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农民工权益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理论上农民工可以有多种维权途径来保障自身的权益,但在现实中农民工维权往往遭遇到种种困境。申请法律援助条件要求较高、审查程序繁琐等困扰着农民工维权。而高校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是农民工高质量、低成本维权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邹军风 《中国招标》2017,(26):23-25
PPP项目的资格预审,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格审查,而是一项兼具市场测试和资格审查为一体的活动。通过资格预审来验证项目能否获得社会资本的充分响应和实现充分竞争;通过资格预审实现项目实施机构对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方进行更为严格的筛选和把控,保障PPP项目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证了法院对行政主体及权利人申请非诉讼行政执行案件审查的必要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合法性审查.而且,在合法性审查时要严格执行合法性审查的标准和审查制度的程序规定,切实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是保密审查一个重要领域,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建设的核心制度,在工作中起到“缓冲剂”、“平衡阀”、“过滤器”作用。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提出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普遍性要求和一般性原则,但对于怎样建立此制度没有具体规定,客观上造成保密审查主体扩大、标准模糊、监督不力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进一步具体明确保密审查标准、严格限定保密审查主体、将保密审查与解密审查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保密审查的内部监督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苏静 《魅力中国》2011,(5):143-143
近年来违宪审查近乎网络流行语一样出现在网络、论坛、讲座讨论中,而真正的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实践基础,现实中大量的“红头文件”和行政行为违宪、违法案例没有真正的启动违宪审查程序已经在证明着这一点。本文从当前广受关注的热点案例出发提出我国的违宪审查是“小违宪审查”,解析其内涵,并对其类型化剖析来证明在我国特有的法律体制下此类违宪审查程序的可预见性与可操作性,以此来发挥违宪审查体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朱浩 《理论观察》2005,(4):45-46
社会救助中资格审查制度要求对于救助对象家庭情况详细调查,在其符合规定的贫困线给予救助。救助主要是物质救助,“物”的衡量成为主要给付方法和衡量尺度,“人”的价值和“道德”价值被忽略。救助方和被救助对象不同价值取向的衡量和达成共识,需要在实践中创造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7.
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9日在安徽代表团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讲话,其中重点是要加强我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事中监管。我国企业国有产权交易的事中监管,主要监管经选择确定的交易机构,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中是否遵守场内交易的规范程序。1审核和登记企业国有产权转让项目严格审查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主体的资格和条件,审核  相似文献   

8.
诉前程序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被视为与诉讼程序同样重要的创新制度。通过对多个试点地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调查实证下,在司法实践中它的价值得到极大的体现。但诉前程序的设定上,我国诉前程序仍存在审查判定标准失宜,回复期限过于僵化和配套措施不完善的问题。在充分吃透立法精神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准确把握履职审查标准、弹性设定回复期限和完善诉前配套制度等策略,将有利于推进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对投标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查,是为了在招标过程中剔除资格条件不适合承担招标工程的投标申请人。采用资格审查程序,可以缩减招标人评审和比较投标文件时的数量,减少评标的工作量,节约评标的费用和时间。因此,资格审查程序,既是招标人的一项权利,又是大多数招标活动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方法,它对保障招标人的利益,促进招标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法律援助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德玲 《特区经济》2010,(9):252-255
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意义重大,我们应超越个人利益、阶层利益的局限,站在时代、历史、发展、民族振兴的高度来看待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社会生产力的解放,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助于公民法制意识的强化,有利于促进社会正义,加快农村的民主法治进程;有助于社会不同阶层间的交流,尤其是加强群众与政府的交流,加强民主管理;有助于保持农村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司法保障。因此深入分析农村实施法律援助制度以来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全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对策建议很有必要。总体来说,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尚处于初建阶段,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法律援助制度也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裁量权像斧子一样,当正确使用时是件工具,它也可能成为伤害或谋杀的凶器”[1]。行政裁量权所具有的主观性、灵活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决定着其存在滥用的风险,所以应当对行政裁量权进行合理规制。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初步建立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司法审查制度,但模糊的审查标准导致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司法审查常被“束之高阁”。文章首先阐明行政裁量权滥用司法审查所面临的困境,分析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并在尊重行政裁量权价值的基础上,确立合理性审查原则、比例原则和行政裁量权滥用的情形,以此进一步完善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2.
朱颖 《宁波经济》2005,(5):38-40
权属登记案件在当前的行政审判中具有典型意义。文章就行政机关在权属登记程序中应作形式审查抑或实质审查作了细致分析,以期揭开权属登记机关在此类案件中屡屡败诉背后的制度性原因。鉴于目前权属登记的职责大量由行政机关担负的现实,以及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应制度来辅助权属登记,文章就改善权属登记制度及实质审查程序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外资并购下我国产业安全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外资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严重威胁,我国主要通过外资准入立法、反垄断法、证券法、国家安全审查等法律制度加以防御。但是,我国产业安全法律保障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在外资准入立法方面,对新建投资和并购投资区分立法、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外资并购投资设置较高准入门槛;在反垄断法方面,《反垄断法》第7条需要完善配套细则和程序规定;在外资收购上市公司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目前外资收购上市公司时各种前置审查程序的协调安排;在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方面,需要在实施细则中进一步明确国家安全审查部际联席会议的组成成员和各自的职权分配;在具体的实施条例或者实施细则中必须增加对外资并购安全审查的事后监控制度;实体规则方面,需要明确外国投资者的概念、国家安全审查的标准等。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由于司法权被排斥在侦查活动之外,导致我国的逮捕程序存在着行政化的问题,其结果是我国的逮捕程序不仅缺乏有效的监督性,而且使被逮捕人丧失了有效的司法救济权.只有将司法审查原则应用到逮捕制度中,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逮捕程序的行政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影的审查制度自建国以来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大陆电影的审查制度表现出与社会发展诸多的不相适应.本文主要通过深入剖析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历史和现状,提出目前中国电影审查实行禁止性标准和分级标准并不真正适宜中国大陆电影市场的产业化和生产管理,电影的审查向分级制度的转变更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王春孟 《魅力中国》2014,(7):297-297,299
确立和完善涉台刑事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顺应了国际刑事司法发展趋势,契舍了新刑事诉讼法立法精神,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完善涉台刑事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应当树立兼顾依法平等对待与适当诉讼照顾、强化联动机制、穷尽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等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审查标准、审查模式、审查处理意见等方面的具体规范。  相似文献   

17.
沈小霞 《魅力中国》2014,(15):316-316
公证审查包含公证真实性审查和公证合法性审查两个方面,它既是公证员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力,又是公证员应履行的义务。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公证审查会产生一定的风险责任.笔者结合对公证审查的认识,着重阐述了公证审查中存在的风险责任,并就如何降低公证审查风险责任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莹 《魅力中国》2014,(11):308-308
行政复议制度是行政救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对于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主体正确行使行政职权,维护社会公正与安定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我国行政复议的书面审查方式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书面审查方式的缺陷,分析原因,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在实体内容与程序条件上对企业经济性裁员行为予以规范,突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决心,进一步彰显了和谐社会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法治精神。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对经济领域的社会关系予以调整,除了遵循合法性原则外,还应当秉承宽严适度的审查标准,并且具有严格的正当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侯瑞锋 《魅力中国》2014,(10):301-301
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建立相应的司法审查制度是当今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缺乏明示的宪法和法律依据且现行行政诉讼法明确将抽象行政行为排除在法院受案范围之外,使其为数众多的行政机关滥用抽象行政行为的制定权,不仅降低了法律的威信,也严重侵害了人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应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这也是充分实现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切实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