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知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知识共享已经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在知识管理视角下,大部分研究落脚于分析知识共享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知识共享和合理化管理对各个机构或组织内部的技术交流的推动作用。本文梳理了知识场背景下以往关于企业内部机构知识共享运行机制研究,以期为今后的实证计量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企业内部知识共享作了概述,分析了煤炭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提出了促进煤炭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对策。要塑造有利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文化;建立有利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管理制度;搭建有利于企业内部知识有效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3.
王禛  郭思哲 《科技和产业》2019,19(12):21-27
知识共享是发挥集群优势的根源,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知识共享的模式及特点,探讨知识共享对发挥集群优势的双重效应,提出基于平衡知识共享双重效应的新的共享框架,以准确发挥知识共享的正面作用,同时以云南医药产业为例进行实证,构建了知识共享模型,提出了新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战略联盟中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知识共享主体间博弈的过程,旨在为企业战略联盟中知识共享策略提供依据。文中引入企业知识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知识存储量、私有知识、共享知识及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弹性系数,构建联盟共享知识的博弈模型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联盟知识共享水平受成员个数、知识存储量、私有知识和共享知识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弹性影响,而不受企业技术水平影响;领导者集中决策将有助提高联盟知识共享水平;知识存储差距过大的非对称企业结盟,联盟知识共享博弈很可能会转化为智猪博弈,但知识共享总量要大于二者知识存储差距不大时的情况。因此,为提高联盟知识共享水平,企业在组成联盟时,应考虑到以上因素对知识共享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伟  于延顺  杨早立  宫再静 《改革与战略》2013,29(1):104-106,121
文章在界定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内涵的基础上,基于知识共享过程视角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共享过程,认为其包括知识流动、知识转化、知识转移和知识交易四个阶段,构建了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机制模型,揭示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机理.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软件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共享,探讨了软件开发团队知识创新过程中的知识共享问题。文章构建了主从博弈模型,研究一个工程师与一个程序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情况,通过对博弈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软件企业内部知识共享障碍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刁翔正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139-141
知识共享是高校知识管理中的重点与难点,是知识管理有效实施的瓶颈.文章围绕高等学校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知识共享实现的困难,分析了知识共享难以实现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共享得以实现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韧 《科技和产业》2010,10(9):91-93
虚拟企业内有效的知识共享是虚拟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从虚拟企业知识共享的特点以及影响企业内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虚拟企业知识共享机制构建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嵌入性的企业间知识共享及其实现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知识共享是企业获取外部战略性资源的重要途径。信息不完全情况下,企业间的单次博弈中并不会引起知识的共享,知识共享过程存在着内在的矛盾。而通过网络嵌入的协调机制,降低由信息不完全带来的不确定性,可以改变企业间知识共享博弈的收益矩阵,促进企业间知识共享。本文认为,结构嵌入决定了企业可获得知识资源的范围和深度,而关系嵌入则决定了知识资源得以开发和利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文献分析,从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知识共享的经济性研究、知识共享主体研究、知识共享方法研究以及知识共享激励研究五个角度对目前国内外知识共享研究现状及动态进行理论综述,以期丰富完善目前国内外知识共享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供应链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但是,知识共享行为蕴含着风险,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可能会导致成员企业自身核心知识泄漏、谈判力下降等不利后果.文章分析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知识共享过程中风险的主要类型,并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产学合作知识共享运作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总体运作模型,并对产学合作知识共享中自有知识的选择与溢出、知识整合与共有知识形成、共有知识的吸收和应用三个运作过程进行了详细探讨。文章认为,产学合作知识共享的运作是一种反复螺旋上升的创新能力共享的动态过程;自有知识选择与溢出是产学合作知识共享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知识整合为共有知识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共有知识的形成是知识整合的目的;通过建立共有知识库可以帮助产学双方开展共有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网络发表对我国科技人员知识共享模式影响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论文是科技人员及其成员实现知识共享的一种主要方式。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发表论文模式的出现,为科技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共享平台。本文利用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研究了网络发表论文对我国科技人员知识共享模式的影响,分析了网络发表论文对科技人员知识共享动机、载体和情境因素的影响。通过对网络论文现状及问题的分析,从知识共享主体、客体及情境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文献研究与实际调研,建立团队氛围与团队知识共享行为及共享绩效之间的概念模型,以参与科技研发项目团队工作的成员为调查对象搜集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团队氛围中互惠主义规范、团队认同及信任倾向等通过知识共享激励、知识共享感知与共享行为、共享绩效产生作用。团队知识共享的氛围对团队成员的共享行为、共享绩效产生重要影响。互惠主义规范、团队认同通过知识共享的激励因素和感知因素对知识共享行为和知识共享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而信任倾向对知识共享行为是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不竭源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来源于创新愿景下的知识共享,而知识的共享需要依赖于社会网络。文章尝试从知识共享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提出了社会网络、知识共享和技术创新的维度划分,阐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知识管理是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精髓。知识共享的对策是: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建立激励机制;搭建知识共享平台;营造知识共享氛围。  相似文献   

17.
知识共享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促进知识共享的有效策略,只有对知识共享的主体--知识拥有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真正促进组织的知识共享.本文首先对社会关系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指出社会关系只能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的可能性与便利性,但不能很好地解释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形成机制;然后基于员工-组织关系视角,引入"组织支持感"来揭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意愿的作用机制,并讨论其在我国转型经济和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分层抽样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并分析了A大学本科生知识共享的行为。调查发现,学生对知识共享持积极态度,并对其在同行学习中的作用给予了肯定。但是,被调查者不太倾向于通过学术活动进行知识共享,同行关系深度不足是抑制知识共享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集体主义、等级思想、和谐、人情、面子是中国典型文化因素,它们可能会促进或者阻碍我国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13个省份收集数据,以840名企业员工为样本,研究了中国典型文化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员工的集体主义倾向、和谐倾向对一般知识的共享、关键知识的共享均有显著性正向影响作用,人情倾向只对一般知识的共享有显著性正向影响作用,而等级倾向只对关键知识的共享有显著性负向影响作用,面子倾向只对一般知识的共享有显著性负向影响作用。我国管理者充分认识中国典型文化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可以提升知识管理的效率和组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难以评价的问题,文章结合供应链特点分析了影响知识共享绩效的主要因素,初步建立了一套包括企业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知识拥有与运用能力、知识共享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评价了各指标因素对供应链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