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基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控指引和五部委制定的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指引,有必要对受限较少的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解。本文通过收集统计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等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解决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基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内控指引和五部委制定的企业内控基本规范及指引,有必要对受限较少的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解。本文通过收集统计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具体认定标准等的披露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解决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的第一道防线,理应与财务报表审计一样受到重视。2011年我国从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开始,逐步强制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审计报告的披露。如果说2011年是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独立于财务报告审计的第一年,那么从审计意见视角来看内控缺陷的时间不长,就此话题研究的文献较少,研究成果也不多。本文对披露了2013年内控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披露与未披露内控审计报告、被出具标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之间的不同,并提出实际建议。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财务报告错误和舞弊的第一道防线,理应与财务报表审计一样受到重视。2011年我国从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开始,逐步强制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审计报告的披露。如果说2011年是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独立于财务报告审计的第一年,那么从审计意见视角来看内控缺陷的时间不长,就此话题研究的文献较少,研究成果也不多。本文对披露了2013年内控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披露与未披露内控审计报告、被出具标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之间的不同,并提出实际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强制披露范围扩大到未参加内部控制规范试点的主板上市公司。本文以2011-2012年两市未参加试点的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强制披露前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强制披露的背景下,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报告的信号传递效应出现衰减;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深度增大;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具有一定可靠性。但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结论的可靠性仍然较低。这一结论为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证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2011年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里程碑,本文分析了2011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的情况和内容,包括内部控制报告披露与财务报表重述和公司业绩关系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报告中重大缺陷的认定以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等问题,并从问题分析中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是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来自上市公司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注册会计师出于自身考虑规避风险的因素影响。本文利用2012年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数据,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我国当前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披露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认为,高管层利益、公司价值等因素是上市公司披露内控审计报告的主要动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声誉越高,面对的内部控制缺陷风险越大,则越不愿意出具标准的审计报告。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财政部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颁布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已经提高到法制高度.本文以沪市为重点,总结和分析了2010年年报中以单独报告形式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情况,并就缺陷认定、报告内容、审计问题等进行了讨论,最后从加强学习和培训、深化内控的理解和应用、出台应用指南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核心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由于多种原因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不足。本文以沪市主板97家上市公司2011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务舞弊问题日益凸显,折射出内部控制失效的问题。本文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探究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实证模型,以2010年的沪市A股五个行业板块127家上市公司的内控自评报告为基础,利用SPSS17.0软件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性统计、变量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净资产收益率和外部股权集中度对公司出具内控自评报告有促进作用,公司规模和销售增长率的影响显著,控制权性质对内控信息披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董翠英 《中国外资》2014,(4):148-148
根据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企业内控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本文通过对67家国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2011年和2012年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分析,基于报告使用者的角度,揭示出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10年深圳股市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46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因素.经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建设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上市年限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正相关,公司独立董事比例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存货比率和销售增长率与内部控制缺陷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逐步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情况有了逐步提升.本文以2010-2012年间沪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相关报告为研究对象,详细描述了这三年间沪市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情况.研究发现,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数量在逐年增加,信息披露方式趋于规范化,内部控制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存在缺陷的公司表现出了一定的行业特征.同时也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仍然存在信息含量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内部控制缺陷情况的研究,一方面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也为内控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强制性披露要求,文章对选取的内蒙古自治区18个上市公司2006-2011年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主要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披露报告的格式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年报数据整理,总结样本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现状,并从国家制度和企业内部控制自评报告规范化建设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然事件之后,美国萨班斯法案规定公众公司必须以书面形式对外披露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类似职务人员对有关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该份报告还必须经过负责公司定期财务报表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2008年5月,我国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了“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  相似文献   

16.
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审计过程中,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对审计结果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体系并不完善,致使相关信息没有被全面、充分、具体地披露。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明确统一的内控缺陷的概念界定,分类以及认定标准。本文就我国北京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一项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深市主板上市公司2008年度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质量,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缺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审计费用和内部控制咨询等角度对2012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较全面而详细的统计分析,揭示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2年《萨班斯法案》颁布实施以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为预防舞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受到世界各国证券监管部门的重视.我国要求2011年起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全面披露内部控制信息,2012年起两大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内控信息.研究发现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样本公司支付的审计费用更高,而是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及是否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与审计费用变化不存在显著关系.研究结论提供了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在审计领域引发经济效果的客观证据,同时发现与验证了新制度环境下影响上市公司支付审计费用变化的新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张然  王会娟  许超 《审计研究》2012,(1):96-102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能够释放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信息,有助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而由审计师出具的内控鉴证报告则是对管理层所披露的内控信息公允性的鉴证。本文以2007至2010年期间沪深主板上市的A股公司年度报告或独立公告中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鉴证报告为对象,研究其披露是否会降低企业资本成本。研究表明,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披露内控自我评价报告的公司资本成本相对较低,且进一步披露内控鉴证报告的公司资本成本更低。这一结论对于国有和非国有控股公司同样成立。本文的结论对政策制定者进一步推进内控披露制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同时为公司管理层的内控披露决策提供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