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璨  张寒 《改革》2023,(8):140-155
集体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集体林区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2002—2022年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划分为2002—2011年和2012—2022年两个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区别的阶段:前一个阶段以集体林确权和推行家庭经营为主要特征,后一个阶段以鼓励集体林权流转以实现规模经济为特征。在构建多元主体互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利用8 855个跟踪农户样本和351个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样本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效应与演化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决定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启动时机和核心措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政府精心设计和集体林经营主体自发适应相互作用的制度变迁;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的不协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政府政策制度、市场等动态演化步调不吻合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的动因。应强化制度的系统性和集成性,协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坚持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实现政府目标和集体林经营主体目标的耦合与协同,促进集体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2.
2003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福建,浙江,江西等省份试点,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对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和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作了初步探讨,并对森林生态旅游的效益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林权改革的相关研究亦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我国,由于各个地区存在差异,集体林权改革有其特殊性,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研究问题,不可"一刀切"。总的说来,目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比如农户收入增加,林权经营者的造林积极性得到激发等,但是在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诸如产权不明晰、政策不完善以及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等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文章综合相关学者提出的观点,总结分析集体林权制度的现状以及改革后取得的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山林纠纷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森林经营管理的重大方向。在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山林纠纷,如林地林权、自留山、森林经营过程中的问题。文章以闽北林区为例,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山林纠纷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延长山林承包经营期、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浙江省逐步形成了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促进了资源增长、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目标的逐步实现。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为深入推进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湖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的发生和演变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制度绩效。文章分析了湖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研究范式,提出了湖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创新的一般路径和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制度的发生和演变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制度绩效。文章分析了湖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研究范式,提出了湖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创新的一般路径和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系列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促进林农就业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林权改革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义为出发点,阐释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的时代内涵,分析了我国林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措施。最后提出发展和培育林业产业是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上海集体经济》2007,(3):F0003-F0003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在安徽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年国家林业局将加快推进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国所有省份都要启动集体林权制度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家庭承包之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本文通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秀山县推行林权改革及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特色和成效进行简要分析,透视了林权改革和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制约瓶颈,从而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技术培训、探索建立农户万元增收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路,为深化林权改革、做活林下经济、助推农户万元增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是指导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作为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这项改革和13亿国人息息相关,将给广大农民、林业系统等相关人士带来具体实惠。  相似文献   

13.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表示,2008年我国将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计划到2010年基本完成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落实经营主体”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14.
林革 《辽宁经济》2010,(9):12-1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中央的重大战略决定,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实施5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并得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2010年,国家林业局贾治邦局长来辽宁调研时表示:“辽宁是当之无愧的、名副其实的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面鲜亮的旗帜,  相似文献   

15.
乔灿国 《发展》2010,(12):67-67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在林地上的拓展和延伸,是农村家庭经营制度在林业上的丰富和发展。庆阳市属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山川塬相间,地形复杂,共有林业用地1399.83万亩,其中集体林地1184.97万亩。面对林木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阻碍了资金流、科技流和人才流等要素向林业聚集,制约了庆阳的林业发展的现状,我们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精神,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努力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已经基本稳定,接下来是以"三权分置"为核心的深化改革阶段及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管理层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文章首先概括性的介绍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现状,然后分析了改革至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背景提出管理层应选择从技术路径方面完善改革配套制度,提高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发布后,江西等省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经过2004年试点、2005年全面铺开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2006年启动、如今正在全面深化的集体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江西的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处于试点阶段。自2004年7月我厅在沐川县开展此项试点以来,该县围绕"明晰  相似文献   

19.
何得桂 《发展》2009,(12):8-10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继30年前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召开的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作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集体林业的改革发展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增加林农收入,  相似文献   

20.
董琳  梁屯 《中国经贸》2014,(13):89-91
产权制度作为经济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核心,本文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进行分析,以兰坪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例,探讨改革措施和存问题,进行法律思考。集体林权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新制度逐步替代了原有制度的一个变迁过程,在这个变迁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村民经济意识的增强,法律意识的觉醒,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是以兰坪县为研究选点,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从社会变迁和制度变迁的历史性角度,探讨产权和产权制度的转化和创新过程,并从法律社会学视野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