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在新经济地理学的OTT分析框架下,本文采用同时具有新经济地理学的DCI与OTT分析框架特征的效用函数,发展了多地区的空间工资结构方程,研究结果显示地区工资的变动,跟本地劳动生产率、消费者的偏好多样化、工业品支出份额、消费品价格指数、市场潜力有关,也跟企业的资本收益、地区间的市场开放度有关.实证分析显示我国地区工资的整体空间相关性变动不大,而在局部相关性上,我国地区工资则表现为“高高”与“低低”聚集的空间分布趋势,空间分异特征明显,虽然地区工资差距有不断缩小的趋势.劳动生产率、工业品支出份额、市场潜力的变动与我国地区工资的变动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空间相关性对我国地区工资的影响也很显著,而其它因素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选取1999—2013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将1999—2013年分为3个时间段,从动态层面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的集聚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为正相关影响,且影响程度在降低。此外,各地区应注重加强与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以促进制造业合理发展与集聚。同时,应该加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3.
崔大树  杨永亮 《改革与战略》2015,(1):135-141,146
文章应用分异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地区Hoover指数等常规统计方法与基于空间统计学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一起,研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总体以集聚为主,各地区、各细分行业差距明显,大致可以把25个地区分成扩散效应区、离心效应区、低速增长区和极化效应区等四种类型的关联模式,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了动态的多中心—外围空间结构并正在向网络化迈进。产生这种分异特征的原因主要是本地知识积累与人力资本积累状况、城市规模以及在区域城市等级体系中地位和区域制造业布局与本地制造业规模等。  相似文献   

4.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广东省旅游扶贫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旅游扶贫地总体为集聚型分布态势,空间差异明显,呈"分散与聚集"分布特征,集中在粤东、粤西、粤北等经济欠发达但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其空间分布密度表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向心性,核心—边缘结构突出。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性,不同县区旅游扶贫地在空间上呈集聚特征,热点区与冷点区呈"团状"分布特征。粤北地区主要为热点区,珠三角地区主要为冷点区;旅游贫困率大体上呈"东西高、中部低"的分布特征,高贫困区主要分布在粤北、粤东地区,低贫困区主要分布在粤中地区。区位条件、地形地貌、相关政策、经济水平和旅游资源等是影响广东省旅游扶贫地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魏瑞 《改革与战略》2014,(7):75-77,117
据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调查数据表明,河南省各地区农民支出差异较大,且呈现出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文章从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地区差异的现状着手,对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找出影响河南省各地区农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河南省农民消费支出差异较大问题方案的模型,为合理调整河南省农民消费结构,尽快消除消费支出地区差异较大并继续扩大的现象,实现各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国内大循环的主要动力,对于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深刻意义,而提升科技支出和人力资本水平是增强区域协调发展内在动能的重要方式。文章从经济发展、居民保障、资源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指标,实证分析财政科技支出对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与空间效应。结果显示:科技支出可以有效促进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人力资本对这一过程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科技支出主要通过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优化资源环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各都市圈内促进效果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科技支出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调节作用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特征。  相似文献   

7.
分税制改革以后,税收体系被划分为中央与地方两大部分,正式建立起以分税制为中心的财政分权体制。各地区的财政分权程度不仅对本地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还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间接影响,即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利用我国2005年至2018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估计和检验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的财政分权不仅促进本地经济增长,还对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空间面板模型研究我国省际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的贡献性。根据2005-2012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分析31个省市自治区的居民人均收入的空间相关性,发现各地区居民收入有很强的空间依赖效应,高—高聚集地区和低—低聚集地区占比达到了80.6%。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发现经济增长水平、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城镇化水平和相邻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对我国省际居民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水平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度最高,达到40.31%,城镇化水平和相邻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度也较高,分别达到11.56%和21.86%,而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度较低。  相似文献   

9.
魏鹏  王植颖 《开发研究》2020,(3):125-134
旅游者的空间分布是衡量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指标。甘肃省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枢纽地,近些年来在"一带一路"等倡议的带动下,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甘肃省地域狭长,"旅长游短"的空间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研究从旅游的空间属性出发,采用插值分析、空间自相关、基尼系数以及相关性分析4种方法,根据2006年、2010年、2014年和2018年甘肃省各县(区)旅游人次、旅游收入以及人均旅游支出的统计数据,以"现状表征—历史演变"的分析路径,从"空间—时间"维度对旅游者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甘肃省旅游发展路径整体上呈现从"极核中心"向"核心—边缘"、再向"点—轴"模式演变的过程。这一路径表现为旅游者的扩散、旅游总收入的扩散以及旅游人均支出扩散的依序层次演进。  相似文献   

10.
贫困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反映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广东省2 277个省级贫困村空间分布特征及致贫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贫困村在空间分布形态上呈现明显的环珠三角集中分布,存在1个明显的集聚组团和3个集聚次中心,核心—边缘特征较为显著;在区域分布差异上,空间分布高度集中,粤北地区贫困村数量规模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空间分布类型上呈典型的集聚分布特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在空间分布关联上,呈现粤东西北热、珠三角冷的空间关联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广东省贫困村整体致贫因子主要包括交通闭塞,路网密度较低;远离城镇,缺乏辐射带动;产业薄弱,经济水平较低;生态脆弱,生存环境恶劣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以专利授予量代表技术创新能力,基于广义空间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利用空间滞后及空间误差混合回归模型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省域间技术创新呈现空间依赖性,具有空间效应;大学、大中型企业科研人员以及经费的投入是我国省域间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FDI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市场竞争程度激烈的地区更容易产生技术创新。据此,对增强各地区以专利数量衡量的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及GIS技术,结合全国维度产业和就业空间格局协调特征与城市维度产业和就业结构协同特征,全面分析了2003—2019年我国产业与就业空间格局及其空间协调发展演化态势。研究发现,我国第二产业和就业空间格局协调度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第一产业和就业“双重扩散”发展且空间格局协调度和结构协调性均减小,东北地区、黄河上中游地区、西南地区等第一产业与就业发展更加协调;第二产业和就业“双重集聚”发展且空间格局协调度和结构协调性均增大,我国第二产业仍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附优势,中西部地区更具有第二产业从业劳动力转入的可能;第三产业“产业集聚-就业扩散”发展且空间格局协调度和结构协调性均增大,沿海地区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更高,具有较强的就业聚集潜力。建议在中西部地区加快推进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等要素空间集聚点,拉动人口要素进一步集聚;在沿海地区优化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大力促进金融业、信息传输、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就业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虽说运动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会把奥运金牌划出个三六九等,但如果我们非要煞风景地用经济学的方法去测算一下每块金牌背后的成本,结论还是很惊人的,因为"贵"、"贱"的差别还真不是一星半点。在伦敦奥运会开幕之前,一票美国经济学家对1996年以来奥运奖牌的分布情况与各国的人均GDP水平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得出了一套"奥运奖牌经济学",即奥运会的每一块奖牌都有着相应的"成本",成本越高的项目,奖牌越容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报告》2006,(139):1-20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制造业空间集中度明显提高;在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同时,制造业北移的趋势有所加强;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中部缺乏具有明显优势的制造业;空间分布趋于分散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基础性产业以及汽车、医药、烟酒等制造业领域;地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域合作关系日益紧密,范围不断扩大,政府主导的跨区域规划成为推动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5.
商业中心是城市人流聚集的重要场所,也是承载城市发展水平和经济势能的重要载体,其空间格局的分布标志着城市的业态分布与发展重心。文章以商业中心空间格局分析为切入点,依托2018,2020,2022年3期兴趣点数据,研究宿迁市主城区(宿豫区、宿城区)商业中心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判断并识别城市商业中心的热点区域。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2年,宿迁市主城区形成了“一主N副”的商业中心空间分布格局,其中,主要核心位于宿城区宝龙广场一带,其他核心位于宿豫区的万达广场、宿城区的吾悦广场等,其他地区的商业中心相对集聚性较差。从时间角度来看,宿迁市主城区的商业中心空间格局分布变化不明显,城郊部分地区的商业中心相对密度较低。  相似文献   

16.
我国空间投资布局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空间投资布局可以从三个不同角度出发,一是从宏观投资的角度,即从全国的高度研究各地区的投资布局,着重揭示各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生产要素禀赋、地区优势等,从而确定区域投资布局的重点、方向和结构,二是从地区本身的角度,即从某一区域(区位)本身的角度来研究该地区的投资布局问题,三是从产业及其主体-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该产业和企业在不同区位投资布局问题。我们在此主要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的空间投资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总体上看,内蒙古是一个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后发地区."十五"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环境的问题、空间开发秩序的问题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步显现,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8-2020年珠江三角洲空气质量指数(AQI),本文对其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近三年AQI指数逐渐下降,总体空气质量较好.AQI指数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指数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广州市和佛山市,较低的主要位于深圳市.该指数的空间离散度减小,重心位于佛山市顺德区,有向西、北方向移动趋势.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支出效率评价及财政分权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建英  田茹 《改革与战略》2010,26(2):23-25,85
文章利用DEA模型对各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支出效率进行了评价,发现中西部地区的教育经费使用效率要高于东部地区。此外,我国的财政分权制度对各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效率也起到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计算2009—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高质量发展综合分值,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借助A rcGIS软件测度其空间关联性和空间格局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各地区发展质量综合指数不高,均取值在0.1~0.7,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空间格局上,省份间发展质量存在中低程度的空间正相关性,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高水平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中低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西部,呈现"东部高、西部低、中部中等"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