通过卫星遥感手段监测城镇黑臭水体位置分布的可行性,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数据对北京市城镇水体进行水体岸线提取和水质参数反演。水质参数包括叶绿素a、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化指数。基于水体岸线提取结果和反演的各类水质参数的指数分布图,结合预先设定的水体黑臭程度遥感判别指标,对北京市9处水体河段水质进行综合遥感判读,辅以实地调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能够很好的识别城镇区域内宽度较窄的河道岸线,并判定水面浮萍的存在,定量反演出的水体单位面积内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状态指数能够反映水体的黑臭程度,各河段水体黑臭程度的遥感判别结果与官方公布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民间信仰在福建闽南地区十分盛行,其宗教文化资源所蕴藏的价值极其可贵,选取福建省漳州市三平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问卷调查获知景区游客对三平寺宗教文化资源保护的支付意愿(WTP),并对三平寺宗教文化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通过相关性结果分析表明,年龄、职业、月收入与WTP值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形成良性互动局面,启发和提升人们的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6.
以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根据水利部水力侵蚀分类分级标准.通过对坡度、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三个强度分级指标的分析提取,确定了研究区1999年水土流失强度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秭归县水土流失强度与植被覆盖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江苏省为例,探讨MODIS时间序列数据在水稻种植信息获取中的应用,并进行精度评价.首先利用MODIS数据构建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陆表水指数(LSWI).根据植被指数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结合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确定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对比统计数据,该方法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的误差为16%.同时,对环境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提取水稻种植区域.对比二者提取结果,面积相对误差为5%,空间一致性达到60%以上.研究表明,在平原区域利用MODIS数据监测大尺度水稻种植面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巴资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比值植被指数对徐州市2001年,2005年,2008年3年的建设用地覆盖情况进行提取,探究比值植被指数应用于建设用地提取的可行性。通过比较2001—2008年间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发现徐州建设用地覆盖呈增长趋势,2005—2008年较2001—2005年增速稍缓。结果表明,利用比值植被指数对遥感影像分析,可以快速地获取建设用地覆盖变化情况,为未来几年发展的预测与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40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开发区时空格局带来诸多变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探寻开发区产业转型成为当下热点.本文聚焦开发区中的山海资源,以漳州招商局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对象,定量分析其1999~2018年建成空间形态、植被指数、海岸线变迁等生态空间时空指标,用于指导开发区未来产业升级转型.结果表明,山海空间是开发区空间扩张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盘锦市作为研究区,通过对盘锦市2000年、2004年和2010年三个时间段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处理,获取盘锦市2000年、2004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并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构建了盘锦市土地承载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多因素加权求和法,对盘锦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五指岭山区1981年的MSS影像,1994年、2001年和2009年的Landsat TM影像,2013年的Landsat 8影像共5期数据,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到五指岭山区的植被覆盖度,对该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五指岭山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长趋势,近30年间植被覆盖度平均增长了0.23,增长率为56.11%,1994—2013年的19年间,植被覆盖度增长速率较大,涨幅约为1981—1994年13年间的2倍。该区植被覆盖度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经济发展、造林绿化政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与地貌因素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12.
高光谱遥感通过航空或航天成像光谱仪获得地物的连续光谱信息,可探测到普通遥感不能探测到的物质。而独立成分分析技术是一种基于信号高阶统计特性的分析方法,在利用该方法进行高光谱数据处理时,将待识别的地物作为独立成分表示出来,可得到地物之间的分离度最大化。通过对高光谱遥感图像数据的特性进行分析,使用USGS光谱库中的矿物光谱作为端元信号,构造模拟的高光谱遥感图像,证明了快速定点学习算法在高光谱遥感矿物蚀变信息提取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ASTER数据矿化蚀变异常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云南省保山市西邑矿区作为示范区,利用USGS和AUS常见矿物矿化蚀变光谱数据库,采用ASTER遥感数据,依据干扰信息分布状况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度、中度和相对无干扰区,并在相对无干扰区开展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铁染、羟基、碳酸盐化及硅化蚀变异常信息的量化提取,在高度和中度干扰区采用比值运算和主成分分析提取铁染蚀变异常信息,提高了遥感矿化蚀变信息识别精度,方法示范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实现多光谱数据与雷达数据的综合应用对矿区塌陷地信息的提取,评价多源遥感数据在塌陷地信息提取中的精度与优势。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融合法、波段运算法、密度分割法等。研究结果:以ENVISAT-ASAR和TM影像数据为数据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方法不仅对水体本身有较好的提取精度,而且对塌陷区深浅、非积水区、塌陷区不规则边缘、植被覆盖情况等信息有非常好的提取效果,塌陷地提取精度较高。研究结论: TM数据光谱特性和ASAR波段数据微波特性的综合应用对塌陷地积水区提取有较高的精度,能够为塌陷地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对植被初级生产力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扩张等人类活动对植被初级生产力的间接影响,以赣江流域为例,探究了2000-2015年十五年里城市建成区变化情况,并从整个流域与城市两个尺度分析2000-2015年赣江流域植被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探究了建成区面积与降水、气温等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5年赣江流域植被初级生产力除部分建设用地地区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非建成区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297 d/km2。在城市尺度上,随着建成区面积的增大,城市植被初级生产力也随着不断上升。另外,研究表明,气温与降水等气象因子对城市植被初级生产力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西藏墨竹工卡县驱龙斑岩铜矿床为例,利用Hyperion高光谱数据对矿区蚀变分带信息进行提取,确定了针铁矿、磁黄铁矿、高岭石、绿泥石和铜蓝等5类端元矿物。结果表明,在Cu I及其外围提取的蚀变矿物由斑岩体向外为针铁矿+高岭石→针铁矿+高岭石+磁黄铁矿→绿泥石;在Cu II及其外围提取的蚀变矿物由斑岩体向外为针铁矿+高岭石→针铁矿+高岭石+绿泥石→绿泥石,矿物分布情况与驱龙铜矿围岩蚀变分带基本一致,利用Hyperion数据能够较好地提取驱龙铜矿的蚀变分带信息。  相似文献   

17.
GIS支持下的江河源区土地覆盖遥感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1986年TM和2000年ETM卫星遥感数据,在GIS的支持下对江河源区土地覆盖变化进行了监测,14年来该区草地、林地等地表自然植被面积减少,湖泊、湿地萎缩,沙地、裸地面积扩张,荒漠化程度加剧;气候变异引起冻土退化,叠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导致研究区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