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析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作为农村老年人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不容乐观。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区养老机制滞后,社会保障投入严重不足等,导致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处在家庭边缘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生活堪忧。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农村养老机制。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农村养老一直不容乐观。对枚河村养老进行调查,发现96.5%的老人靠家庭赡养。我国农村养老的对策:仍应以家庭养老为主;发展养老保险;推行医疗保障;完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3.
何伟纲  裴俊 《特区经济》2008,(9):166-167
中国老龄化问题已是一个严峻的客观现实,本文在分析中国的老龄化五个突出的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六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村老年医疗保健机制,依法维护农村老龄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完善农村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变得不可持续性,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农村养老社会保障还处于初步建立阶段而经济发展又相对落后的贵州省来说,将面临着严重的养老挑战.因此如何建立和完善贵州省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贵州省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省份,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养老依然是贵州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在农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政府、民间资本、社会力量三方协作,是解决贵州省农村养老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林源 《改革与战略》2010,26(12):149-152
农村养老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不少人士认为,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这种观点尤其在新农保制度开始启动后得到了支持。文章通过从农村家庭养老的历史变迁、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基础及新农保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家庭养老仍是现阶段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体,并提出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完善农村家庭养老法律制度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等完善家庭养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难以适应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老人养老需要多样化。文章介绍了农村新型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提出发展"嵌入式"养老,引进长期照护制度,拓宽"医养结合"新思路,强调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精神、情感等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8.
周辉 《特区经济》2009,(6):175-176
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部地区的农村老年人口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通过何种方式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养老环境,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完善当前农村养老模式必须形成全社会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积极发展中介服务,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作为老年人养老主要途径的家庭养老模式也面临着重重困境,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家庭养老问题越加突出。本文以镇江市农村为调查范围,深入农村,寻找镇江市农村家庭养老的突出问题,并对改善农村家庭式养老现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0.
王敏 《中国集体经济》2008,(Z1):193-194
家庭养老在一直农村养老事务中占主导地位,如今城乡收入进一步扩大,农村老龄化加快,金融危机下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造成农民增收困难,农村家庭养老的能力减弱。农民获得政府的养老保障是他们的一项公民权利。政府需要在增加农民收入、对家庭养老进行资助、加强农村养老立法、宣传尊老养老的传统文化等方面,支持家庭养老,完善社会养老。使农民的老年生活有保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长三角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在养老方式选择上倾向于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所占比重较小。年龄、自理能力、与家人的关系和晚年生活的孤独感对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有显著影响。为了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要,必须发展多元化的养老体系,在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充分发扬传统孝道文化,并适当发展养老机构,保障农村老人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养老问题的日益严峻,单一的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主体必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家庭、养老机构等供给主体为辅助与补充,各个供给主体协调提供养老服务的新主体形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 2011-2012 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LHLS),将家庭养老分为经 济供养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与居住方式四个方面,实证分析了社会养老对城镇居民家庭养老影 响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对女性老年人而言,社会养老挤出了老人的经济供养与精神慰藉状况, 并与其居住方式依然属于负向的关系;对男性老年人而言,社会养老会对老人的经济供养和生活 照料有替代效应,而对精神慰藉与居住方式没有起到显著的影响。通过解释机制发现,原因在于 老年家庭决策权力在其中起到了调节效应。研究结论认为在完善社会养老的同时,应在老龄政策 中引入性别差异因素,针对不同性别的城镇老年人提供更加精准化的养老政策措施,协调社会养 老与家庭养老的关系,注重老年赋权的调节效应,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阶段的家庭结构的简单化和家庭规模的小型化等因素使养老成为每个家庭亟需解决的问题。处于弱势的农民群体并未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的范畴,使得加快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而现有研究资料的研究对象多为城市养老,即使存在农村养老研究,也大多类比城市研究,不能较为直接地反映农村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切实需求。文章采取直接面向老年人群体、运用问卷、访谈等实证分析的方法收集老年人与养老服务需求问题的相关资料,并且拟从需求分析的角度进行解析并探知未来广东省养老服务的相关可行性政策。  相似文献   

15.
赵圆圆 《黑河学刊》2024,(1):115-1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在此背景下,以贵州省毕节市农村失独家庭为研究对象,调查贵州毕节农村失独家庭的养老情况、经济收入、保障项目等,运用社会支持理论分析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两个维度,构建农村失独家庭养老保障社会支持体系,丰富社会支持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农村失独家庭抗逆力,帮助其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霞 《黑河学刊》2007,(2):142-144
目前,中国农村仍以家庭养老为主,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养老必然呈弱化趋势。但家庭养老弱化主要体现于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依赖性降低,而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仍由家庭承担,且并非所有的所谓的“老年人”都需要家庭的特别照顾。家庭养老功能的充分有效发挥,有赖于老年人对子女的各方面依赖性的降低以及子女善待、赡养老人责任心的增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用"五句话"形象概括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基于对农村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生活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当前我国农村在农民养老问题上面对的挑战,提出应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为主要内容,集家庭保障、土地保障和社会保障于一体,农民、农村集体组织与国家共担责任,"生有所靠、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心有所傍"的"三三制"国家责任型、农民互济性新型农村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养老不可能,社区养老不现实。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来讲,采取何种养老模式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是推动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事业发展的关键。本文以拉萨市A村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发现,在家养老是当前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最主要且最合理的养老模式。但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在家养老模式受到了各种挑战。笔者认为强化家庭的养老功能,完善农村养老的配套体系是当前强化在家养老的必要措施与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新型社区养老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琪 《辽宁经济》2011,(8):94-96
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逐渐延长,使得人口老龄化现象成为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养老逐渐受到广大社会学者的关注,传统的家庭养老问题突显,而更为商业性的机构养老始终难被广大老年人接受。本文通过分析社区的养老现状以及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缺点,进而提出社区养老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20.
在人口老龄化极速发展的今天,老年人的"养老"现实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以农村养老模式为视角,在评述国内外养老模式同时,提出了从建立社区模式、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老年人产业以完善我国农村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