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文化性经济事业的现代旅游,其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分析了影响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当地的经济基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基础,民族文化传统,民族风俗文化,民族地区地域特点,当地的旅游资源,这些都是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应该考虑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旅游业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增强一个国家和地区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文化与旅游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助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郭爱玲 《发展》2015,(4):101+115
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今后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他们融合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天水市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丰富多彩,具有融合发展的现实条件,必须结合实际探索其融合的模式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探讨传统文化对旅游业影响的研究,不仅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丰富文化旅游资源在合理利用等方面的成果,更能推广我国优秀传统工艺被更多人了解。禹州钧瓷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旅游业占据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吸引游客的基础性手段。且钧瓷对其他相关产业的影响带动也可见一斑,其中旅游业为最显著之一。文章另辟角度,从传统工艺对旅游业发展的视角入手,对传统工艺创新发展,实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文章以禹州市神垕古镇传统工艺—钧瓷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传统工艺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及结果,并对传统工艺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婷婷 《发展》2023,(3):47-52
<正>我国旅游业发展进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阶段,经济发展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甘肃作为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大省,文化旅游是甘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从时代背景下的政策环境到产业环境,文旅融合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都已成为甘肃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建设发展的重要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民族文化旅游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玉树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玉树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开发模式,以促进当地民族文化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效的组织形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区域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旅游商品作为旅游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2006年,张家界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探索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时至如今,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呢?笔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剖析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加快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有效发挥旅游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艳平 《特区经济》2008,(4):215-216
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实现旅游业由资源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而旅游产业集群被认为是提升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的组织模式。本文在波特产业集群理论和竞争战略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安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并对如何促进西安旅游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方言文化和民俗旅游是互相渗透的.方言作为载体与地域文化一起构成了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地域文化的明显特征、天津方言的独特优势构成了特珠的旅游资源.因此,充分挖掘天津的地域文化特色,传承津味儿民俗文化旅游的独特性,与其他地区旅游文化错位发展,是促进天津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整体提升天津的旅游资源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被确定为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当下我国很多地区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党的十七大又首次提出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口号,随着旅游产业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不断升级,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安庆地区发展旅游资源的必要性,描述了其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笔者一些关于安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牡丹文化在洛阳有着悠久的传播历史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是洛阳城市形象的名片之一,牡丹文化旅游产业也是洛阳市旅游业核心产业之一。充分发挥洛阳牡丹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影响力,将牡丹文化进一步融入洛阳市未来全域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之中,更加深入地将牡丹文化打造为洛阳标志性的国际旅游品牌,促进牡丹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从而进一步发挥牡丹文化资源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13,(14):26-30
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0%。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年来,西部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功能不断拓展,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旅游业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推进生态环境和文化的保护,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庆旅游业具有独特的湿地资源、 百湖资源、 地热资源、 草原资源和文化资源.大庆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旅游产业投资不科学、 旅游产业市场不规范、 旅游产业定位不准确、 旅游发展方向运行策略模糊不清等问题.做好大庆旅游产业政府应加强产业管理、 把握旅游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加大投入、 设计定位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开发,科学设计开发旅游项目、 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现代化和尽快与世界旅游业接轨、 创建国际化旅游平台.  相似文献   

14.
衣传华 《改革与战略》2011,27(12):48-50
旅游产业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先导性产业,旅游产业因其较强的前瞻、后顾效应,在推进西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起步迟,拥有后发优势,应借鉴东部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借助发达地区的产业平台,发挥本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优势,通过集成重要生产要素,实行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突出营销重点,开展空间的跨行政区划合作,设计必要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有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旅游资源,打造旅游鹤文化是发展西部地区旅游业的重要方式。依据国内学者对旅游鹤文化的研究现状和西部地区城市的基本情况,再次提出打造旅游鹤文化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打造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旅游鹤文化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党和国家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一决策对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巩固国防意义深远。开发西部,旅游业可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值得思考的。我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旅游业可成为先导产业,能促进西部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一、旅游业成为先导产业的可能性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取决于该地区是否具备如下开发条件:第一,旅游资源条件。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吸引游客的主要目…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由资源竞争向文化竞争转变。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发表了《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此,婺源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篁岭景区)董事长吴向阳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由资源竞争向文化竞争转变。  相似文献   

18.
伍鹏 《北方经济》2011,(18):78-79
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对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宁波在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方面已具备较好的基础,应当不断创新体制,将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拉长产业链,加快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和产业园区,以促进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可以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业的融合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融合主要包括原生性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和民族文化元素在旅游业的运用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论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战略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创新性融合发展.不仅是大力发展山东旅游业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要求。实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在于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特别是对旅游产业文化内含的理解和创新;对旅游资源文化优势的确认和把握;对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品的创新性精心塑造;对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整合及对策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