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林文  邓明 《当代财经》2022,(10):3-14
居民的再分配偏好是影响政府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因素,其影响因素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提供的居民再分配偏好数据与中国地级市层面的外地人口比重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总体而言,外地人口流入显著抑制了本地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同时,农业户口的本地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受外地人口流入的影响要大于非农业户口的本地居民,外地人口流入对本地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在不同受教育程度的本地居民中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机制研究表明,外地人口流入对本地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具有异质性传导机制。一方面,外地人口流入通过提升本地居民的风险规避偏好和降低本地居民的公平信念强化了本地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另一方面,外地人口流入也会通过提高本地居民的向上流动预期和降低本地居民的群体信任来抑制本地居民的再分配偏好。  相似文献   

3.
4.
养老保险作为收入再分配中重要调节手段,一直被认为具有重要的收入再分配的功能,目前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是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累积制.本文主要研究了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功能,并且针对养老保险统筹收入再分配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再分配偏好的提高反映出民众对当前收入分配状况的不满,本文致力于从个人利益和分配公平两个角度对中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进行解释。根据Roemer的理论,本文从成功可控性的角度构造了反映居民分配公平观念的变量,并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的微观调查数据和Ordered Probit模型,研究发现,个人利益论和分配公平论在中国都能得到实证支持,即中国居民的再分配偏好不但存在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有显著的追求分配公平的动机;同时,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结论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总之,确保机会均等、维护分配公平对于降低居民再分配偏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养老保险统筹收入再分配集中体现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缩小收入差距和有利于流动人口养老金异地接转两大主要功能。本文从收入再分配入手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合理性及实现路径,构建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总模型和分系数模型,提出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两类型"和"五方案",并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统筹给付水平、收入再分配系数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通过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检验确定了替代率10%的中央统筹模式为现阶段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起步最优方案,进而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养老保险统筹收入再分配集中体现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缩小收入差距和有利于流动人口养老金异地接转两大主要功能。本文从收入再分配入手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合理性及实现路径,构建了农民工养老保险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总模型和分系数模型,提出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两类型”和“五方案”, 并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统筹给付水平、收入再分配系数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通过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检验确定了替代率10%的中央统筹模式为现阶段农民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起步最优方案,进而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构建“统账结合”制基本养老保险的异质性跨期交叠一般均衡动态模型,引入国发〔2005〕38号文的主要内容,利用政策仿真、参数估值和敏感性检验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扩展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效应,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证测算。结果发现:(1)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具有明显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效应,且再分配效应是累进的,发生了从城镇企业职工为代表的高收入者向以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代表的低收入者的收入转移;(2)个人账户发挥了平滑作用,有利于改善不同类型劳动者终生的收入分配,但不利于收入再分配的改善;(3)社会统筹账户具有较强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有利于改善不同类型劳动者的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参数敏感性检验表明结论是稳健的。因此,进一步优化社会统筹账户有利于减小收入不平等。  相似文献   

9.
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引起社会普遍不满和对社会稳定构成实质威胁的是居民主观层面所不认可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尝试考察我国居民的主观收入不平等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在将主观收入不平等合理分解为认可的不平等和不认可的不平等基础上,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本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居民认可的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显著负相关,而不认可的收入不平等与再分配偏好显著正相关。此外,公平认知对居民的主观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当前政府的改革应该从消除体制性障碍入手,特别是要消除行业垄断、城乡有别的户籍制度等,创造一个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为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养老保险多层次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老年经济保障制度.三个层次的互动发展是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三个层次各自的发展向互动发展的转变的思路是:适度化基本养老保险金替代率;改进保险资金投资运营;政策支持企业年金和商业人寿保险;商业寿险公司更新经营观念.  相似文献   

11.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率是指把城镇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后,从社会平均水平看,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个月)各参与主体为城镇居民所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占工资的比重。通过构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模型,根据模型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适度缴费率进行测算,对现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率的适度状况进行了判断,并提出相应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建立完全积累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最佳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8月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我曾提交过一篇论文,但是对于社会养老保险仍感觉言犹未尽。正如朱镕基总理所说,目前的空账是可以解决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好的体制和机制。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理解是必须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完全的而不是部分的基金积累制。这里所说的是基本养老保险,整个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还应当包括政府对特困老年人群的社会救济,企业和职工个人参加的商业保险,居民自己的养老储蓄,这些都应当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作为主体,覆盖面要宽,保障水平却不能太高。其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1)所有单位和职工个人都应根据统一的规定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2)所有资金都要记入个人账户,职工退休费全部来自其个人账户;(3)为照顾低收入群体,缴费中可以划出一定比例,譬如说30-50%进行平均化后再记入个人账户,实现一……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养老保险越来越受到政府、理论界和广大学术界的关注.政府的政策规定、理论上积累的大量文献资料、实践中获取的丰富经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起到了引导、启示和借鉴作用.但是,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一课题的研究中,仍存有许多争论与分歧."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是农村养老模式理性的选择.对农民工"进城"、"回乡",还是走"第三条道路"等问题进行了再分析.同时,还明确指出政策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与其特定的情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公平是养老保险的基本价值理念。当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公平缺陷,主要体现在:在农村普遍缺乏养老保险,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机关、事业单位以及不同性质企业之间存在不同水平的养老保险制度;代际之间就养老责任安排不尽合理。该文认为,应当通过合适的政策选择,最终形成一个互助共济、权利共享、代际公平的全民普惠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国内外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为我国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国应采取立法先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多方筹资,加强监管等措施,积极探索新型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17.
养老保险制度选择与劳动供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劳动是影响生产函数或产出的重要因素。生产过程中劳动投入的多少取决于劳动的供给。养老保险的缴费与给付是否关联以及两者之间的比较必然会影响个人的劳动供给决策。研究养老保险制度选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主要是考察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如何影响劳动者的退休决策和在职期间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决策的。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确保公民生存安全的一项基本制度,表现出显著的身份分层特征,严重背离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该遵循的价值理念。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去身份化正是向基本价值理念的回归,对其改革价值基础的研究,可以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合法性和科学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合理性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使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加彰显公正、尊严、幸福和人道理念。  相似文献   

19.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宗利 《经济师》2006,(8):62-63
1994年以来,福建、河北、江苏等13个省份进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改变了人们依靠国家统包统养的传统观念,增强了自我保障意识。但与全国统一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存在着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造成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缓慢,影响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自身发展。研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尽快出台相关办法,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extent to which educational level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have shaped present-day norms, which influence the perceptions of present-day individuals, such as individuals’ perceived inequality, preference for redistribution, and progressive taxation. Cross-country, individual-level data were used to examine historical educational level and present-day perception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issues. After controlling for various country-level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the major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people in countries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s in 1870 are less likely to support redistribution policies and progressive taxation. Moreover, people in countries with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s in 1870 are more likely to consider income inequality to be small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